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话就是中国话,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王剑松


中原话就是中国话,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中原话是古汉语的母语,河南是汉字的发源地,句句方言彰显着华夏民族厚重文化。然而,不知何时在全国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河南秀才,差字布袋”。近日,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调查河南民间方言时发现,河南古称豫州、中原、中州、中土、中邦、中国,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汉语是华夏民族母语,后来,逐渐有了记事的符号,并演变出了汉字。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方言保留着华夏民族最原始的语言,暗藏着古老而厚重的民族记忆和文化。在汉字中大部分采用了中原方言,后来历经多次多民族融合和统一“规范”汉字使用,由于读法不同,将原来的汉字变成了多音字或“错字”。河南人读汉字是最原始和最古老的读法,连河南方言的字字句句,都保留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符号。为此,可以证明,河南“秀才”并非“差字布袋”。现列举部分方言,加上自己的见解,与读者共享,也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中原话就是中国话,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1、“轩”。在河南方言中读“老轩”、“轩得很”,是对相关人和事给予高度评价时的赞叹语,也是“好”、“非常好”的意思,即“人老轩”,“这事轩得很”。这个方言出自轩辕黄帝,史书记载黄帝号轩辕,诞生活动在嵩山中原一带,是华夏民族的缔造者。黄帝死后,追随他的大臣为他“削木为像”(供奉在嵩山),列为五帝之中方君也,以配天。为此,从那时起他的后代族人就以“轩”字为记,来表达对黄帝的敬仰,一直口传到现在。

  2、“能”。在方言中常说“老能”,“能得很”,“能耐大”,意思是赞扬人有才干,本领大,有能耐。那么,这个能字是指谁呢?翻阅汉语词典发现“能”的注释为:“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古代称一种三足鳖。”从这里不难看出“能”就是指“大禹”。据史料记载,大禹生于崇山(嵩山原名),建都于嵩山脚下的阳城,有着大禹的父亲鲧化黄能和大禹治水化熊的传说,由此可知大禹或其父的别名叫“能”,能字是在赞扬大禹的功绩,让子孙万代永远铭记在心。

   3、“墨mei(眉)水”。墨(mo)字在中原方言中读mei(眉),常说:“看你那墨德”或“看你那墨水”。“德”字读成“水”字的转音。这个方言出自伯夷、叔齐弟兄两个让江山的故事。伯夷、叔齐这弟兄两个是商代孤竹国的二子,孤竹国君姓墨胎氏,据史籍《潜夫论》记载“禹师墨如”。由此可知伯夷、叔齐姓墨mei(眉)。据考证孤竹国原在中原嵩山一代,他们两人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被孔子称为“古之贤人”;被孟子称之为“天下之大老”;荀子评价二人:“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被大众称为“和合二仙”。伯夷、叔齐的道德精神构成了华夏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并广为传颂。“看你那墨德”或“看你那墨水”的方言的意思是“看你那德性”,就是说,看你那德性根本不能与姓墨mei(眉)的伯夷、叔齐相比。


中原话就是中国话,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4、“智管子”。这个方言是评价人聪明时的用语,意思是他的智慧像管子。据史载,管仲,出生地在颍河上游,东周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被称为管子。河南人为出了这样的人物而自豪,把出生地的山岭叫“管子岭”(现登封市大金店镇王上后岭),另有“能出管子”的方言,意思是说这地方出了管子这样有才能的人。

   5、“栁”。河南方言中有“随大栁”,“跟着栁”。意思是随大众,跟着学。由于老子姓李,名耳,字栁,意为随着老子走,没错,或意为跟着他,就像跟着老子。晋代《拾遗记》曰:老子居景室之山,与世人绝迹,唯老叟五人,或乘鸣鹤,或着羽衣,共谭天地之数,所撰书经垂十万言。《道书》曰:洛州景室之山,太室少室也,太室有金壶峰。由此可知,老子出生在河南鹿邑,在京都洛阳任柱下史,修道和撰《道德经》与嵩山太室。《史记》正义朱韬玉札及神仙传云:“老子,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桞。”此是昔人所评老桞之德,故太史公于此引以记之。

