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怎麼來?且聽BBC主編娓娓道來

“大創意來自無意識。但無意識必須是博識的,否則你的思想就是毫無意義的。”—大衛·奧格威

這是英國傳奇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說的話,他以自己獨特的經歷—需要冒險的時候大膽前行,對失敗無所畏懼,大膽而精明。

書評/創意怎麼來?且聽BBC主編娓娓道來

來自網絡

深刻了解自己的特質,在職業生涯中將銷售者,服務者,生產者和銷售者這些商業角色都體驗了遍。

從而如此有底氣向全世界宣稱自己是創意天才。

創意,創造力,靈感是這個時代的熱門詞,看起來如此抽象,飄忽,讓人為之興奮,很想得到,卻無從下手,但卻可以發現藝術家們總是可以輕而易舉得到創意,靈感,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似乎很有難度,特別渴望卻難以得到。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可以慢慢去學著獲取創意呢?

當我看到這本來自BBC藝術頻道主編威爾·貢培茲的新書《像藝術家一樣思考》BBC主編的藝術啟蒙課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希望。

書評/創意怎麼來?且聽BBC主編娓娓道來

來自網絡

這本《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凝聚了威爾的心血,他將自己職場生涯所見所聞所想彙編於此書。

威爾·貢培茲是BBC藝術頻道主編,層擔任泰特美術館媒體主管一職,被紐約《創意雜誌》評為世界上最具創意的50位思想家之一。

他採訪與評論過諸多世界頂尖藝術家,導演,小說家,音樂家等,長期為《衛報》《泰晤士報》供稿。

威爾在《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中歸納了10個關鍵詞,破解20餘位藝術大師的成功之道。

想獲取創意,請聽威爾的這些建議。

1.好奇心必不可少。

創造出有趣事物的前提就是對一些事物感興趣。那些激情,熱情,是鞭策我們不斷求知的力量所在。

這股力量可以讓我們產生思考的衝動,去學習新知,從而激發想象力,去行動,去嘗試,讓一個個想法落地。這才是一個創意產生的過程啊。

書評/創意怎麼來?且聽BBC主編娓娓道來

在這個過程中,全身心投入一個特定的領域很重要,畢竟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將注意力投入到你真正熱愛的方面,才有可能喚起你的創意啊。

書評/創意怎麼來?且聽BBC主編娓娓道來

2.創意不是憑空來的,有時來自“偷竊”

很多時候人們會誤解創意的來源,就像牛頓被蘋果砸中一般憑空而來,但事實上創意的形成方式,是新舊雜糅的非常規組合促成了獨特想法。連畢加索的名言也提到了“優秀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偷竊”。

所有的創造性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無論是學芭蕾還是畫畫,一開始都得從基本開始,學著前人的方式,走基本功,等到打好基礎,熟能生巧後當遇到新鮮的事物,才有可能與自己的技能做融合,才有融會貫通的可能性。

書評/創意怎麼來?且聽BBC主編娓娓道來

來自網絡

著名畫家畢加索早年的作品也有大量模仿印記,陷入沮喪的他,在參觀監獄後看到了各種負面的模樣,這些負面畫面不僅給他帶來了憂傷,更是給他提供了創作靈感,開始將畫畫元素進行簡化變成柔和,開始進入他的“藍色時期”

3.需要停下來進行思考。

如同藝術家的工作室裡不可缺少的物件—椅子,它不僅是身體休息的場所,更是藝術家們進行思考的好地方。創作後停下來進行思考,觀看並評估自己的作品,及時進行修改,使得作品更為精湛。

法國畫家兼雕塑家馬塞爾·杜尚相信任何人都可以稱為藝術家,並用他的一生向我們展示了實現的過程。他選擇用純藝術作為自己想象力的載體,他的方式也適用其他創意領域。

杜尚會花更多時間去思考,而不是去做事。停下來思考生活,創造力與事物的本質。

書評/創意怎麼來?且聽BBC主編娓娓道來

來自網絡

用了20年時間,杜尚基本在椅子上構思了《已知條件》並下了無數盤國際象棋,並偶爾對他精心創作的作品做添加和修改。這個作品就是藝術家停下來進行思考後的產物,值得人深思和學習。

書評/創意怎麼來?且聽BBC主編娓娓道來

威爾在《像藝術家一樣思考》裡提到10個關鍵詞,可以跟著他的步子,調整自己的思考和行動,假裝自己已是藝術家,在熱愛的領域裡拿出行動,收穫源源不斷的創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