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成分黨,這個問題我必須嘮叨幾句,我是那種產品剛入手,必看成分的,沒辦法,這是病,得治。

隨著護膚品被KOC種草的趨勢,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成分品牌,護膚黨在選擇時難免“傻傻分不清”。

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常見的護膚需求,無外乎以下幾種!


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時間關係,此次只科普下最常見的護膚需求:保溼、修復、抗衰老(以後有時間會更新其他幾個)


保溼篇

提到保溼,腦海裡第一個反應的成分,幾乎都是玻尿酸,也就是透明質酸

如果你足夠細心,就會發現,玻尿酸產品的成分表裡,有的是透明質酸,有的卻是透明質酸鈉。

具體補水效果還是要看分子大小及各類分子的佔比。


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2000-3000道爾頓的超小分子能夠深入真皮層,有效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促進新生血管的形成,保持組織的水合作用,徹底修復皮膚屏障,解決多種肌膚問題。

大中小分子科學配比後,可以逐層滲透到皮膚的表皮層和真皮層,層層作用。如果是單一分子的透明質酸,效果就會比複合分子的遜色很多。

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最合適的大中小分子比例是2:2:1,可以更好起到保溼修復作用。比如康膚美透明質酸面膜等。


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從數據可以看出,保溼成分的選擇植物成分佔比最高,其次是提取物。


植物成分VS化學成分篇

具體要看植物成分和化學成分分別是什麼,植物成分裡面,真正起到護膚作用的,其實就是它裡面的一些化合物,好比我們喝茶,為什麼說我們喝茶有益健康,是因為茶葉當中有一些對我們有益的化學成分,所有絕對的說植物成分優於化學成分,這是不盡然的。

為什麼我們現在比較崇尚於含有植物成分的護膚品,其實我們添加的這些植物提取物和植物的成分,它不但有我們所需要的對皮膚起到功效的成分,比如保溼、美白、抗衰,同時它還含有其他成分,它對皮膚起到總和的一個總用,比如說常見的蘆薈,其實蘆薈90%以上都是水。

那麼為什麼我們對蘆薈的護膚效果如此認可呢?就是因為它各種成分之間的相互協調,相互支撐,使得它對我們的皮膚有一定的作用,當然不建議直接把蘆薈的皮去掉,拿蘆薈原液直接敷在皮膚上,因為它還含有一些對我們皮膚有不良作用的成分,其他護膚植物也是一樣,不建議直接塗抹到皮膚上。還是要到正規渠道購買含有植物成分的產品。

修復&抗老篇

修復和抗衰老都提到了一個成分:膠原蛋白,我做的護膚品成分表裡抗衰老裡面寫的胜肽,至於膠原蛋白的分類,每種膠原蛋白的區別,在之前回答裡已經為大家整理過,


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胜肽VS膠原蛋白篇

胜肽,其實就是多肽的另外一種說法,沒有固定的分子量,通俗的理解就是指分子量小一點的膠原蛋白。5000以內的就可以叫胜肽。

氨基酸是膠原蛋白的最小組成單元,氨基酸的數量,取決於每個膠原肽的分子量,分子量越小,所含的氨基酸數量就越少,膠原蛋白的最小組成結構叫膠原三肽(CTP),差別在於分子量小,比普通膠原的透皮吸收效率高,轉化利用率也更高。


化妝品成分含量篇

現在的化妝品大多數實行了全成分標識,各種成分如果它的成分在1%以上,它是按照添加的多少排序的,比方說我們經常看到第一個成分是水,也就是說它加的水的量是最大的。還有一個重要成分是油,各種不同的油會緊跟在水的後面,常見的是甘油,化妝品裡面,如果是膏霜乳液之類的,最主要的成分是水合油。


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怎麼找這個1%呢?

大家一定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化妝品裡面允許添加的一種防腐劑叫做苯氧乙醇,這個防腐劑國家允許的最大添加劑量剛好是1%,一般的防腐劑都有苯氧乙醇,所以看到成分表,先找到苯氧乙醇,那麼在它以後的,就一定小於1%了,小於1%以後的就不排序了,也就是說如果品牌宣傳它的產品添加了有效成分,說這個成分起到了很重要的成分,那麼,如果你發先它在苯氧乙醇的後面,它對皮膚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你自己就可以琢磨一下了。

附上視頻:


番外篇

哪些護膚品備受關注

護膚品中,面部護理產品關注度最高,眼部護理和潔面產品的關注度相當細分產品中,面膜關注度高達34.3%,面部精華、面霜和眼霜的關注度接近10.0%。


各品牌護膚品的功效優勢大不相同


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根據化妝品行業品牌等級,對主要品牌做如下分類,排名不分先後。

護膚品如何挑選成分


說到護膚品成分,不得不說下防腐劑,雖然它不是有效成分,但使用不當,不但不能護膚,反而會“打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