   6、“中”。中字在河南方言中表示“好”,“正确”,“对”的意思。中的概念是华夏民族以“天地人”三位一体和以我为中心的理念,产生了对中的崇拜,成为衡量万事万物不偏不倚的标尺,并形成“中正”、“中和”、“中庸”等无处比在的庞大的中文化体系,影响华夏文明五千年,中被称之为允执厥中的“中华密码”。故而才有了“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得中原者得天下”、“允执厥中”的千古定论。华夏古圣先贤得出中的深刻理论后,在教化自己的子孙时,开始说中、论中。于是开始叫自己的国为中国、中央、中邦,居住地叫中土、中原,地中之天叫中天,写文章、做事要有中心,人的道德思想要中正、中庸、中和等。在日常生活中的方言也说“中不中?中,中中中!”以此来增加对中的记忆和理解,也就是说,老祖宗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其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中字的单用与联用,形成了独有的中文化现象。一个“中”字,可以将肯定与否定、喜悦与不满、感激与威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蕴藏了中文化既奥妙无穷又丰富多彩的深刻内涵。

   7、“妈儿”。中原方言中“妈”的读音带儿字,即“妈儿”。一是指母亲,二是指女性乳房,在农村妊娠期妇女在给孩子喂奶时,仍然叫“小孩吃妈儿了”。由此可知,“妈儿”指女性乳房,也是辨认男女的最有效方法,女子生了孩子,由孩子吃“妈儿”,继而就习惯性地开始叫“妈儿”了。也有个别地方说小孩吃“妈儿”是“吃奶”的,孩子大了就叫母亲“奶儿”。不论叫“妈儿”还是“奶儿”,这应该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汉语,至少出自母系社会或者更早。但也有人分析“妈”。从造字上看,妈是形声字,从女,马声。“马”指人所骑乘的马。“女”和“马”联合起来表示“让孩子骑背的成年女性”。本义是背负孩子的母亲。在农村的母亲们常把孩子固定在背后,这样既方便自己做家务,也方便照顾孩子。而对母亲背上的孩子来说,母亲就好像是自己骑乘的马儿。这种外形特征的相似性和骑乘关系的相似性就促成了“妈”字的诞生。“妈”这个汉字一定出现在“六畜”齐备之后。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古汉语中“母”发ma音,《广雅·释亲》:妈,母也。《康熙字典》“称母曰妈,俗读若马,平声。”在历史长河中,“妈妈”这个词的含义经过变化,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妈妈”不是外来词,因为这是人学会说话的第一个音节。


中原话就是中国话,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8、“娘阿”。中原方言中“娘”的读音带阿字,连起来读一个字“娘nia”。专指对母亲的尊称,带阿的娘读起来感觉更亲切。在中原有的地方对母亲称呼不喊“妈儿,就叫“娘阿”。“娘”通“妈妈”,有些地区子女(特别是古代)对母亲的称呼是娘、阿娘或娘亲。繁体娘字从女,从襄,襄亦声。“襄”意为“包容”、“包裹”。“女”和“襄”联合起来表示“身体包裹了婴儿的妇女”、“怀孕期妇女”。本义是怀有身孕的妇女。引申义为育龄期妇女。再引申义为妇女,多指妙龄少女。现在的简体字“娘”字构成可解释为良女,受尊敬的女人。另有姑娘、娘子、新娘、大娘、婶娘、娘家等称呼。当然,在中原喊娘还有叫“奶儿”、“妈儿”的。日本汉字和ACG界用语中,娘则是女儿、少女或女子的意思。

