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旗袍,幾乎是東方女性美的代名詞,不打不鬧,寵辱不驚,便成了地球時裝高地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旗袍是人心浮動的民國少有的一抹亮色,好像是一下子冒出來的,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出道即巔峰,王者到如今。

民國將旗袍定為政府禮服;新中國成立初期,旗袍也被定為外交人員禮服;到了21世紀的今天,旗袍更是中國女性最青睞的傳統服飾之一,或沒有之一。

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旗袍的英文cheongsam,其實是“長衫”音譯,現在仍有很多地方稱旗袍為“長衫”或“長衣”。民國官方頒佈的服制條例裡,雖然出現了旗袍形象,卻從未稱為“旗袍”,而稱之“衣”。

起名有多重要,可見一斑——僅僅因為帶個“旗”,旗袍從此與“旗裝”剪不斷,理還亂。

其實亂的是今人,人家民國人是能清楚區分“旗裝”與“旗袍”的。畢竟“旗袍”嶄露頭角之時,當時旗人也還穿旗裝。

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著旗裝的旗人)

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著旗裝的旗人女子)

旗袍流行之前,曾經有個過渡產物──“旗袍馬甲”,值得單拎出來插一嘴。

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這是一種搭配倒大袖短襖的無袖長衣

常見於民國題材影視作品,當年裝點了無數思想進步的女生,領風氣之先。幾十年後,仍然令國人雙目一新,眼熟能詳。

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這張女學生合影中,有人穿襖裙,有人穿旗袍,視覺上涇渭分明。

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溫婉沉靜的宋慶齡著旗袍像。僅在袖口處露出裡面的花邊襯衣,加上深色衣服與倒大袖,簡單沉穩。

再回到旗袍。還有人可能覺得,“旗袍”和“旗裝”都=立領+大襟,很一家子呀。

但“立領+大襟”放在當時,實在是極尋常的服裝元素,根本不足以滴血認親——即便都是“紅色+液體”,也不見得一家人。

源起時間

首先,清代服飾典制(如《大清會典》和《皇朝禮器圖式》)、《清史稿》中均無旗袍的任何內容,可見清代應無旗袍;清代以前更無旗袍存世的蛛絲馬跡。

通常認為旗袍出現於20世紀民國時期,如鄭逸梅先生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 。

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流行於1921年之後, 前者更以1923年畫報等資料推斷,“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 。

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事實上, 遍尋 1925年5月之前的上海報紙(如 《申報》等),並無半字有關旗袍的記載,而此後開始大量出現有關旗袍的文字 ;而作為帝都的北京,有關旗袍的文字記載也始於1925年之後 。

因此合理認為,1925年當為旗袍流行元年。

袍服溯源

旗袍作為“袍“家族中的一員,自然不能不提漢服四大基本形制——衣裳制深衣制

袍服制襦裙制──之一的“袍服”。

其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基礎,深衣制是其發展,袍服制其實是把上衣加長,而襦裙制則是把上衣縮短,是“上衣下裳”向不同方向發展的不同變形。

由此可見,認為袍服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的說法也不無道理。兩者差異僅在於:深衣上下分裁,相當於把上衣下裳連成一體;袍服則不分上下,基本不分上衣下裳。

漢代,袍服被用於朝服,起始多為交領、直據,衣身寬博、衣長至附、袖較肥闊,在袖口處收縮緊小,臂肘處形成圓弧狀,稱為“袂”,或稱“牛胡”,故有“聯袂”、“張袂成蔭”之說。

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襉袍,明代直身,均為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為知識分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為風尚,代表不事生產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閒生活,由此形成寬衫大袍、褒衣博帶的中原衣飾文明。

而少數民族地區或遊牧民族流行的袍服,一般較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適體。

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最為著名。唐代,胡服風行一時,唐開元、天寶年間,胡服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為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扮演著服飾主角,偶爾也穿插一段迴歸寬博的戲碼。到清代,袍服被視為典型服飾,歷時最長且較穩定。

旗袍正源

現在的問題是,民國出現的“旗袍”,和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有何淵源?

