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閤家與闔家的區別是什麼?

歷史知事


要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哪種?答案是漢字。

世界上學起來最難的文字是哪種?答案是漢字。

世界上認識之後用起來最難的文字是哪種?答案還是漢字。

如果不相信,出幾個句子考考你們,它們該怎麼讀?

來到楊過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小龍女動情地說: “我也想過過兒過過的生活。”

看見西門吹雪點上了燈, 葉孤城冷笑著說: “我也想吹吹吹雪吹過的燈。”

騎車出站差點摔跤, 還好我一把把把把住了。

怎麼樣,漢字的博大精深是不是名不虛傳呢?

現在回到正題上來,“閤家”與“闔家”的區別是什麼?其實它們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要說區別的話,只能是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一、閤家”中的“合”有“全”的意思,例如“合村”、“合族”、“合城百姓”中的“合”是“全”的意思。“閤家”指全家。例如:

  (1)隔壁老王家生了一對雙胞胎,閤家高興透了。

  (2)我們打算過年期間閤家去上海旅遊。

  

  “闔家”中的“闔”有“全”的意思。例如:“闔城裡,每天大約不過殺幾匹山羊。”(魯迅《華蓋集續編·一點比喻》)“闔家”跟“閤家”的意思相同,也指全家。例如:

  (1)值此新春佳節之際,祝您闔家團圓,萬事如意。

  (2)明代的吳鼎芳在《唐嘉會妻》一詩中說:“忽然聞嘑聲,闔家盡驚起。”

  “闔府”也是指“全家”,多用來指對方全家,是敬辭。例如:

  (3)“李先生闔府光臨,令寒舍蓬蓽生輝。”

  二、闔家”即全家的意思。"合"有多個義項,其中也有全部、整個的意思。“閤家”即全家。

所以,“闔家”即“全家”,同音又同義。但“閤家”是中性詞,“闔家”則被認為敬詞。中性詞用於自己或對方都是可以的。比如給親戚、朋友寫信,說自己全家安好,可以說“閤家平安”。又如祝願對方全家安好,也不妨說“祝您閤家平安”。

敬詞是含恭敬意味的用語。因此,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禮貌,用“祝闔家平安”那是得體的;如把“家”改“府”或“第”就更客氣了。但用於自己,若自稱“闔家平安”,則是不可以的。

“閤家”跟“闔家”比較起來,“閤家”是一般性的說法,口語、書面語中都用,“闔家”則具有書面語色彩。因此,“闔家”比較適合使用於某些書面語色彩濃厚的信函、詩文及祝頌性語句等。

對於“閤家”與“闔家”的區別,你還有什麼補充的嗎?

感謝你的閱讀。


悟文化


我們經常用“闔家歡樂”來做祝福語,但有時候我們也能看到有人用“閤家歡樂”,到底應該是“闔家”還是“閤家”?



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闔”的意思:

“闔”的字義是:門扇、門板,引申為閉合、關閉,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泛指所有的家庭成員,帶有“全”和“總”的意義。

在漢語詞典裡,“闔家”指的是一家,全家,這個一家指的是家的整體,是過去完成時,不管家庭成員現在分佈在何方,只要用“闔家”,就代表全家的意思。

所以“闔家歡樂”,就是祝福整個家庭成員成員的,不管這家人在不在家裡。



“合”的意思:

“合”以為閉合,形容這個家庭合上門來,它也有指“全”和“總”的意義,但它前調的是現在進行時,也就是指在家裡的成員。

所以只有當家庭成員都在家裡時,我們才用“閤家歡樂”這個詞,“合”指需要當前所有成員都在家裡的。

並不是闔字看起來比合字高大上一些就用“闔”。

簡單的說,“闔家”從詞的意義上說,使用範圍更大,指整個家庭所有成員,而不管家庭成員是否在家裡。

“閤家”有使用條件限制,強調在在家裡的家庭成員,如果有外出的,這個就不適用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閒話