   9、“爹”。在中原大部分地区称父亲叫爹。字从父,从多,多亦声。“父”指父亲。这里应该注明的是,“爹”字可能是母系社会群婚制的产物,孩子生下来不知父亲是谁,“爹”为多的意思。但我们愿意将“多”指“多个子女”。“父”与“多”联合起来表示“有三个以上子女的父亲”。本义是有三个以上子女的父亲。有些父亲一辈子只生育了一个或一对孩子,这种父亲不算“爹”,或叫大、伯、叔、阿爸等。古人以“三”为“多”。故被称为“爹”者,一定是生育了三个以上孩子的父亲。“爹”字的造字技巧同“侈”。“侈”字从人从多,“人”指“主人”,“多”指“一群随从”,“人”与“多”联合起来表示“主人外出时带有多个随从”。把“侈”中之“人”替换为“父”,即造成“爹”字,指一位父亲外出时带有多个子女随行。

   10、“羞子”。在中原方言中“羞子”是指已婚的年轻和中年女子,未婚的女子叫闺女,就是到100岁不结婚,只会叫老闺女,也不会叫羞子。“羞子”也叫老婆、夫人、内人、家里等。叫“羞子”表明两层意思,一是女人生来就温顺、弱势和害羞,尤其是古代,女子刚结婚是时,与陌生男子共同生活起居,经常见人是羞于出口和羞答答的样子,表现着一种羞怯之美;二是男人在为别人介绍自己老婆时说,这是我的羞子,意思是说老婆长得一般,羞于见人,就是长得再好,也得叫羞子,表明谦虚和中庸。李白《长干行》诗中曾言:“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诚然,在汉字中经常把“羞子”写成“秀子”和“囚子”,笔者认为叫“秀子”,是在夸耀自己的老婆秀丽漂亮,叫“囚子”是把老婆囚在家里不让出门,错误认为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思想,翻阅古典史料,没有发现古人把老婆囚在家里不让出门的任何记载。这两种说法不符合优秀和厚重的华夏民族文化特点。

   11、“不老盖”。中原方言中的“不老盖”是指膝盖,那么为什么叫“不老盖”呢?懂得历史的人就不难发现,过去人们是不坐凳子的,不论吃饭,在一块谈事、聊天等都是跪着的,如此一来,人在年轻时能跪,上了年龄,膝盖硬了就不能跪了,证明老了,也说明膝盖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为了保护膝盖,希望使人不老,就叫膝盖为“不老盖”,表明要自己永远年轻,“不老盖”应该是膝盖最早的叫法,尽管后来有了凳子,但“不老盖”一直叫到现在,最少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12、“低脑”。中原方言说“低脑”是指人或动物的头部。翻阅史料认真分析发现,华夏人类最早在语言交流时,头不叫头,叫“脑”,人在直立行走后,脑位于人体的最高处,由于居住在山洞,行走时经常会磕碰住“脑”的现象,因脑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要加以保护,于是告诫所有人在行走时“脑”要低一点,于是就有了“低脑”一词的出现。后来人们学会了礼仪,朋友相见或参见上司时要拱手“低脑”,“低脑”更成了通用和常用词,相人比畜,所有动物的头也叫“低脑”。如今在中原说山的最高处,树的最高处,岩的最高处,还叫“山脑”、“树脑”、“岩头脑”等。因此,称“头”为“脑”应该是人类最早的母语,后来才改称“脑”为“头”,而头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脑”,俗称“脑子”,由此便有了脑袋、脑筋、脑门、脑后巴等词语。

   13、“一歇子”。中原方言中的“一歇子”是时间的概念,比如说我来“一歇子”了,等你“一歇子”了,意思是等的或来的时间长了。这里的“一歇子”方言应该与最早的农耕时代有关。从前农耕时代,人们利用牲畜耕作,如牛、马、驴等,耕半天地,中间必须歇息两次,如果不歇,人无所谓,牲口出力大,主要是怕牲口受不了,累下病,这也是对待牲口的一种人道化方式。因此耕地时是论“歇儿”的,即一歇儿,两歇儿为一套(套牲口)半天,“一歇子”就是犁一歇儿地的时间。另外还有“兴时歇儿”的方言,就是时兴和流行时间不长,“赶时歇儿”就是赶时髦的意思等等。

