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龍新區舉行水稻超產育苗暨病蟲害防治綠色防控現場培訓會

義龍新區舉行水稻超產育苗暨病蟲害防治綠色防控現場培訓會

4月17日,義龍新區水稻超產育苗暨病蟲害防治綠色防控現場培訓會在納省壩區舉行,州農推站專家現場給種植戶傳授種植技術,該壩區周邊150多名種植戶參加培訓。

“這個地方密度應該是在一萬三到一萬四是最佳密值,我們選擇的是超級雜交水稻,上前年在馬嶺平均畝產達到了939.29公斤,最高產量達到1039.2公斤,這是我們請農業部的專家來測的。”

在納省壩區村民的稻田裡,農戶三三兩兩的圍坐在田埂上,認真聽取州農推站的專家講解水稻超產育苗和病蟲害防治的有關管理技術,現場通過理論和實操的方式,讓農戶準確無誤的掌握新品種水稻種植方法,專家們還現場解答群眾提出的產值、產量以及管護等方面的問題。

黔西南州州農推站站長陳志興說:“這個品種是超級雜交水稻晶兩優1212,種出來的米不僅好吃,產量還高,這個地方的土壤和光照都適合這個品種,種植中管理得好的話可獲得比其他品種高三四百斤的產量。”

“專家都說這個品種可以,我們就跟著種,我家全部播種完了。”聽完專家的講解,按照播種方法正在忙活的村民李和芬介紹,她家今年拿了一畝多田來做實驗,從未嘗試過新品種的她聽完專家的講解後,種植的信心更強了。

據悉,此次在納省壩區發展的水稻晶兩優1212總共150畝,為核心示範種植,畝產預計可以達到850公斤,每畝產值在1200元左右。種植中通過水旱輪作的方法增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採取“稻菜菜”模式,讓農戶的一份土地獲得水稻、大蒜、鮮食玉米三份收入,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同時,切實帶動農戶增收。

“水稻它容易發生病蟲害,那麼通過這種水旱輪作的模式,就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還有在培肥地力上也是有好處的,對我們水稻獲得高產它也是有積極作用,特別是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這種模式也是最好的。”黔西南州州農推站站長陳志興說。

(文/圖 代雪梅 戴仙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