牧子閒話


漢字妙趣多,很快就要到春節啦。自古以來,中國被譽為禮儀之邦。逢年過節,少不了禮尚往來,親友之間互相祝賀的習俗,在春節自然不能少。寫賀卡或者發祝福語,免不得要說一些吉利話,例如“闔家歡樂”或者“閤家歡樂”之類。

但是應該寫成“闔家”還是“閤家”呢?這就讓人產生了疑問。寫錯了賀卡發錯了祝福語,萬一鬧了笑話,豈不是得非所願。借這個問題,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闔家”與“閤家”有什麼分別,順便領略漢字的妙趣。

“闔家”的闔字如何理解?

闔,讀音為:hé。應該算是一個古體字,《說文解字》中對闔的解釋為:闔,門扇也。《韻會》中的解釋為:雙曰闔,闔門也。單曰扇,扇戸也。就是說,闔指的是宅子中的兩扇大門,雙門稱為“闔門”,單門則稱為“扇門”。



仲春之月,耕者少舍,乃修闔扇。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到了春天,農民通常在這時候建造房屋,闔扇指帶有廳堂的房屋。

由於城市化建設,房屋建造的結構發生了改變,如今的房屋通常採用單門的結構,或者其他諸如卷門、排門等形式。但是在古代,普通的住宅都設有廳堂,堂屋通常採用雙門閉合的結構,也就是古人所稱的“闔門”。

關上了廳堂的雙門,表示沒有人員進出,全家老少都在,久而久之,“闔門”就逐漸有了“闔家”的意思,指代全家老少。“闔”也就有了“全部”的意思。《漢書·武帝紀》 中有:“今或至闔郡而不薦一人。”整個郡縣沒有推舉一個人。這裡的“闔”就是全部、整個的意思。

除此之外,“闔”字還能引申為動詞,關閉的意思。比如《易·繫辭上》中有: “是故闔戶謂之坤。”“闔門”就是關閉廳堂的兩扇門。

“闔”也通“盍”,為什麼的意思。但是這一用法在今天已經不流行。“闔”字在今天比較常用的還是表示“全部”的這個意思。魯迅先生的《華蓋集續編》就有:“闔城裡,每天大約不過殺幾匹山羊。”“闔城”就是全城,“闔家”就是全家。

“闔家”和“閤家”有什麼區別?

合, 讀音為hé。亼口為合。 亼,讀音為jí,古通“集”,從入一,三合也。十口相傳是古,三口相同為合。

所以“合”就是很多口人的意思。閤家,自然就是全家所有的人口總稱。如此一說,“閤家”與“闔家”其實在表意上沒有分別。但是從本意來講,闔家是以廳堂的雙門關閉來指代全家成員,閤家則是從全家的人口來指代全家的成員。


中國人擅長聯想,漢字本身就是從一些具體的形而聯想出來的名,用“闔家”來表示“全家”,更加符合漢字的古意。因此,闔家與閤家,在用法上其實有著一定的區別。

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或者書面表達中比如書信或者請柬等,通常要使用符合古意的“闔家”而不是“閤家”。在書法作品中,也需要使用“闔家”,但是在一般的交往中,或者口語化表達中,我們更喜歡用簡單明瞭的“閤家”。

所以逢年過節,如果給領導發送賀卡或祝福語,使用“闔家”更能體現出水平;但是如果祝福的對象是關係較好的朋友,使用“闔家”則顯得太過隆重,有些矯揉造作,不如使用“閤家”更加貼切。

漢字就是這麼有趣而奇妙,大家理解了嗎?歡迎留言交流。



END.