  14、“喷话”。在中原有“喷话”、“喷喷话”、“喷大话”、“瞎喷”等的方言。这里的“首先”是指“说”的意思,意为“说话”、“说说话”、“说大话”、“瞎说”等。继而变为闲谈、聊天的意思,茶余饭后,老张对老王说,老王,有事没有?没事过来喷喷啊,但比聊天更豪放一些。只有用喷这个词才显示聊得过瘾。和四川方言摆龙门阵、北京方言侃大山意思相近。字典注释“喷”字,形声,字从口,从贲,贲亦声。“贲”意为“冲”。“口”与“贲”联合起来表示“从口子中冲出”。本义从狭隘口中冲出。“贲”是大的意思。《诗·大雅·灵台》:“贲鼓维镛。”郑玄:“贲,大鼓也;镛,大钟也。”从这些资料中表明“喷”是“说”的意思,并由此分析,在古代的中原话中“说”叫“喷”,“喷”是最原始的汉语,意为从口中冲出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话。在后来多部落和民族语言融合中,或在汉字出现时,古圣先贤们感到“说”比“喷”更雅点,就统一读“喷话”为“说话”了,只不过“喷话”成为中原方言,代代口传,一直到现在不变。

  15、“回”huai(徊)。在中原方言中回字读“回”huai(徊)。此字出自农耕时代,一直到现在农村的老农在犁地到头时,还喊“回”huai(徊)。李白曾在嵩山中原一带隐居,并写下代表作之一《将进酒》诗,在这首诗中就引用了这个方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回字就念“回”huai(徊),如此读来非常押韵,不失美感,如果读回hui就没有了韵味。

  16、“牛”。在中原方言中“牛”字读“ou(欧)”。“牛”读“ou(欧)应该是最古老的汉语,后来经过多部落和民族融合,统一规范汉字读法时,将“牛ou”改读成“牛niu”了。

  17、“墩”。中原方言把凳子说成“墩”或“马扎”。过去人们除了站立就是跪坐,坐卧之具就是床,床可用来跪坐、就餐、睡觉等,一直到了汉代才有了“马扎”,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利用“马扎”当“墩”坐,真正的“墩”是鼓形没有四条腿的“绣墩”,多用竹藤和木头制作而成,是古代女子在家绣花的坐具,后来在墩面上装饰绣套,而成为“绣墩”。再后来经过民族融合及发展,就有了马凳、轿凳、板凳、椅子等坐具,在民间通称为“墩”或“马扎”,当然做工和用料越来越精细,成为现在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

  18、“解手”。中原方言“解手”是上厕所的意思,这句方言源于古代对犯人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犯人犯了法就要绳捆索绑送往公堂接受审判后,送往囚牢或发配到各地,在送往过程中,囚犯的手必须上帮,如果需要上厕所,才将手解开,可以活顺活顺筋骨,为此上厕所就叫“解手”。如今民间还流传着“管天管地,管不住屙屎放屁”的民谣。过去有人将“解手”的方言说成是明代人口大迁徙,将被迁的民众手绑起来,上厕所时才将手解开,“解手”一词源于此,是有误的,笔者查阅史籍资料没有发现被绳捆索绑迁徙的记载。

   19、“打锅”。在中原方言中有“老打锅”、“打锅货”说法,意思是没出息、出息低、神经病。据明史载,元朝末年,中原一带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先后18次自山西向外移民,其中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次数最多。当时全家和一个大家族迁徙的居多,但迁往何处他们都不知道,为了时间长了能记住永远是一家人,他们想出个绝好的办法,就是将有保存和珍藏年代久远的大铁锅打烂,弟兄和近亲们分别身藏一个锅片,以便不管迁到天南海北,只要对成一个整锅,说明就是一家人。于是被迁到中原的山西人多数人家都存着锅片,这些人时间久了还经常怀揣着锅片认亲,当地人就说这些人是“打锅货”、“老打锅”。意思是这人是外来的,精神不正常。


