箏的彈奏方式和演奏技巧發展簡介

箏的彈奏方式和演奏技巧發展簡介

今日箏流行於與專業演出和民間,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樂器。但用假甲彈箏,並非近代之創。早在南北朝時期(公元前502年)的梁代《梁書·羊侃傳》載:“有彈箏人陸大喜,著鹿角爪,長七寸。”在李商隱的《無題二首》詩中有:“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另外,在《資暇錄》中對假甲的使用有如下的記錄:“今彈箏,或削竹為甲,以助食指之聲。亦因研公也棄真用假,舍清才從濁。人蓋靡只其由也。至如箜篌之與秦箏,若能去假還真,其聲婉美矣。”

  溯其本源,既然有“代指”與“去假還真”之說,可見最初彈箏乃是用肉甲來演奏的。後來由於假甲音量大、使用方便、不易損壞等原因,逐漸取代了肉甲,一直流傳到今天。隨著箏演奏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演奏力度的加強,以及箏弦的加粗,使假甲更加普遍的推廣開來。

  傳統的箏曲,右手彈奏旋律,左手施以顫、按、滑、揉等技巧,這是從古流傳至今的演奏方法,也叫傳統奏法。致於左手何時開始移到箏碼右邊和右手同時演奏的,無從考究,但在敦煌壁畫中已看到雙手彈箏的形象,還有在陝西藍田水陸庵佛寺群雕中也有生動的雙手奏箏的樂人形象。

  1935年,杭州國樂研究社用鉛字印製的合奏曲《將軍令》的古箏分譜中,可以明顯地看出“雙手抓箏”手法的運用。我們還可以在王巽之先生傳譜的《月兒高》、《四合如意》等曲中看到左手簡單的伴奏音型和劃奏技法。

  1955年,趙玉齋教授創作箏曲《慶豐年》,使左手的技巧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在這首曲子中有了琶音、和音、三和絃,左手能和右手交替彈奏旋律,左右手大、食、中指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發展,《慶豐年》一曲開創了古箏雙手演奏技巧的新篇章。

  1965年,原上海民族樂團古箏演奏員王昌元創作的箏獨奏曲《戰颱風》,在傳統“四點一”指法基礎上創出“掃搖四點”奏法,在傳統食指抹弦奏法的基礎上,創出“雙手食指點奏”奏法,把古箏演奏技術推向了新的階段。

  繼《戰颱風》之後,《幸福渠水到俺村》、《草原英雄小姐妹》、《東海漁歌》等曲的出現,使古箏雙手演奏技巧繼續發展,更趨完善。80年代以後,現代箏曲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如《山魅》、《黔中賦》等曲,突破了傳統的五聲音階的定弦法。

隨著新的雙手演奏技巧不斷湧現,不斷革新,古箏的表現力也會不斷地提高,也必將不斷推動古箏事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