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大家能否說說小時候你爸媽都是怎麼打你的?

姑妄言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大家能否說說小時候爸媽都是怎麼打的?看到這個問題,我很想說,我從小到大都沒有被爸媽打過,也沒有罵過。

為什麼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被爸媽打過呢?因為在小時候會有這樣的經歷,看看你們爸媽是如何處理的?

第一、說教

我爸媽脾氣耐心較好,在我小時候的時候我也會犯錯誤,只不過一直以來爸媽都採取說教。同時幹什麼事情都會像爸媽報備與商量,而爸媽也比較民主一點,也會徵求我的意見!

第二、問緣由

犯了錯,爸爸媽媽都會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會了解我的想法然後進行教育。

我知道很多家長都是不問緣由就會“問罪”孩子,所以一般不是特別大的錯誤,我們都要去問孩子真正的內心想法!

第三、打罵解決不了問題

在爸媽眼裡,他們一直覺得打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所以一般都採取說教,在平時生活中,也會經常將身邊人的事情講給我們聽,然後道出一定得道理。

第四、遇事求助她們

她們一直給我說的是,遇到事情解決不了就求助她們,不要覺得害怕或者怎樣,一定要及時糾正以及解決。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給我們很大的安全感,讓我們和父母也更好的溝通!所以我們很像朋友一樣再相處!

你們有沒有同款父母呢?


KIKI談育兒


從小到大,我都是別人眼中的“乖乖女”——這個詞現在有另外的解讀,但是父母、老師們,都很喜歡這種類型的孩子。其實呀,我小時候還特別希望被打、被罵呢,確切的來說,應該是一種好奇。比如說:

————為什麼“竹筍炒肉”就是捱打的意思?一點都不像呀,難道真的要試過才知道?

————為什麼每節課被老師說紀律教育的同學,反而笑嘻嘻的?他怎麼想的呢?

————為什麼同學每次跟我說話,都是“你好棒”,然後就去跟別人笑笑鬧鬧一起玩。

————為什麼數學老師扔粉筆頭,總是那麼準確呢?

————為什麼語文老師總能提問到,那些在書後打瞌睡的同學?

…………

這是不是我內心的叛逆呢?那種不為人知的叛逆。只知道聽老師話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對其他的事情一竅不通。我只有一次印象特別深刻的,被打經歷,那一次鬧得天翻地覆,我覺得我失去了很多很多。

在我幼兒園時,我家離學校很近,10分鐘路程,所以一直都是自己上下學。一天放學之後,我和幾個同學跑到菜市場樓頂玩。那時候的市場只有一層,很大很大。所以樓頂就是一個超大的平臺,我們跑上去壘壘散落的磚頭、跳跳房子、你追我跑、看看下面買菜賣菜的人、手榨橘子汁吃……天快黑了,我們才分別回家。

走到市場大門口,看見我媽坐在那裡大哭。我走過去,我媽看見哭得更大聲,一邊哭一邊打我,還要抱著打,但就是說不出話。後來回到家,表哥表姐一大堆人圍著我說這說那:我才知道我媽看我兩個小時沒回來,去學校找不到,一路上又找又問、找老師和同學家裡都找不到;我媽以為我被拐賣了,於是發動所有親戚,車站、河邊到處去找……他們說我哥拉著我媽的手一直哭“我再也沒有妹妹了“……

我站著被我媽用雞毛撣子打,一問一答一應:“放學馬上回家”、“不去玩了”“我知道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第二天老師讓我站在講臺跟大家說我犯錯的事,以儆效尤;還要我指出一起玩的同伴,集體罰站認錯。我感受到眾目注視的難受,來自同伴的埋怨……

我真的再也不敢了:不想被打、不想被罵、不想媽媽哭、不想站在講臺上、不想被這麼多人看著!

——挨完揍,我還是不知道“竹筍炒肉”是什麼樣的;

——我再也沒去同學家裡玩,也沒有人來我們家玩;

——我每天上學放學都是準時回家做作業,老師依然很喜歡我;

——我的成績幾乎都是滿分,但總會被寫下評語“多參加集體活動”。

…………

不知道別人被打,當時是怎麼疏解的;而我這個經歷,給我留下很大的陰影。性格屬於比較內斂的,討好型人格,很重視友情。自己什麼都想做到兩全其美。 雖說 自古忠孝兩難全,但不用上升到那個高度,都覺得艱難吶。

心裡還住著那個小女孩,懷揣著小時候的願望一樣:既討老師歡喜,又能跟同學玩在一起。


愛吃梨的海星


你好,我是妮娜的沙拉,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從3歲開始就是由爺爺奶奶帶的,我父母常年不在家,所以他們並沒有怎麼打過我。反而是爺爺打的比較多。

爺爺的教條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對我和妹妹很嚴格,每次考試成績沒有到90以上,就會被罰跪,若是遇上爺爺心情不好就會捱打了。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就是讀初中的時候。那時候開始學習英語了,班上很多同學都買了復讀機,而我也想要。回家跟爺爺說了,他說那個東西買回來就是聽磁帶📼的,對學習沒用。我不依,飯也不吃,也不去上學,誓要復讀機。結果把爺爺和姑姑給惹毛了😂從中午到下午,爺爺打完,姑姑打(姑姑打我,是覺得我從小爺爺奶奶帶,很辛苦,長大了還要頂嘴忤逆爺爺😂)農村裡面用整根竹子做的“打豬🐷棍”,愣是打斷了。從此以後,對爺爺,姑姑就憎恨上了。

上了大學以後,基本上不回家,放假就在外面做兼職,也不打電話,直到15年談戀愛以後才回家。看見已經白髮蒼蒼的奶奶,彎腰駝背的爺爺,我才幡然醒悟,自己錯了。打在我身,疼在他們心。那個年代,他們並不懂得怎樣去孩子溝通,只知道,錯了就要打,不然會走歪路。發誓等我條件好了一定讓他們享福。

結婚生子之後更是猶為後悔,在我有了房,車,準備好好孝順兩位老人家的時候,爺爺卻突然離世了。

“子欲孝而親不在”是遺憾,也是愧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d6e93f1f61946029637b222cac553e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