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终身受益的曾国藩六戒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农家子弟出身,最终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整个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恶劣、剧变的政治环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时获得清廷国葬的最高优待,还让子子孙孙都能获福。自古圣贤可佩而不可学,唯有曾国藩可佩亦可学。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体现在他的人生“六戒”里。

让人终身受益的曾国藩六戒

1.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人生没有一本万利的事情,更没有能长久获利的事,凡事见好就收。久利只是一种幌子,引发人们的贪心,使其步入陷阱,万劫不复。

孔子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众争之地其实充满危险与祸乱,易招是非。况且众争之下,得到的利益也不过是琐碎。

让人终身受益的曾国藩六戒

2.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资治通鉴》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卫侯知道苟变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却因他吃了百姓的两个小鸡蛋,便不打算任用他。只因一点小过错就要放弃一个人才,这不是很愚蠢吗?

对于恩怨,我们不能因小怨忘大恩。滴水之恩,尚能涌泉相报,一点小怨,更应用宽容之心去忘怀。

让人终身受益的曾国藩六戒

3.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揭露别人的短处与夸耀自己的长处,本质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优势,恶意贬低别人。这种行为是心胸狭隘的体现,在人际中最易遭人记恨。真正的智者总是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正如孔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而非贬低他人来寻求对自我的安慰。

让人终身受益的曾国藩六戒

4.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利益是人之向往。但独占利益者通常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曹操宁可操纵一个傀儡皇上也不称帝,就是不愿陷入困境,被多方势力打压。

谋划事情则贵在迅速做出决策,商议的人太多,既会动摇决策的诞生,也有泄露秘密的担忧。

让人终身受益的曾国藩六戒

5.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梅兰芳最初也资质平庸,但他不甘于此,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宗师。

庸人败于懒惰,天才却输于狂傲。李自成勇猛有才略,起义称王,却因胜利滋生骄傲,最终惨败。

让人终身受益的曾国藩六戒

6.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对于办大事的人而言,开阔的眼界与丰富的阅历是主要,才华是次要。正如刘邦,自称治国不如萧何,出谋划策不如张良,带兵打仗不如韩信,却能高瞻远瞩,并网罗他们为自己所用,从而成就一番霸业。

而成就大事,除却人谋,还看天意。我们尽最大的努力,顺应时势而为,即使失败,也别怨天尤人。

让人终身受益的曾国藩六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