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写文章的上班族难升职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弗兰布莱德(来自豆瓣)

来源: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234315/

在豆瓣读书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职场”,搜索结果直接冲出30页开外,其中大多都是关于职场提升,从“职场管理秘籍”到“幻灯片秘技”,从“交办技术”到“数字力“,针对的领域越来越细致,可以说职场上能碰到的大事小情基本都有方法可寻。在这种情况下我再向上班族推荐《金字塔原理》这本关于写作的书不免让人意外,写作对职场能有多少帮助呢?

如果你问李笑来的话,他一定会告诉你“会写作的人工作更出色”。他曾在《YC创业课(CS183B)学习笔记》一书中提过一个趣事,他认为创业招人应该尽量招常写文章的人,在他看来是不是会写,是不是经常写,往往能够体现这个人在”编辑“上的成熟度,会写文章、常写文章的人,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就是比其他人高,并且更勤奋、成长更快。

不想写文章的上班族难升职

作为一本年逾50的老牌畅销书,《金字塔原理》本质上就是一套帮助理清写作思路的方法。其作者芭芭拉 明托(Barbara Minto)早年就职于咨询公司麦肯锡,期间因为过人的写作能力而被委以重任,她牵头开发了一系列帮助员工提高口头沟通、邮件、报告写作等技能的内训课程,也就是《金字塔原理》的雏形。

明托虽然不是大师级的作家,但她显然是一位谦虚而且高效的作者。她的写作理论无关深邃思想和过人文采,而仅仅是把事情说清楚,最大限度地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思想,方便受众理解观点中的逻辑,避免误读。

所以《金字塔原理》是以读者为导向的。根据人脑运行习惯,她提出“结论先行”,即先总结,然后再组织几个分论据支撑,而这些分论据本身也可作为分论点,如此延伸下去,犹如一个金字塔,也就是所谓的金字塔结构。以做PPT为例,对于功力不深厚的人来说PPT整体结构采用”总分“无疑更好,先抛出一个结论等于画了一个框,之后往里塞东西就很顺了,比较像”有罪推定“,更容易说服听众。

除了遵循总分的整体结构,通读完本书之后,我认为熟练运用金字塔原理还需要掌握以下掌握以下要点:

首先,要用讲故事的形式与读者建立联系。

明托非常重视文章的开头,即序言。金字塔结构中的序言必须使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序言必须首先介绍读者熟悉的“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疑问”,然后再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简单而言,一个标准的序言结构为:背景(现象)(S) —— 冲突(问题、困扰)(C) —— 疑问(Q) —— 答案(A)。故事化的叙述是近年非常热门的一种写作方式,甚至出现一种把故事思维应用到商业领域的风潮,其核心的优势就在于足够贴合人性,当然作为商务类写作不适合全盘采用这种方法,所以明托只推荐在文章开头,略微使用一点故事伎俩吸引住读者,目的还是让读者有耐心往后看,逐渐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其次,要用严密的逻辑结构串起整篇文章。

搭建起一座真正标准、稳固的金字塔需要明确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明托提出上下层观点之间由纵向关系连接,主要是问题(Q)和答案(A)的关系,即不断抛出问题然后给出答案。同一层观点之间则是由横向关系连接,又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论述方法,其中明托推荐新手主要使用归纳论述法。常见的归纳逻辑主要有3种:1、前因后果关系 2、整体部分关系 3、相似关系。除此之外,常见的逻辑顺序还有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程度顺序。举例而言,本书中关于一张西奈地图的介绍文字就是是严格遵守自上而下,从左往右的方向,首先介绍西奈左上方的埃及,然后是右上方的以色列,最后写到右下角的沙特。

最后,谨防随意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明托发现人们在概括金字塔原理中同一层次的思想,以此得出上一层次的思想(即抽象总结句)中普遍会犯一个错误,即常常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即”三个问题”、“多种特点”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对一组思想进行初步概括之后,还要继续思考,使用演绎法或归纳法,力求能准确表述这组思想的实质。举例而言,如其说”为了提升部门工作效率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三个措施“,不如说”为了提升部门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制定奖惩措施,促使部门中每个人都主动提高工作效率“。简单的“三个措施”不足以准确表达措施之间的相似性,而“奖惩措施”则更加贴近实质。

我认为,写作这项综合能力对每一个职场人都有帮助。虽然我们身处于分工细化的社会,每个人貌似都各司其职,管理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表面上看,可能大多数工作都和写作毫无关系。但事实上,查看邮件、回复邮件、写邮件汇报工作、加班熬夜赶PPT……几乎贯穿普通职场人的每一天,这些事务本质都是写作的能力的体现,所以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就相当于在职场上获得了火箭般的助推器,更能帮助我们在复杂世界里应对从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