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鲫鱼的时候,长竿上鱼,短竿就是不上,有解吗?

D哥渔自在


野钓鲫鱼长杆上鱼短杆不上鱼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不知道是你自己同时使用了长短杆,还是你自己用短杆不上鱼,有钓友在你旁边用长杆上鱼。这里我可以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真实案例给你,看你是不是遇到跟我同样的情况。

有一次冬天我在我们这边的一条护城河钓鱼,我用的是3.6的杆子,旁边来了个大叔用5.4的杆子挨着我钓(因为是护城河加上主城钓鱼人本来就多,所以人挨人钓鱼也正常)他一来就拿出他的酒米成X字型打窝,巴不得把周围所有的鱼都诱到他那,还笑嘻嘻的问我钓到没,当时我也是敢怒不敢言啊,接着他直接拿出线虫开钓,顿时我就懵逼了,这完全不给活路啊。

大冬天他用5.4的杆,我3.6,他用线虫我用饵料,我俩就挨着钓。遇到这种情况估计好多钓鱼人都没心情钓下去了,但是我还是继续钓着,因为好多人都觉得大冬天长杆就是比短杆强,红虫线虫就是比饵料强,当时我也是一种不服气的心态,就是想着你用长杆,你用线虫就比我牛逼?比我钓得多?也是想着证明我用短杆也不一定比你差。

于是我就利用短杆轻巧的优势,不断的打频率。因为3.6的杆子轻巧,抛竿准,所以我就不断的打频率,浮漂到位就起杆,根本不管有口没口(看到这里很多钓友可能又开始质疑了,打频率谁不会啊,但是大家自己想想有多少钓友是坚持打下去的,有的钓友可能开始想的我要打频率,打着打着就慢下来了,有的甚至直接不打了,死等口,最后的结局就是一口没有)

光打频率肯定是不行的,饵料的状态味型也有讲究,因为我旁边的钓友用的是线虫,线虫本来活性就好,而且属于动物蛋白类饵料,在冬季本来就比较有优势。于是我就用了脓腥的天下鲫和螺鲤加九一八麸香,在用速攻2号纵横江湖,调整状态,入水后呈絮状。这样配合打频率可以使我们的饵料有一个动态的效果,看起来也有活性,切记不能打死,因为那样的饵料在冬季很难钓到鱼。在我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一个有力的顿口,中鱼,一条七八两的大板鲫,3.6的鲫鱼杆给我整成了大弯弓,贼过瘾,后面就开始陆陆续续上鱼,最后钓了20多条鲫鱼,3条鲤鱼,旁边的钓友也上了10多条鲫鱼,但是个头都不大,那天可以说我成了那条河最靓的仔。

举这个案例不是想说我钓鱼多厉害,其实我刚才说的都是很常识的东西,钓友肯定都会,但是有多少钓友是真正的从始至终坚持执行下去的呢?有多少钓友真正的去思考过饵料状态的呢,饵料的状态不止是干和散,软和黏,如何使饵料模拟出虫饵的活性,这在冬季钓鱼面对红虫线虫的围攻也很重要,长杆有他的长处,短杆也有自己的优势,多思考,也是钓鱼的乐趣,希望我的经历对你有帮助,欢迎各位钓友文明和谐交流。


老六钓鱼


承解答问题,尽量细致,明了的宗旨为钓友解惑。钓鱼“留大放小”,“垃圾带走,分类放置”。

野钓鲫鱼的时候,长竿上鱼,短竿就是不上,有解吗?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造成的:

窝子的原因导致

光线的原因导致

这个问题在现实作钓过程中时有发生的。就比如我上周去钓鱼,我用的是3.6米的鱼竿(小水面),旁边的钓友用的是2.7米的鱼竿。我们一起4个钓友,使用短杆的钓友鱼口就是比使用长杆的鱼口要好些(早上钓的)。这种情况刚好和问题相反,但这也说明了在实际作钓中,鱼口是和鱼竿的长短有关系的。

窝子的原因导致

打窝的重要性想必钓鱼人都是明白的,特别是野钓。很多的时候,野钓就算打窝也未必能有好的收获,毕竟水广鱼稀,你并不知道鱼儿藏在哪里,在哪里觅食。

水底的情况很重要

打窝前是一定要了解水底情况的,不然就算打窝了,鱼儿也不一定能聚来。

比如:水底平不平,有没有斜坡,有没有淤泥,有没有水草,树枝,是否有坑坑洼洼等等。上述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出现鱼儿找不到窝料或者窝料偏移钓点的现象。使用长杆和短杆同样都可能出现上述这种情况的。

解决办法:在调漂找好水深的时候,在钓点的周围多抛几竿探底,是可以大概判断出水底情况的。

打窝子一定要定点

这点就像我们抛竿要抛准一样。如果打的窝子比较散,不集中,就会出现聚鱼不在一起的情况发生。

解决办法:使用打窝器打窝,并且抛竿尽量准确。

小结:

综上所述,野钓探底和打窝是很重要的,这是聚鱼的前提。当然啦!窝点和钓点是否在一个点也是同等重要,毕竟打窝是基础,鱼儿咬钩才是根本。

光线的原因

晴天和阴天

一般来讲,阴天是好钓鱼的(气压低的时候)。因为在晴天,视线较好,鱼儿看的远,再者是由于折射的原因,鱼儿看到我们的距离是小于实际距离的。而在阴天这种现象就不明显了,毕竟阴天光线要差于晴天。