中原话就是中国话,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20、“尖撅”。中原方言“尖撅”一词原本是形容一类女人身材的,这类女人身材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奶头(乳房)尖尖,二是屁股撅撅,故曰“尖撅”,或叫“头尖屁股撅”,而这类女人不仅身材好,而且往往貌美风骚。可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貌美风骚的女人大都是祸水,是生事之端。如果哪位女子走起路来,挺着前胸,奶头尖尖,扭腰吊胯,屁股撅撅,就是故意显摆呈能,故意勾引男人生事,定会被人鄙视。于是,“尖撅”一词也就有了显摆呈能的意思。看来,一个小小的方言,细究起来,也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观念在里面。

   21、“富哩”。中原方言“富哩”一词是奚落和批评教育人的用语,意思是夸耀、逞能、显摆、开玩笑。过去人穷怕,但更怕富,穷时追求和渴望富裕,而富裕后又不敢露富,于是就开始装穷卖富。试想,富裕家庭在遇到兵荒马乱和灾荒年时,就会遭到俱家被抢或家破人亡的厄运。如此以来就有了人为财死的说法,还不如穷点能保全性命,而人还不想过穷日子,又太苦。这种富富穷穷的逻辑似乎在给人们开玩笑。历史上西汉时的郭解,因侠义和富有惊动了汉武帝,最后被迫迁到关中后,获满门抄斩之罪;西晋时期石崇、王恺斗富,结局是晋朝第一等富豪石崇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家灭三族。如此等等,于是在中原方言中就有了“你富哩”,“富啥哩富”的话语,意思是你富的很了就要吃亏,富的很了就与灭亡不远了。事实上是在告诫人们凡事要留有余地,不要张扬、显摆、逞能。这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22、“王wa(瓦)”。王字在中原方言中读王wa(瓦),比如说王村不读王村,读王wa(瓦)村,王庄不读王庄,读王wa(瓦)庄,王沟不读王沟,读王wa(瓦)沟等等。这里需要解释的是,过去皇帝称王,为避帝王讳而改为王wa(瓦)了。过去因避帝王之名而改名的地方很多,比如启母石,因避帝王汉景帝刘启的名字,改为开母庙,宋沟、宋窑等因避宋朝的名字而改为宋suo(锁)沟、宋suo(锁)窑等。

   23、“嫐”和“嬲”字。这两个字是双胞胎字,分别是两女伴一男和两男伴一女,在中原方言中读“嫐”zhuai,第四声。意思是两个女的陪伴和侍候着一个男的,这个男的老嫐,嫐得很,说明这个男的有魅力,很张扬,爱显摆,令人羡慕。某男穿了一身新衣服,朋友们都夸他,穿的老嫐啊。与此字相反的是“嬲”字,在中原方言中读“嬲”niao,第三声。意思是两个男的陪伴和侍候着一个女的,这个女的老嬲,嬲得很,但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这里指这个女的有智慧,很有心计,有能耐,使很多男的比不了,甘拜下风。通常在评价哪个女有心计,不好欺负时,就会说那女的老嬲啊。要夸某女老嬲,证明这女的不是“女强人”,就是“强女人”了。然而,“嫐”和“嬲”字在南方等地方所表达的意思就大不一样了,变成了戏弄、纠缠、搅扰和生气的意思。尤其把“嫐”zhuai字读成了nao。这应该是中原方言传到南方,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形成的文字变异。但不管咋说,中国象形文字的发明创造,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思维能力以及造字能力。

