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潘多拉效应”:学会巧妙禁止和反向激励,培养优秀孩子

最近写了一些东西,素材偏负面,所以每次女儿过来问我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切换到其他界面,或者干脆最小化。可是,当女儿发现这一点之后,却越来越频繁地进来,而且经常盯着我的笔记本屏幕,连说话都心不在焉。

这就是我无意中触发的“潘多拉效应”。我越不想让孩子看,越勾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孩子越想多看两眼。

  • 当我们越禁止孩子喝可乐的时候,孩子对可乐的欲望就会越强烈;
  • 当我们越禁止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孩子越会见缝插针地趁我们看不见的时候偷偷玩一会儿。

这些,都是“潘多拉效应”的作用。

有的父母问:“我们禁止这些不对吗?难道还要允许他们随便吃(喝)、随便玩吗?”

别急,既然我们知道了原理,我们就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锁“潘多拉效应”,趋利避害,利用它更好的教育孩子。

(一)潘多拉效应(也称“禁果效应”)

潘多拉效应,来源于古希腊神话。

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给女孩潘多拉一个盒子,并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可是,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于是在某一天,她不顾一切地打开了盒子,结果,所有的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心理学就把这种“愈禁愈为”的现象称为“潘多拉效应”或是“禁果效应”。

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之心,形成与禁止相悖的意向或结果。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父母都会无数次警告我们,不允许早恋,绝对不允许早恋。可是,越是被如此告知,越会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尤其这件事很难解释清楚、显得很神秘的时候,更让人好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尝试“严禁之事”的主要动因是事物的吸引力和对事物的好奇心,而且事物神秘性越强,一些人尝试的欲望越强烈。

潘多拉效应也被解释为“不禁不为、愈禁愈为”。

解锁“潘多拉效应”:学会巧妙禁止和反向激励,培养优秀孩子

(二)哪类孩子容易诱发“潘多拉效应”?

每个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个性,对不同的孩子说出同样的话,效果是不同的。

比如:

正在上课的时候,外面突然有了很多不同的声响。老师担心,朝窗外看了一眼,发现只是对面店铺开业。然后对全班同学说:“上课要认真听讲,不允许往窗外看。”然后,有一部分孩子绝对不看,遵守老师的话;一部分孩子偶尔看两眼;还有一部分孩子越不让看越频繁去看。

这就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孩子。

  • 坚决不看的孩子,属于“顺从型人格”;
  • 越不让看越看的孩子,属于“反抗型人格”;
  • 自己想看就看一眼,不想看就不看的孩子,属于“独立型人格”。

显而易见,“反抗型人格”的孩子,最容易触发“潘多拉效应”。这类的孩子,越不让做什么,便越想做什么。如果你的孩子是这类的,那么你不想让他做的事情,一定不要过于禁止,否则会适得其反。

如果你的孩子是顺从型孩子,则很难诱发“潘多拉效应”,你不让做,他便听话不做了。因此,这篇文章对这类孩子的家长来说,可能价值不大。

解锁“潘多拉效应”:学会巧妙禁止和反向激励,培养优秀孩子

(三)“潘多拉效应”解锁实例

父母根据孩子普遍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心理特点,结合“潘多拉效应”,成功实施家庭教育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里,给大家分享两个。

(1)苏洵教子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有两个儿子,即北宋文学家苏轼和苏辙。他俩小时候非常顽皮,不愿读书,多次晓之以理的讲道理,没有效果。于是,苏洵观察、分析两个儿子的特点,决定采取特殊方式加以诱导。于是,每次在他们嬉戏玩耍时,苏洵就故意悄悄地躲在角落里读书,看到孩子们来,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苏洵这种偷偷摸摸、神经兮兮的举动让孩子们好奇不已。

孩子们想父亲一定是在读什么好书,于是满怀追根究底的欲念,趁父母不在家时,把父母藏起来的书“偷”出来读。渐渐地读书成了他们的乐趣,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与父亲一起被称为“三苏”。

(2)海清教子

海清常年扮演“好媳妇”,深入人心,所以被大家亲切地誉为“国民媳妇”。可了解海清的人都知道,她“扮演”得最好的是妈妈这个角色。

拍戏的间隙,给儿子打电话,不是追问“儿子作业做完了吗?要快点做,别磨蹭”之类的。

而是:“你早点睡吧,你不能明天做吗?不做没关系的。”

越让孩子休息、睡觉,孩子越不睡觉,越要学习。

很多父母说,平时说的都是:“不写完作业就不许睡觉!”