博書


“闔”和“合”,字義共同處是“全”的意思,和“家”配合成“全家”的意思,近義詞,但有差別。

概念不同。

闔家:指關在一個門裡的全家人。為什麼呢?因為“闔”本字面義是門扇、門板,和“家”組成“闔家”,即關了門的一家人。

閤家:有兩種概念形式。一種是一家人在一起,另一種是兩家以上的人員在一起(例如同胞弟兄弟姐妹們及其家人聚到一起)。

用處不同

闔家:是尊稱,含高貴典雅的意思。岀於禮節性稱呼別人一家人最妥貼,文章類、請柬或邀請用語皆是用“闔家”為最適宜,祝福語也多用“闔家歡樂”。

閤家:是人們的日常口語,形成書面文字的很少用,但它的意義深度大,含有一家團圓的意思,所以一家人到一起常用“閤家歡樂”。

總之,“闔家”與“閤家”都表示“全家”的意思。只是因為人為習慣定性了的一種選擇,什麼時候岀口說,什麼時候要用到,都是有理性判斷的,若隨意了,就有失分寸。這不是咬文嚼字帶來的麻煩,而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約束,就是說一個字多音多義,也要恰到好處地加以利用才是可以的!


杜象應


閤家與闔家的區別

首先,在瞭解閤家與闔家的區別之前,我們應該知道合與闔的意思。

合的意思有多個,閉攏、結合到一起、全、共同等等,顯然在這裡指的是全的意思。比如閤家歡樂、閤家團聚。

而闔,本意為門扇,理解為動詞時解釋為關閉。合與闔,都是全的意思。

兩者之間的區別:

閤家,在口頭語中經常出現。比如,說自己或者自己家庭什麼的,都可以說成合家歡樂、閤家團聚等等,主要用於自己。

而闔家比較正式化,用於較正式的場合。比如你要祝福某個人,你就不能用閤家,只能用闔家。闔家要比合家等級要高一點。我們經常看電視,每逢春節,央視節目主持人都會給全國人民拜年,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之類的。因為在這裡,是一個比較正式的場合。

其實,閤家與闔家的意思沒有本質的區別,關鍵是看什麼場合。如果一般的話,我們可以用閤家,如果是在正式場合,我們就應該用闔家。


陳啟航寫故事


其實,這兩個詞是有明顯區別的,“闔家”最初的意義是指門戶之內的這個家族。“闔家歡樂”的祝福語在過去多用於財主宦官之家整個家庭的歡樂。有高雅避俗情調。貧苦百姓的闔家歡樂只能是一種期盼。“閤家歡樂”則是一種圓滿的團聚式的歡慶。有歸併聚攏之意。隨著知識文化的普及,語言文字的簡化,一些古老的有侷限性的文言用語日漸消失。直白的大眾化用語蔓延開來。因而形成了很多意義相關相近的詞彙,當然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語言文化豐富的特徵,是一種社會財富。

我們要珍惜祖國這些燦爛的文化,它記載了文化歷史,它描繪了文化的時代背景。特別是詞彙的發展演變都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它逐漸被人們識別認知和運用,以此來表達更加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


望斷秋愁1


“闔”與“合”從語音上看是同音詞,口語中不區別;從意義上看,“闔”與“合”都有“全,總共”的意 思。因此從理論上說,使用“閤家歡樂”與“闔家歡樂” 都行。但是,從社會用字實際和文字使用的規範性、統一性的角度看,“閤家歡樂”比“闔家歡樂”具有更大的使用範圍和更高的使用頻率。


“合”與“闔”釋義

“合”是會意字,甲骨文像器蓋相互開合。引申指閉合,又引申為聚合、會合,後再引申為全部、整個。

“闔”是形聲字,從門盍聲。本來指門扇、門板。門用來閉戶,所以引申為關閉、閉合,最後又引申為總共、全,指門戶內的全體。所以在“總共、全”這個意義上,“合”與“闔”是近義詞。


但是“闔”更常用 的意義是閉合,如《詞彙》一書中,“闔”字下收錄有8個詞,其中6個詞中的“闔”都是閉合義,只有2個詞“闔府”、“闔第”中的“闔”是全的意思。


使用廣度

在實際使用中,“閤家 ”顯得通俗 , “闔家”顯得典雅 。但是“闔家歡樂”已經不見於《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閤家歡樂”比“闔家 歡樂”更加符合現代漢語的詞彙規範。漢字改革發展至今已經有將近百年的歷史,然而漢字改革的任務還遠沒有完成,任重而道遠。推行簡化字,推進漢字的簡化和整理工作仍然是漢字改革的任務。


