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估值逻辑:近代篇

巴菲特的估值逻辑:近代篇

这是《巴菲特的估值逻辑:20个投资案例深入复盘》读书笔记的第二部分,全部笔记将分3个部分。

前2篇:《巴菲特的估值逻辑:合伙制年代篇》和《巴菲特的估值逻辑: 伯克希尔年代篇》。

话说从1989年开始,世界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股市更是变化多端,比如即将到来的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以及疫情等。

美洲航空集团

巴菲特购买的是优先股,10年后强制赎回,9.25%股息率,有权以60美元转股,但当时的普通股股价才35。事实上,虽然这笔交易盈利了,但却算是一次失误。

总的来说,失误在于这个行业本身就不值得投资。旅行社、机票、航空公司,这类公司都有一个特征就是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反映在财报上就是,这家公司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反映在有形资本回报率(ROTCE)上就是,连资本成本都比不上。那么,巴菲特为什么会买呢?一来可能是因为信任CEO,巴菲特喜欢那些信得过的经理人,二来可能是美洲航空集团已经是所有航空公司里质地最好的一个。

股价才35,转股价60,可以推断,巴菲特可能只是想获得固定收益而已,如果只是买普通股,巴菲特应该是不会碰的,航空公司不但缺乏护城河,而且还难以计算。股票要么是Good,要么是Bad,要么是Unknown,航空公司至少属于Unknown。

事后,海湾战争爆发,经济危机出现,许多航空公司都倒闭,巴菲特也减持了这些投资的3/4,期间美洲航空的股价跌到过4美元,但持有了8年之后,终于媳妇熬成婆,随着业务改善,股价涨到了73,巴菲特也因此获利。

富国银行

富国银行有漂亮的成绩单,24.5%的ROE,这意味着用100美元自己的钱,能获得24.5的利润。巴菲特为之支付的价格是每股57.88,当时的波幅是42.75-80.13,所以这个价格是一个相对低价。在那段时期,银行业处于大规模的整理,伴随房地产衰退,银行业被普遍不看好,但在整体衰退中,富国银行还是顶住了压力。

在这个价格下,PE=5.3,PB=1.1,虽然没跌到地板价,但对于一个ROE有24.5%的资产来说已经非常诱人。当时美国低价股的PE大约是10倍,假使让富国银行的PE回到和其他低价股一样的水平,那就意味着净利润要减半,这就意味着公司的贷款坏账要增加3倍以上,且一直延续下去,从可能性上看,这微乎其微,所以富国银行是有安全边际的。

通用再保险公司

伯克希尔并购通用再保险,并不是作为“炒股”目的,而算是一次战略并购,通用再保险的现金流和国际分销网络可以增加伯克希尔的价值,而伯克希尔的强大资产又可以提高通用再保险的抗风险能力。另外,通用再保险的质地确实好,10年收入的复合增长率10.2%。

巴菲特为此支付的价格是每股276.5美元,当时的股票价格区间是151-219美元,年底收盘价212美元,巴菲特罕见地为此支付了30%的溢价,对应的市盈率23.5倍,市净率2.7倍,即使通用再保险的质地再好,这个价格也是很高的。再看看成绩单,似乎并不是非常突出,ROE约12%,即使拿年底收盘价212来说,对应的PE和PB也是18和2倍。

这次罕见的高溢价可能不能以纯粹的财务投资来形容。作者的推断是,巴菲特看中了它大额的浮存金,这笔钱可以合法用来投资以赚取更高的收益。另外就是看好了它和伯克希尔的协同性,能够拓展其全球分销网络。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

中美能源公司

1999年,巴菲特宣布以每股35.05美元收购了中美能源公司,比之前的收盘价还高29%,跟通用再保险一样,第一反应是这个价格并不便宜,EV/EBIT=16倍,市盈率17.4倍,显然是非常高的。

那么,中美能源是不是好到值这个钱呢?先看成绩单,息税前利润率=19.2%,净利率=5%,ROTCE=8.5%,合理但不是非常好。就算考虑到能源的周期,假设迎来好年景,那么PE也有12倍,也不算便宜。从成绩单上看,中美能源公司肯定不是非常突出的。

但是,中美能源公司属于公用事业,稳定性很高,能搞来便宜的资金,如果善用杠杆,就能获得一个较优质的权益乘数,这提高了ROE,有15%。

答案在收购方式里,巴菲特不是简单地买了股票,因为美国对公用事业的控制权有限制,巴菲特只能额外购买一些没有投票权的优先股,这些优先股有11%的固定收益。巴菲特并非花了35.05元的代价,去购买7200万普通股,这会花掉25亿美元。实际上,他只花了12.5亿买了普通股和无股息的可转换股,再用8亿买了不可转换的信托优先股。

总之,这次交易结构比较复杂,林北自己也没完全看懂。这体现出,灵活使用多种投资工具,可以获得比纯粹买股票更实惠的价格。

北伯灵顿铁路公司

巴菲特为之支付的代价是每股77.76美元,它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是美国铁路“双寡头”。从财报上看,货运收入的增长率高于费用的增长率,这说明该公司有一定的定价权。而且在最近几年间,两家公司都一直在涨价。

这说明了什么?垄断。投资者最爱这种行业。而且在“双寡头”中,北伯灵顿的运营效率会更好一些。

但是,77.76美元同样不是一个便宜的价格,那么关键可能在于成长性,作者认为这家公司的成长性是具有确定性的:美国的铁路网络还远未达到饱和,而作为“双寡头”,公司至少能瓜分一半的蛋糕。事实上,巴菲特为之承担的PE接近20倍,市净率2.66倍,而且在那时候是09年底,次贷危机刚发生,股市很熊,短期业绩因经济周期而显得很糟糕,但也就是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他贪婪,下了一笔重注。

这里的启发是对企业和行业的深入研究,北伯灵顿公司是有强烈的确定性和增长潜力的,且在09年遭遇经济危机时被人忽视,这么推断,以往的价格肯定更高,但只要美国的经济基本面没问题,走出周期底部是迟早的,美国的铁路网还会继续发展,其中肯定有北伯明翰的一杯羹。在事后的采访中,巴菲特说自己“仅”支付了25%的溢价,真是兴奋无比。

IBM

巴菲特很少投资高科技公司,IBM是少有的一家。虽然经历过衰退,但2010年,IBM已经转型成为一家面向商用的IT解决方案公司,剥离掉了没有竞争力的部门后,IBM的竞争力有了提高。除了03年,这10年来的业绩都在上升,这说明IBM的战略转型是成功的。按照保守估计,税后的ROTCE=36%,这是非常高的。但IBM的收入表现不太好,作为一家巨无霸,它增长缓慢,每年就1.6%左右。

巴菲特为之支付的股价是169.87美元,市盈率14.7倍,只能说是合理。考虑到IBM强大的地位和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这个价格还算说得过去。简单来说,这又是一次“为伟大的企业支付合理价值”的例子。

总结

简单回顾了巴菲特职业生涯的3个阶段,总结起来,前期是纯粹捡便宜货的“格雷厄姆式价值投资”,后期是肯为好货支付合理价格的“芒格式价值投资”。一家好公司肯定有漂亮的成绩单,主要是可持续增长率和ROTCE,又能增长,又能创造现金流,这就是典型的复利生成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