  24、“倒楣”。考试过后,榜上有名的学子家里人当然觉得很光彩,门前的“楣”便照竖不误。一旦谁家的学子,名落孙山,这家人会自觉地把“楣”放倒撤去。这就是“倒楣”。古代考试落第称“倒楣”。现在人们望文生义,把“倒楣”写成“倒霉”或“倒眉”。其实在我国古代,考试落第才叫“倒楣”。先看看这个“楣”字。《说文解字》曰:“楣,屋边联也。齐谓之檐,楚谓之梠,秦谓之楣。”《礼记》也说,“主人阼阶上当楣”。“公当楣北乡皆是也”。明·袁宏道《十景园小集》:“苍藤蔽檐楣,楚楚干云势。”可见,一直到我国明代,屋边联还叫做“楣”。而“倒楣”一词正是源于明代。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到明代达到了鼎盛时期,科举也成了读书人出人头地的独木桥,成了读书人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激烈的科场竞争,让科场作弊之风甚嚣尘上。为求吉利,临考前,不少家庭便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就像屋边联一样——人们把这根旗杆也称作“楣”。考试过后,榜上有名的学子家里人当然觉得很光彩,门前的“楣”便照竖不误。一旦谁家的学子,名落孙山,这家人会自觉地把“楣”放倒撤去。这就是“倒楣”。人们把“倒楣”写成“倒霉”或“倒眉”,反倒是并没什么根据。  

  汉语和汉字源于中原  

中原话就是中国话,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汉语就是华夏语,华夏民族根在中原,中原文化的核心区是嵩洛地区。汉字是在中原方言的基础上根据音、形、声和字义等,逐步推敲规范发展而成,形成古代的官话,也就是说,古代的普通话,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的文字就比较成熟了。华夏语后来成为东周通用全国的雅言,进而发展成为西汉扬雄《方言》提及的

  “通语、凡语”。通过几千年的融合与发展,到北宋时期河南方言基本定型。今日北方官话之所以与河南方言大同小异,是历史上北方官话长期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战争、运动、经济活动和人口的迁徙流动,汉语在不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了互有差异的方言。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发展到如今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分歧的方言。这种分歧既表现为不同方言之间的分歧,也体现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中原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义上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诚然,研究中国汉语和汉字决不可忽略了中原方言。现在驾车行走一天,走上千里,下车后,看到的道路、房屋、土质、草木、人的形象基本相同,唯独变化的就是语言,方言。研究方言,传承方言是中国文化的最久远的文化记忆和符号。语言的消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二是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普通话的有力推广,各地的方言在逐渐消失之中。在此,笔者强烈呼吁相关部门要抢救性地发掘整理和研究华夏民族最原始的语言(方言),并加以保护,不能让这最宝贵的民族财富丢失和消失。

  外国多种语言与中原方言有关

中原话就是中国话,小方言暗藏大文化

  时下,有许多汉语专家研究发现,英语、日语、韩语、俄语等有相当一部分源于中原方言。比如说中原方言的“笨蛋”,在英语中也读bad(笨蛋);方言的“乏事”,意为琐碎小事,在英语中也读fus(乏事);方言的“给”,在英语中也读give(给吾);方言的“石头儿”,在英语中也读stone(石头儿);方言的“鞋”,英语也读shoe(鞋);方言的“哭啼”,英语读tear(啼呀);方言的“坟墓”,英语读tomb(土墓);方言的“欺骗”,英语读cheat(欺他);方言的“拽”,指用力拉,英语读drag(拽个);方言的“躲避”,英语读dodge(躲起);方言的“干活”,指劳动,英语读labour(累吧);方言的“小妞”,指美丽,英语读miss(迷死),意为迷死人;方言的“赖皮”,指说谎,英语读lie(赖),意为说谎;方言中“做生意的”,指商人,英语读monger(忙个),意为忙个不停;方言的“猫”,英语读cat(揩它),意为老鼠出来了让猫揩它;方言的“老鼠”,英语读mouse(猫死),意思是猫死了老鼠出来了;方言的夫人、太太、羞子,英语读madam(买的麽),意思是花钱娶来的;方言的“嘿擞”,指发抖,英语读shudder(吓的);方言的“肉”、懒、漫游,英语读rover(肉哇呕),意为走路慢:方言的喝了没有,意为打招呼,问候,英语读hello(喝喽),是喝了没有的简称;方言说不是常常以晃脑用哑语表示,英语读no(脑)等等。还有日语、韩语、俄语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这些绝不是巧合,定有历史渊源。试想华夏民族曾经的辉煌,在世界上有过独领风骚的地位,各种民族语言交流与融合的情况肯定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