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均益:智殘哥哥72歲未婚,他養著哥哥

親情是王維筆下“雖不在一處,卻擁有著同一輪圓月”的互相牽掛,或是朱自清筆下的父親的背影,亦或是孟郊筆下母親對臨行兒子的無微不至。筆者今天提到的便是這樣一個心懷大愛的人物—水均益。

水均益:智殘哥哥72歲未婚,他養著哥哥

書香門第

水均益這個名字曾多次登上央視的節目,他因自己出色的業務能力被人們熟知,更是被百姓們稱為央視新聞頻道的名嘴。多年前,還是一個媒體並不發達的時代,人們還需要依靠報紙和新聞聯播知悉國家大事,水均益便是通過這個窗口,憑藉一張巧舌如簧的嘴活躍在大眾的視線中。

這位著名的主持人和記者在一九六三年出生於甘肅蘭州榆中的小鎮的一戶大人家裡。為什麼說是大戶人家呢?相傳水家是從江南水鄉浙江遷至甘肅的,而這戶人家,出過很多知識分子,可謂是書香門第。

水均益的祖父水梓在解放前曾擔任過甘肅省教育廳的廳長,在蘭州享譽盛名,聲望很大。而到了水均益的父親這一輩,兄弟姊妹八個,也是人才輩出。

水均益的父親是蘭州大學外語系的教授,母親是一家郵局的正式員工,相較於在那個大多數是農民的年代,水均益一家可謂是與眾不同,非同一般了。水均益也不是獨生子,他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大哥名為水恆進,二哥喚作水小重,唯一的姐姐名叫水寧寧。

或許多多少是受了了父親的影響,這幾個孩子都學習了有關外語系的專業。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水均益是一個優秀的媒體人,他的哥哥姐姐也十分優秀。二哥水小重是武漢理工學院的教授,姐姐是深圳大學的教授,唯獨大哥水恆進沒上完學。

水均益:智殘哥哥72歲未婚,他養著哥哥

不幸降臨

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在水均益還沒出生時,他的父親水天明曾遭受過政治衝擊,而且多次被找上門來鬧事,弄的一家人雞犬不寧。當時水恆進只有九歲,智力發展尚未健全,卻因每天遭受這樣的打擊,智力發展滯慢,且低於常人。在他十六歲時,又到農村插隊,因此也耽誤了學業。

因智力低下,並且常常反應遲鈍,跟不上正常人的說話速度,所以水恆進一般不與正常人說話,不和大家交流,期間還患上了嚴重的癲癇症。無可奈何之下,家裡人只得讓他去街道辦事處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得到一些微薄的收入就足夠了。

水均益:智殘哥哥72歲未婚,他養著哥哥

72歲至今未婚

也是因為這些條件的限制,水恆進一直被家人保護得很好,衣食無憂不說,更是簡單快樂。所以他的婚戀問題一直都沒有被提上日程。

一方面是擔心條件不好,被姑娘嫌棄,其次也是害怕別人對他不能無微不至的照顧。再後來水均益以及兩位哥哥姐姐都結婚之後,五十歲的水恆進依然未娶,跟在父母身邊生活。後來即使跟在弟弟水均益身邊,也一直未婚,那時的他已經七十二歲高齡。

本以為日子可以平平淡淡的過下去,卻沒想到在零四年,水均益的父親水天明因心肌梗塞離世了。臨終前,水天明含淚,稱自己最放心不下的人便是大哥水恆進,囑託他們一定要好好照顧他,讓他下半輩子安享晚年。

水均益也握著父親的手發誓,說有自己一口飯,就有大哥一碗湯,水天明這才放心地離去。提到水均益的家庭,也是爭議頗多。

早年間,水均益或是因為年輕衝動,草率的結了人生中第一次婚。在結婚前三天,水均益才告訴父母這件事。“閃電式婚姻”並沒有讓他嚐到愛情的甜頭,反而透著對婚姻的失望。最後還是因為感情不和和妻子破裂。

期間,還生下了一個女兒—水亦詩,在離婚後也跟著前妻離開了他。第二段婚姻是娶了一個比自己小十三歲的新聞臺的記者—楊迪,或許是專業的相同,讓二人心心相惜。隨後在一二年三月份,楊迪成功誕下一對龍鳳胎,男孩叫作水亦佐,女孩叫作水亦佑。一家人也是其樂融融。

水均益:智殘哥哥72歲未婚,他養著哥哥

堅決自己贍養大哥

在水均益的父親去世之後,他獨自擔當起了照顧大哥的重任。哥哥姐姐都不同意,堅持每月出一點費用,可水均益卻說,你們家庭狀況稍微差些,我比你們好一點,就讓我獨自承擔吧。

想當初,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年紀最小的水均益得到了多份寵愛,大家都喝白粥的時候,會給水均益的碗里加一大勺白糖。也因此水均益和家人的關係非常好。哥哥姐姐拗不過他,只好隨他去。為了方便照顧大哥和母親,水均益把他們都接到了北京。

母親起初不同意,水均益卻說,如果您不同意,我就辭了工作回來照顧您。於是他們二人便跟隨水均益一同來到北京。因為家裡住不下,水均益還在附近租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還為他們請了一個保姆,來照料二人的生活起居。

只要工作不忙,或者不出差的時候,水均益都回來看望大哥和母親。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水均益的孝心滿滿。後來水均益家裡多了兩個孩子的時候,哥哥姐姐又提出分擔費用的事,同樣被他拒絕。他說,等我真的孤立無援的時候,我會找哥哥姐姐幫助的。水寧寧和水小重也十分為弟弟的行為所感動。

水均益:智殘哥哥72歲未婚,他養著哥哥

名人裡的假富翁

因為大哥常年的醫療費用,還有一家四五口人的生活支出,水均益的負擔很重,也被同行的人稱他為“名人裡的假富翁”。即使至此,水均益從來沒有嫌棄過大哥和母親,說話的時候也從來不大聲講,他擔心大哥有寄人籬下的感覺。

有的時候,他的母親會訓斥水恆進,被水均益看到的話,水均益就要勸導母親,說大哥不容易,我們要多包容他。母親也是含著淚,說怕影響到他和楊迪的生活。水均益回答說,無論大哥怎麼樣,我都不會計較。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水均益會給大哥買新衣服,置新物件,帶他買藥,陪同他去醫院更是家常便飯。有人說,水均益這樣善待他的殘疾大哥,做弟弟做到這種地步,實屬世間難得。

水均益:智殘哥哥72歲未婚,他養著哥哥

人們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水均益這一照顧就是幾十年,他和妻子的用心,不僅讓大哥水恆進安享晚年,更溫暖了母親和大哥的心。所以親情是什麼?你說是寒冷時送上的新衣,是生病時寄來的藥物,是飢餓時的一碗雞湯?

不是。親情具有著物質無法衡量的價值,是維繫家庭的紐帶,是我們內心灰暗的地方投射的一束光。沒有人會永遠的愛你,除非,以親情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