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宿便、排肠毒”骗局,你还深信不疑吗?

每天回家都能看到电梯里播着一个广告: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宿便、排毒,这两个词像毒刺一样,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然而这个概念也不是今天才有的。

古代的排毒法宝就有天山雪莲、断肠草、绝情丹,到了今天,则变成了青汁、酵素、各种胶囊和各种贴。

20世纪早期,排毒的核心理论转为:疾病是由体内废物积累导致的,排出毒素即可防治疾病。

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病理、毒理学的发展,医学界摒弃了“排毒”这一概念,但商界并没有舍弃它,反倒通过虚构、夸大等手法制造危机感,从而销售产品赚取钱财。

林光常就是提倡排毒的代表性人物。

2002年他出版了《无毒一身轻》一书,连续80周高居台湾金石堂畅销排行榜,在美国世界书局,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大众书局,香港三联书局也是久居畅销排行榜。该书提出了各种似是而非的医学论点,误导民众“吃排毒餐就可以药到病除”等。

“清宿便、排肠毒”骗局,你还深信不疑吗?

时间到了2008年,林光常的“排毒疗法”使数位癌症病人因拒绝化疗而不幸死亡,昔日赫赫有名的“排毒教父”遭到台湾司法部门的调查,最终被判刑两年六个月。

林光常的理论被推翻,并没有让“排毒”产业消亡。

市场上以“排毒”为噱头的产品或服务,让不少人趋之若鹜。

肝脏排毒、肾脏排毒、小肠排毒等详细到各个器官的排毒方案,排汗、排便、排油,甚至刮痧、拔火、罐放血也是排毒过程。让不明就里的人心甘情愿地掏钱,只为了“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清宿便、排肠毒”骗局,你还深信不疑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人身体里真的会有那么多毒素需要排吗?

谣言1: 人类在近20年里,排便量下降了20%,而食物的消化速度变慢了10倍。

“清宿便、排肠毒”骗局,你还深信不疑吗?

排便量下降是有可能的,因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逐渐变得精细,粗纤维摄入减少,不能吸收的食物部分就少,所以排出量有可能减少。

但是不同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需要停留一段时间,但最多也就5-6个小时。而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主要是由肠蠕动的速度决定的,平均需要6-8个小时左右。在主要吃精细饮食的膳食结构中,即使缺乏纤维素的刺激,肠蠕动的速度也基本保持在正常范围,即便是便秘的患者,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也不会超过10个小时。要想让食物经过消化道的时间增加10倍,就必须要让肠蠕动的速度减慢10倍,接近停止蠕动,这恐怕只会在肠梗阻患者身上出现。

谣言2: 正常人体含有3-6KG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有7-11KG宿便

“清宿便、排肠毒”骗局,你还深信不疑吗?

人体每天能吃进去的东西,就算全都不吸收,也不大可能有6KG之多。更要命的是,6KG的宿便是好大一坨,堆在肠子里,会导致肠壁的压力感受器向大脑报告需要排便,产生便意。便秘的患者,因为粪便在结肠停留的时间较长,粪便的水分更少,直观感觉上粪便的量相对较少。

谣言3: 一天不排便,就产生宿便

正常人每天1次大便是最理想的,每天3次或者每2-3天1次也都算正常。此外,通过增多排便的方式减肥是不科学的,长期的腹泻会导致电解质流失如低钾、低钠;营养物质吸收不全,出现营养不良等。

谣言4: 宿便会撑大肚子

粪便是柔软的食物残渣集合体。真正能在腹部看到胃肠被撑起来的形状,那叫做胃肠型,是一种疾病的表现。而肚子大,主要是脂肪堆积在腹部所致,和宿便一点关系都没有。

“清宿便、排肠毒”骗局,你还深信不疑吗?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保健食品的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脂、辅助降糖、抗氧化等27种,其中并没有“排毒”。宣称保健食品可以“排毒”的企业行为,可初步判断是违法行为。

医学里根本也没有宿便这种说法,更不用说买相关产品。

“宿便理论”借用和偷换中西医学概念和理论,并没有科学依据,很多专排宿便的产品实为刺激性泻药,久服对身体有危害。

想通过某些排毒产品减脂,也不大可能。你觉得增加排便次数,减少营养吸收,那是因为里面含有泻药成分,或者非法添加处方药,促进体内脂肪燃烧,但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清宿便、排肠毒”骗局,你还深信不疑吗?

市场上不少排毒减肥药都混有价格便宜的甲状腺激素,可增强代谢功能,吃后有腹泻、心悸、出汗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损坏。

还有部分产品通过肾脏排出体内水分,看似减重了,但喝水后会马上反弹。

一些润肠通便类的排毒产品,会扰乱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衡, 长期服用容易出现肠道菌群紊乱、肠壁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肠道蠕动功能减退,造成泻药依赖性便秘,甚至癌变。

人体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有脆弱的一面,一旦内分泌失调,就会出现肥胖、长痘等各种问题。

“清宿便、排肠毒”骗局,你还深信不疑吗?

我们要正确看待“排毒”,依靠人体自身功能进行调节,而不是把健康交给不靠谱的药丸或仪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