水域清澈和浑浊

这点和上面有些类似的,都是属于光线的问题。水质浑浊,鱼儿视线不好,看的不远这个时候鱼儿会大胆靠边。水质较为清澈,鱼儿视线好,看的远,就不易靠边。

光线的原因解决办法:根据光线的强弱选择长杆和短杆。光线好,选择钓远钓深,光线差,选择钓钓近钓浅。

小结:

综上所述,光线对于作钓来讲是很重要的,因为光线的强弱是直接影响鱼儿警惕性的。光线越强,视线越好,鱼儿的警惕性越高,越不易靠边。光线越弱,视线越差,鱼儿的警惕性就越低,越喜欢靠边觅食,毕竟越是靠近岸边食物越是丰富。

引申一点:

我本人在野钓的时候,很喜欢选择钓水草边和有障碍物的地方的。用两只鱼竿的话,一般水平距离一米左右。而越是靠近水草边或者障碍物的地方,鱼口就越多(小鱼也多)。所以,想要钓体型大一点鱼儿的话,个人建议能用长杆子的话,就用长杆子。当然啦!如果水深合适,短杆也是可以的。

写在最后:

实际上,于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钓近钓远的问题(问题的情况,并不是一定的)。如果排除人为的因素外,钓近和钓远都是有利有弊的。比如:现在是夏季,早上钓近就要好于钓远,而在中午作钓,钓远就要好于钓近。所以,钓近好还是钓远好,还是要根据具体的天气,季节及水情来看的。

码字不易,如果您感觉我说的不错,就请点个赞,添加个关注呗!我会继续分享自己的钓鱼心得。谢谢您的阅读。


石头钓鱼記


“野钓帮”专注于野钓技巧,我是钓鱼小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前言:野钓时长杆上鱼,短杆不上鱼这种情况我也经常遇到,出现这种情况的的原因有很多,我大致说几种案例和分析,供君参考!

受季节因素影响短杆上鱼,长杆不上鱼案例分析

就拿春季来说,有一次我和钓友一块去一个比较熟悉的野外水域钓鲫鱼,他用3.6的杆钓,我用4.5的杆钓,结果我钓了一个多小时就上了一条,他上了五六条,这时突然想到一句谚语:春钓滩,夏钓潭,于是我立马改变策略换成3.6米的杆开始从新做钓,果不其然我的鱼获也开始好了起来,由此可以说明,由于季节原因,使用长杆和短杆钓近钓远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原因分析:所谓“春钓滩“的滩意为浅滩,也就是说春季钓鱼应将钓位选择在水位较浅的地方,因为春季气温回升,阳光充足,在浅滩可形成暖水区,微生物、植物、虫类最先在此复苏生长,这为鱼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当然了鱼儿本身也喜欢上浅水(较温和)的水域晒太阳,和游到浅水区产卵。

初春这么钓:连续晴天,找个一米五以下的浅滩,三米六杆长足以,建议钓近水,不宜钓远,连续刮风天,微风时可以稍微深一点,三四级风力时就不太适合钓鱼了,连续雨天风天就要钓深了,两米左右即可,仲春可以钓浅水,春末就要钓一米五到两米以上的水域,春天主要钓鲫鱼,偶尔钓鲤鱼,它们又是在春天产卵,一般钓岸边或者钓水草边,所以三米六就够用了,最多四米五钓竿即可。

野钓鲫鱼时长杆上鱼,短杆不上鱼案例分析

同样说一个我的经历,某次夏季我在野外水域做钓,同钓的钓友挺多,有一位老钓友他用的是13米的长杆短线钓鲫鱼,我去问他钓的怎么样,他说今天不行钓了,近两个多小时就上了3尾鲫鱼,看他水深应该在2米至3米左右,旁边的钓友则用5.4米的钓竿做钓,鱼获同样不怎么样,我当机立断改变钓法,不用手杆了,改用矶竿滑漂钓法,选择钓更远更深的水域,结果如我想象,鱼获满满,附近钓友前来询问我这么钓的,他们都没口,这就是

夏钓潭、秋钓荫,这就突出了长杆的绝对优势。

原因分析:夏钓潭,潭指的是深水区,其道理正和春天相反,夏天水温多在30℃以上,鱼栖息觅食的适宜水温在25℃左右,显然,这么高的水温,温鱼也感到难受,浅水区由于受到夏天阳光的强烈照射,浅水区温度异常的高,而深水区因为阳光晒不透,水温相对较低,另外, 夏天光线太强,大多数鱼是喜欢光线弱的水域,而深水处光线则暗得多,这也是鱼在深水中栖息生活的原因之一,所以夏天应使用长杆在深水区下钩。

我为什么选择矶钓滑漂的钓法做钓,一是以上所述,二则是因为结合当地做钓水情,我知道在野塘中间有一片深水区,除此之外的其它水域则较浅,温度较高,鱼都聚在此处,13米钓鲫鱼的那位老钓友,因为其虽然杆长,但是钓线很短,采用的是7星漂钓法,总计钓长还是不能够直达深水聚鱼水域,所以鱼获就少。

总结:早晚钓近、午钓远,天阴、下雨、夜钓边,午钓远、因为太阳暴晒阳光过强,水温较高,鱼则不敢到浅水边上来的,所以使用长杆在离岸边远一些的地方垂钓,早上和晚上的时候,由于日照温和,鱼也会在浅水靠岸处觅食,阴天或者遇到小雨时,鱼一般会游到浅水边,因为水边上有一些落水昆虫及冲刷下的腐殖物等,夜钓边是由于黑夜,使鱼更敢于到边上来觅食。


如果你和我一样热爱钓鱼,请点个关注,欢迎在下方评论、点赞,每天持续更新优质的野钓内容,最后祝大家鱼获满满,大鲫大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