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媽開餐廳用“免費幫工”年賺120萬,思路一變市場一片

我們最常見的餐廳就是賺菜的加工費,服務費,競爭的也是同樣菜,同樣價格誰家的更實惠,口味更好 ,那麼誰就會更勝出。如果有一家餐廳不收你的加工費和服務費,你會不會去這家餐廳來吃飯呢?所以根據換位思考,這個方法肯定是可行的,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案例就是這樣的一個模式,餐廳不賺做菜錢,不賺服務錢,一年還能賺120萬,是不是咱們常說的思路一邊,市場一片。

案例背景

案例的主人公是山東青島的一位大媽,今年五十多歲,姓王,王大媽有一家一百多平的餐廳,面積雖然不大,一年卻有120多萬的收入,來這裡吃飯的人都能感覺到賓至如歸。青島人只要知道這家飯店的,無論是朋友聚會,家庭聚餐,請客吃飯,首選都是她家,在這裡吃飯的顧客,都親切的稱呼她王媽媽。一個餐廳,為何能做到讓大家感覺和自己家一樣親切呢?,只因為王媽媽的經營方式不同。因為王媽媽的方式真的很特殊,別人都是一盤菜賣多少錢,但是王媽媽都是成本價銷售,並且還不收你的服務費。

湖南大媽開餐廳用“免費幫工”年賺120萬,思路一變市場一片

新的賺錢模式

王媽媽的餐廳門口是售賣區,鮮肉,海鮮,青菜,只要在超市買到的她這裡都有,顧客來吃飯想吃什麼菜,直接自己買,買完之後送給廚師,像油鹽醬醋,各種調料也有售賣,如果你自己買,這次吃飯剩下的會專門留下,到你下次吃飯在用,如果你不想買,用餐廳的,一個菜收一元錢。菜如果買多了,用不了,也會讓顧客拿回家。

不一樣的人情冷暖

王媽媽餐廳的服務員都是和王媽媽年齡差不多的阿姨,每一個人的胸牌上都以姓氏來稱呼某媽媽。比如,有一個服務員姓劉,就稱呼為劉媽媽,姓李,就稱呼為李媽媽。這些媽媽們都特別和藹可親,做事勤勤懇懇。互相之間也都特別團結,她們都把餐廳當做自己的家。

每天王媽媽在門口親切的接待顧客,他們把菜送給後廚後,王媽媽主要負責記錄,誰買的辣椒,要炒笨椒炒肉。誰買的螃蟹,要來個蒸螃蟹。廚師姓楊,也是一位女士 大家也都親切的叫她楊媽媽,餐廳還有一個讓大家區分姓氏的規定,如果後來的服務員和先來的服務員重姓,就以後來的名字稱呼,比如,後來的服務員名字裡有個蘭字,姓李,那麼就稱呼蘭媽媽。所以,整個餐廳都特別的有家的感覺,顧客都稱呼王媽媽的餐廳叫媽媽餐廳。

湖南大媽開餐廳用“免費幫工”年賺120萬,思路一變市場一片

沒有套路才是真正的套路

王媽媽的餐廳每天吃飯都要提前預留,不然就沒有位置。要說王媽媽的餐廳最大的套路就是沒有套路。只因為王媽媽不是一個貪婪的人,所以她賺的比誰都多。因為是現買現做,所以完全保證了菜的新鮮。這是最重要的,但是王媽媽只賺鮮菜的差價,其它的再多她也不賺,比如應該收的加工費,她不要,她免費為大家做。比如來吃飯的有小孩子,王媽媽還會為小孩子送一個糕點或一盤小孩子喜歡的菜。當然也都是免費的。再比如,顧客有的想自己下手炒菜,也可以,也是免費的。這許許多多看似免費的東西,在別人眼裡看來是不是怎麼算都傻,但是就是這些人情世故,把顧客死死的拴在了餐廳裡。

湖南大媽開餐廳用“免費幫工”年賺120萬,思路一變市場一片

其實有一句話要什麼時候都很對,世界上最大的套路就是沒有套路,很多看似套路的東西,卻讓別人甘之若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