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2年,中藥補腎調肝,5個月後見效

女子年逾18歲月經未初潮者, 稱為原發性閉經;或者已經建立月經週期而又中斷6個月未潮者稱為繼發性閉經。原發性閉經臨床中相對少見, 多為遺傳性、先天發育缺陷原因所導致的;大多數閉經屬於繼發性閉經,多分為下丘腦閉經、垂體性閉經、卵巢性閉經、子宮性閉經、其他內分泌性閉經等

閉經2年,中藥補腎調肝,5個月後見效

王某某,女,35歲,已婚。

初診:1981年12月28日。

主訴:閉經2年。1978年下半年起月經紊亂,一月兩行或二三月一行,經量減少,色黯,夾小血塊,3~4天淨。1979年1月後,經期2~4月一行,量更少,色褐,2天即淨,伴經期乳房脹痛,性急易怒。1979年12月起閉經,服中藥10餘劑未效。1980年9月起用西藥做人工週期,行經3次,量少,停藥後,月經仍不來潮。患者初潮14歲,週期正常。孕3次,正產1次,人工流產1次,自然流產1次,末次懷孕於4年前。未服過避孕藥。

檢查:體溫36.4℃,血壓正常。外陰、陰道(-);宮體後位,輕小萎縮,質及活動度正常。1981年10月外院作蝶鞍攝片,未發現異常。 患者末次人工月經為1980年11月2日。症見形體瘦弱,怕冷,面色㿠白,頭暈失眠,心悸氣短,納差便溏,晨起面浮,人夜足腫,無白帶,偶有齒衄。苔薄白,質略淡,脈滑無力。基礎體溫為單相。

閉經2年,中藥補腎調肝,5個月後見效

診斷:肝腎不足閉經(繼發性閉經)。

治則:補益肝腎,佐以活血通經。

處方:紫河車、山萸肉、當歸、制香附各10g,菟絲子、女貞子、枸杞子、首烏、山藥各20g,砂仁3g,益母草15g。

服上方2月餘,見少腹脹,有少量白帶,但基礎體溫未見上升。治以前法加補腎之品,原方去女貞子,加淫羊藿、仙茅各10g。10餘劑後,基礎體溫上升至36.6℃,白帶增多,改以活血通經劑助之。

處方:當歸20g,川芎、淫羊藿、益母草各15g,肉桂心6g,桃仁、紅花、䗪蟲、生牛膝各10g,10劑。

複診基礎體溫上升至36.9℃,白帶反見減少。精血復而未充,仍應補虛。予補腎養肝、活血通經方。

10餘劑後複查,高溫相持續10天,查宮頸黏液塗片,羊齒樣結晶消失,多為經行先兆,改活血通經法。4月26日月經來潮,量色正常,行經5天,諸症亦除。經後,以上述兩方交替服用,即經前通,經後補,以補為主,以鞏固療效。啟用12月23日方加川芎、茺蔚子制丸常服,至10月,經行恢復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