話說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關,定都北京。隨著政權初穩,開始強推服制改革,雉發易服,律令之苛性命攸關,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盡數禁止。

清廷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原有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嚴禁滿蒙婦女仿效漢族裝束,並希以滿族服飾同化漢人。於是乎,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能退守漢人家居著裝一隅,而正式慶典場合,不分男女均需著袍,朝袍、龍袍、蟒袍、常服袍…不一而足。

至清後期,滿漢婦女服飾風格悄然交融──從順治、嘉慶年間屢次頒佈的禁令不難推測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服飾差別日益消彌,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一樣頗有爭議:有的講是漢人和滿人服飾的一種融合後的改良版,有的認為旗袍是從先秦時代就留下來的一種穿著遺風。

在學術界爭論的主要觀點有四種:

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周錫保先生《 中國古代服飾史》, 認為旗袍是從清代旗女之袍服直接發展而來。但另有學者認為:“民國旗袍雖然具有類似於旗女之袍的形式,卻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義,如果完全認為民國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發展而來,未免有失偏頗”。

袁傑英教授《 中國旗袍》、包銘新教授《中國旗袍》 《近代中國女裝實錄》,認為旗袍和旗裝袍有一定繼承關係,但同時認為旗袍的源頭應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裝或 先秦兩漢的深衣。江南大學崔榮榮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漢族民間服飾全集》中說:“有些人質疑旗袍是滿族服飾……我認為這些認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漢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滿族的袍和褂的歷史淵源又從哪裡來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 。”國學大師章太炎亦認為:“昔諸葛亮造 筒袖鎧……滿洲之服,其筒袖鎧之緒也 。”將滿族服飾的源頭直追三國時期蜀漢服飾。

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認為中國婦女所穿的袍,遠溯周、秦、漢、唐、宋、明時代,並不是只有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認為旗女之袍對民國旗袍有影響,但不認為二者有直接繼承關係,因此認為民國旗袍稱之為“旗”袍並不合適,所以他倡導旗袍改名為“祺袍”,並把“臺北旗袍研究會”改名為“臺北祺袍研究會”。多年以來,臺灣服裝界人士一直呼籲為“祺袍”正名。

卞向陽教授《論旗袍的流行起源》,認為旗袍是中國服裝傳統的西化變異——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 同時又結合了西式裙裝的配伍形式,構成了既有西方流行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謂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他同時認為“旗袍”是一種“誤稱”,因為較早倡導旗袍的群體都是都市中受西學影響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對封建禮教的新女性、學生等社會群體,她(他)們絕大多數是漢族人, 她(他)們的祖先在清初經過流血抗爭才為漢族婦女取得不穿滿式服裝的權利,故不可能去復辟不僅是帝制時代、還是異族壓迫者的服飾,故旗裝袍在民國復辟的條件並不具備 。

綜上,雖然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更特指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不歸“旗袍”範疇)。但“旗袍”稱呼之所以最終會在民國流行開來,是慣性認知所致──整個清代,漢族女子均保留漢族傳統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貴族命婦禮服外,並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論貴族禮服還是日常服飾卻都是袍服。近300年的長期潛移默化下,整個社會習慣性地將袍與旗女相聯繫,以致於旗袍甫一出現,便產生“旗女之袍”的錯亂聯想。

實際上民國旗袍首倡群體並不承認“旗袍”這個稱呼,而是隻稱之為長衫、長衣或長袍(與男性服裝同為一詞),1926年2月27日上海《 民國日報》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議改稱“中華袍”;又有人提議稱祺袍的,但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叫回旗袍 。

怎一個順嘴了得。

後世同樣際遇的稱謂不少,比如小姐、少爺等。歷史重複起來,真讓人不厭其煩。

後記

又或者,旗袍源頭也未嘗不可二脈兼而有之。

一脈源於“旗人之袍“,寬鬆不開衩;另一脈為“長衫”(並貢獻了旗袍的英文名),兩側開衩。由於潮流變遷,最後殊途同歸,成為了後世的我們所見的旗袍。

佐證也不少。比如當時一些旗人照片,袖子變得寬鬆而短,更似當時的“倒大袖”,也吸收了一些花邊裝飾;而當時雜誌上也可看到一些明顯受到旗裝影響的旗袍照。

百思不得“旗”解如何,百思得“旗”解又如何?旗袍終究是中國服飾的一面旗幟,高高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