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錦生:大勞模”牽手“小勞模”-我的勞動教育故事

徐錦生:大勞模”牽手“小勞模”-我的勞動教育故事

本文首刊於《學校品牌管理》雜誌

2020年2-3月合刊

“校長品牌”欄目


“大勞模”牽手“小勞模”

我的勞動教育故事

徐錦生:大勞模”牽手“小勞模”-我的勞動教育故事

徐錦生,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浙江省功勳教師,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浙江省金華市榮光國際學校校長,曾當選浙江省十二、十三次黨代表和浙江省金華市第六、七屆人大代表。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全社會應認真貫徹和落實“四個尊重”,即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並且把尊重勞動列為“四個尊重”之首。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明確強調,“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與德智體美等處於同等地位的勞動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小學階段,勞動教育更關係到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2015年,我從金華師範學校附屬小學退休,進入榮光國際學校。這所學校是由企業家投資的一所純民辦、全日制、寄宿制國際化學校,從事體力勞動者在家長群體中佔比甚少,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富裕,且多為獨生子女。入學前,這些孩子學習做家務的時間和機會不多,生活自理能力堪憂,有的甚至連像繫鞋帶這樣最基本的事情都不會。基於此,在榮光國際學校一直注重勞動教育的基礎上,

實施“小勞模教育”探索。


勞動放光彩,最是記心頭


不管在什麼時代,勞模精神都是先進、卓越的代名詞,尤其是在新時代的學校裡,總有一些優秀人才以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忘我的拼搏奉獻和卓越的勞動創造成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不僅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創造出巨大的勞動價值,其身上所蘊含的精神力量——勞模精神更是可貴。他們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傳播勞動精神和勞動價值觀,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為祖國發展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勤於勞動、善於勞動的接班者、建設者。


教育既承載於勞動,又服務於勞動。榮光國際學校高度重視勞動教育,積極重構“五育”體系,把教育教學完全建立在對“勞動”的充分理解和對勞動教育理論的準確把握之上。我們一直秉承“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的辦學理念,始終把勞動因子作為非智力因素列入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通過重新認識勞動教育及其價值,把工作重點放在學生核心素養的長遠發展上,使勞模精神成為學校的形象符號與力量化身,引導全體師生真正樹立起勞動光榮的風尚。

徐錦生:大勞模”牽手“小勞模”-我的勞動教育故事


大手牽小手,榜樣作用大


為了肯定和鼓勵教師在教育教學崗位上勤勞奮進、踏實肯幹、積極進取、務實創新,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社會公德,自覺執行《中小學生守則》,在同學中起模範作用,榮光國際學校

以“全國勞模”校長為引領,積極發動“大勞模”牽手“小勞模”,連續三年開展了“金華市榮光國際學校勞動模範”評選活動。


榮光國際學校是一所在新形勢下新創辦的新體制學校,需要挖掘一批品德高尚、愛校敬業、勤奮學習、熱愛勞動、貢獻突出的先進人物來引領師生成長、學校發展。勞模作為學校的精英,為學校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對他們進行表彰既充分體現了學校對勞模的尊重,也體現了全校師生對他們勞動價值的認可,更引導眾人以勞模為榜樣,向勞模看齊,傳遞正能量。用熱情澆灌勞動之花,以信心採摘勞動之果,永遠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在學校已蔚然成風。


實踐出真知,體驗促成長


榮光國際學校是全寄託制學校,學生的在校時間很長。如何利用校園生活開展勞動教育既是挑戰,也是契機。為了讓每個學生成為勞動的終身受益者,我們以發展的眼光,把提供多樣性勞動綜合體驗作為關鍵,精心設計了

“勞動體驗日”這一特色活動。


我的食堂我做主:一個個穿戴上工作服,有模有樣地開始為全校同學服務了。

分盤分菜,不僅要輕聲有序,還要掌控數量,這可是一個技術活。就餐結束後,同學們整理餐桌,既要擦乾淨桌子,又不能弄髒衣服,彎腰和伸臂都得看仔細了。


我是文明小公民:一個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基本的禮儀是必備的。課間,樓梯口,通廊上,小小禮儀隊員早早地就站在那裡,一聲聲清脆的“老師好!同學們好!”一個個標準的90度鞠躬,他們認真而又熱情的樣子,贏得了老師們和同學們讚揚。


學生們在一天的勞動體驗活動中既體會了勞動的樂趣,習得了勞動技能,還學會了通過勞動表達感恩、通過勞動踐行文明,教育效果非常顯著。

在日常的班級生活中,班級圖書角的管理、班級植物的照料、班級衛生的打掃、寢室內務的整理,以及班級寢室文化佈置等,都可以滲透勞動教育,加強學生的勞動責任感。


除此之外,我和學校團隊還積極利用學校資源——日常課程、校本拓展課程、多學科融合課程等開展勞動教育。例如,利用《道德與法治》課、部編版的各科教材中勞動人民形象的刻畫、勞模精神的傳承,在教材中引導學生認識勞動、參與勞動實踐;為了讓學生親近自然、感受生活、親歷勞動,每學期都劃分班級種植園,有種玉米的,有種向日葵的……體驗了收獲的快樂。


我們通過“小勞模教育”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從認知層面認識了“勞模精神”,感知了勞模的存在。加強榜樣教育,用“大勞模”感化“小勞模”,增強了學生勞模情感體驗。利用角色體驗,深化了對勞模精神的感悟,融合多樣課程資源、校內外資源,在勞動實踐中去成為一名小勞模。這種系統的、科學的培養模式,為學校的勞模教育開拓了新思路。


以勞模優秀品質引領師生學習“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薄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以新時期勞模精神激勵並鼓舞師生自強不息、立志成才、奮發有為、奉獻社會,逐步形成崇尚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關愛勞模的良好氛圍,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優良風尚,這將是我們“小勞模教育”堅定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