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秋瑾明明可以逃走,为什么选择了英勇就义?

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见大势已去,纷纷出逃海外避难。有人劝谭嗣同赶紧跑,但谭嗣同不为所动,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英勇就义,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秋瑾明明可以逃走,为什么选择了英勇就义?

1907年7月10日,安庆起义失败,此时身在绍兴的秋瑾本来可以从容撤退,但她却拒绝离开,她说: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于是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

1907年7月15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谭嗣同,秋瑾明明可以逃走,为什么选择了英勇就义?

这是一张能把人看哭的毕业照,照片上的人你大概一个都不认识,他们是中国第一代飞行员,从毕业到壮烈殉国,只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他们中,有林徽因的三弟林恒,有中国“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还有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幼子,都是名门望族,都是前途无量,但都选择了以身许国,一直到抗战结束,一共有1700人冲上天空!谁能想到,这些还是孩子的鲜活面孔,在抗战的8年时间里,一个一个变成墓碑上冰冷的名字,而他们殉国时的平均年龄,才只有23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累计伤亡3500万人,其中军人约有205万,他们为祖国战死沙场,可没人能够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历史的真相往往就是这样,人是一种善于遗忘的动物,所以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铭记历史?

我记得我看《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一个情节设计得很有意思,一个大娘打断了正在演讲的孙文先生,对他说:年轻人,你身强体壮的,为啥不娶个媳妇,找点正当的事情做呢?

这个情节乍一看很突兀,但细细一想,实际意味深长,那位大娘代表的是被封建思想愚化的老一辈中国人,她不知革命为何物,只知道要安安分分过日子。而谭嗣同,秋瑾,孙先生和那些无名英雄们,他们代表的则是已经觉醒的新一代中国人,他们愿意为中国的未来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谭嗣同,秋瑾明明可以逃走,为什么选择了英勇就义?

诸位应该明白的是,要拯救一个吸食鸦片的人很容易,把他绑在椅子上按照疗程慢慢治疗就行了,可是要拯救一个被鸦片侵蚀残害的民族却很难,你没办法把所有人绑在椅子上。你卖力地在台上演讲,台下的人却认为你是不务正业,何其悲哀。

那个为戊戌变法倾注了全部心血的谭嗣同,那个为妇女解放,为革命奔走的秋瑾,他们难道不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吗?他们为什么不逃了?他们为什么一致认为,革命必须要有流血牺牲。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是他们绝望了,就比如秋瑾的那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这其中满满都是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绝望。可就在前几天,我去了一趟杭州,有幸在西湖孤山之畔见到了秋瑾墓,那天早上杭州下着雨,人很少,我看着前辈屹立于潇潇细雨之中的飒爽英姿,瞬间想通了,其实他们早就做好了为革命赴死的准备,以一人之鲜血,唤醒百年沉睡之民众,天下大义,莫过于此。

谭嗣同,秋瑾明明可以逃走,为什么选择了英勇就义?

还记得谭公的那首诗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望门投宿时想到了东汉时的张俭,想到了忍死求生,坚持斗争的杜根,诸公一定要坚持下去啊,我今日慷慨赴死,仰笑苍天是为大义,但不管去者还是留者,都光明磊落,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

还记得林觉民的《与妻书》吗?

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够写完信就想放下笔,又怕你不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让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

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顾全自己。

大清锁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

谭嗣同,秋瑾明明可以逃走,为什么选择了英勇就义?

这就是我要对你说的,也许一百年之后,还会有人问,为什么要革命,革命所为何事?……

嗨,谢谢你能看到这里,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你认为应该坚持,但旁人看来没有意义的事情,请千万不要放弃,不要放弃,别放弃,这是我要对你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