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富心理剖析

我們在一個社會群體中,人們缺什麼,就會有一些人在秀著什麼。在物質匱乏、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從來沒有人秀文化,當一個社會的人們開始秀文化,這意味著這個社會已經進入文明時期。當人們攀比的是境界、是知識、是健康,這便是正能量社會。因為唯獨文化是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糧,它能使一個民族更有幸福感和存在感。

但今天在中國社會環境下,人們關注的依然是物質生活,甚至相比改革開放初期更嚴重,追求豐富的物質和奢靡生活便是現今人們生活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作秀,以獲得優越感和“幸福感”,這也意味著大多數人們的生活中正缺什麼。“虛榮心”的滿足感,在一定程度上是獲得他人認可的方式,也反映出我們中國人民的真實生活質量,這已是社會問題,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個人問題。當人們秀吃吃喝喝,說明人們缺吃喝。秀房子,說明人們缺房子。如果大家都有的東西,還會有人去秀嗎?沒有,比如大米,現在沒人秀他家的米,因為吃飽穿暖已經不是問題。但假設在改革開放缺吃少穿的那時候,如果大家有手機,那一定有很多人秀他家的大米。一個社會民眾的“虛榮心”越強,意味著社會文化越薄弱,價值取向越卑微,骨子裡越貧窮。當一個社會負能量文化猖獗,正能量文化薄弱,人們內心就空虛,就越容易產生虛榮心。投機走捷徑是負能量,但相對於一本正經追求財富更快捷有效,獲得好處後,良心定然不安,當被懷疑和指責,此時便會炫富,以企圖填滿內心的空虛不安感。正規途徑發家致富太難,如果是正當途徑獲得的,是不容易的,但當一個人獲得後還要去秀一下的,企圖要令他人羨慕一下,往往意味著其德不配位,不配擁有,多般是投機獲得。

炫富心理剖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