人為的去區分“合 家”與“闔家”的區別,只會造成文字使用混亂,增加人們的記憶負擔,而且從社會使用的實際情況看,也應該用 “合”替代“闔”。


妙摘


"闔家”與“閤家”意思是一樣的,我曾錯誤地以為“闔”是“合”的繁體字。

要說區別,二者主要體現在兩點上:

1、“闔家”是書面語,更雅,文章、文書中更多用。“閤家”更大眾化,老百姓日常使用較多。

2、“闔家”是敬詞。敬詞和謙詞的用法一定要注意,不然會鬧笑話。

謙詞比如“小可”“小店”,這個“小”字經常弄錯,現在自媒體發達,很多編輯自稱“小編”,這本是謙稱,可很多網友也跟著這樣叫人家,這說明謙詞丶敬詞的普及任重道遠。

說到敬詞,比如我們不能祝自己“闔家快樂”。說到此,講一笑話。某次開會,主持人讓大家自我介紹一下,某人站起來第一句就是:“我免貴姓徐”,又沒人問你“貴姓”,你免的哪門子貴?

最後,祝大家闔家快樂!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閤家”與“闔家”這兩個詞有相同又有不同,有時不可以換用,有時則可以換用。


“合”:有多個意思,其中有全部、整個、所有的意思。例如“合村”、“合族”、“合城百姓”中的“合”是“全”的意思。“閤家”,也就是全家。一般用於口頭表達,更口語化。

“闔”:從“門”從“盍”,其中一個義項是指門扇。《管子》·八觀》:“閭閈不可以毋闔。”意思是里巷的大門不可沒有門扇。“闔”的另一個意思是全部、整個的意思。“闔家”,也就是全家的意思。

所以,“闔家”即“全家”,同音又同義。但“閤家”是中性詞,“闔家”則為敬詞。“閤家”跟“闔家”比較起來,“閤家”是一般性的說法,口語、書面語中都用,“闔家”則具有書面語色彩。


因此,“闔家”比較適合使用於某些書面語色彩濃厚的信函、詩文及祝頌性語句等,而“閤家”就是較為一般性的說法,在口語、書面語中都常用。

從文字本身角度,“闔家”是古代漢語的異體字,本身書寫就較為不便,而又隨著漢字的簡化,“閤家”漸漸代替了“闔家”的使用,交流變得更為容易,在人們的交流中很多都是用“閤家”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更加通俗易懂,書寫也更為容易。


江水趣談


在現在用來,這兩個詞是一樣的,都是全家的意思,通常講闔家歡樂或閤家歡樂,或闔家幸福也寫作閤家幸福。

但若更具體細緻的說起來,這兩者是有區別的,兩者的家的範圍是不同的,尤其在過去社會里,這兩者使用起來還是劃分很清楚的。

首先“合”字,清代《說文解字注》解釋為以其形會其意為三口相同,“闔”字,《說文解字》解釋為兩扇門。

在“閤家”與“闔家”裡,兩者的區別則是家的概念不同,閤家,家的範圍較小,父母與未婚子女的家,而闔家,家的範圍較大,過去那種高門大戶,家主與子女,孫子孫女甚至更晚的後輩(已婚的,未婚的都算)以及所有家丁,都是闔家的範圍,通常指未分開居住的一個家族,可以指一個很大的範圍,過去的帝王家,王公貴族,地主等,就要用“闔家”,而貧農佃戶,則只能用“閤家”。

但在現在社會,“閤家”和“闔家”幾乎是通用的,很少有人會去區分兩者的區別。

故而,兩者放到現在來講,可以說沒什麼分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