  • 越让孩子学习,孩子越不想学习;
  • 越不让孩子睡觉,孩子则越想睡觉。
解锁“潘多拉效应”:学会巧妙禁止和反向激励,培养优秀孩子

很多家长谈游戏色变,想尽办法让孩子少玩游戏。

可是,海清不一样。当她发现孩子对游戏感兴趣的时候,她非但没有禁止孩子玩游戏,还会主动帮孩子挑选游戏,看画面,看评论。而且海清会经常自己先玩通关,再推荐给孩子。孩子不但领略了游戏的放松和乐趣,而且丝毫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业,反而更加自律。

因此,她儿子对她赞不绝口:“脑子是个好东西,妈妈你有!”

解锁“潘多拉效应”:学会巧妙禁止和反向激励,培养优秀孩子

(四)做好这三点,成功解锁“潘多拉效应”

“潘多拉效应”实际上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不明缘由的禁止更吸引孩子,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这句话中,“不明缘由”这四个字很重要。

不是所有的东西,你只要一禁止,孩子就一定非要去尝试。而是“简单、粗暴、不明缘由”的禁止,才会引起孩子强烈的试探欲望。

(1)绝对不能让孩子尝试的,一定要说清缘由。

有些事情,我们绝对不能让孩子去尝试,比如玩火、碰触电影、随意横穿马路。这样的事情,孩子尝试一次,后果就非常严重,是我们无法承受之重。

所以,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明确禁止,且对孩子讲清楚原因。

比如:

适度体验:

可以用打火机,点着火以后,让孩子伸手试一试。孩子发现很烫,就知道“火”意味着什么。

观看新闻、视频:

每天早间新闻都会有几分钟交通事故的报道,可以带着孩子看看,让孩子意识到随意横穿马路会出现什么后果,会伤、会痛、甚至会死。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懂得生命的宝贵。

解锁“潘多拉效应”:学会巧妙禁止和反向激励,培养优秀孩子

(2)可以适度接受的,不要过分禁止。

孩子喜欢吃零食,可是零食里有很多添加剂,父母们不想让孩子多吃,影响身体发育。孩子喜欢吃糖,可是吃多了会蛀牙,所以也不能多吃。至于可乐等饮料,更是唯恐避之而不及。

但是,这些东西不是坚决禁止的,孩子早晚都会吃到,适度就好。

我们在告诉孩子这些食物对身体的伤害之外,一定不能管得太严,禁得太厉害。不然,孩子一旦抓到机会,会过度补偿自己,对身体伤害更大。

同时,还有可能出现:父母越禁止,孩子越想吃;父母越不允许,孩子越想反抗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利于亲子关系,更不利于孩子身心成长。

在家里备一些相对健康的零食,比如坚果类、面包类。偶尔也可以在节日的时候买两袋糖,适当满足一下孩子。我们要这样对孩子说:“之前妈妈给你讲过这些东西只能当作零食的原因,你还记得吧?妈妈相信你能做好节制,分阶段吃完这些零食,不影响正餐,也不影响身体。好不好?”

当孩子心里对某个事物一直极度匮乏的时候,将来有可能会用一生去寻求这方面的满足。

反之,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给他自主的空间,让孩子适度放松,孩子得到满足的同时,还学会了自律,还能从妈妈认可的眼神中更加自信。这样一举几得的事情,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游戏也是如此。

父母越禁止,孩子越想玩。前期你禁止的越厉害,后面孩子反弹的越强烈。

如果孩子已经开始玩上游戏了,绝对是“堵不如疏”,“引导自律”远比“强制禁止”好得多。

解锁“潘多拉效应”:学会巧妙禁止和反向激励,培养优秀孩子

(3)说反话、制造神秘感,诱导孩子发现乐趣,增强动力。

“潘多拉效应”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这一心理机制。

探究周围的未知事物,本来就是孩子普遍的行为反应,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如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孩子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家长如果能好好利用“潘多拉效应”,就能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说反话:

在我女儿小的时候,我经常在做早饭的间隙,来到女儿房间,轻轻地叫醒她,然后对她说:“你一定要慢一些起来啊,妈妈做饭很慢,妈妈做好了饭,你再起床最好。如果你突然出现在厨房,妈妈可能会吓一跳的。所以,你一定不要快快穿衣服!妈妈现在得赶紧去做饭了。”

然后我故意做得慢一些,听到女儿跑来的脚步声,我就装作专心看菜,等她站到厨房的时候,我无意中一转身,看到她,我就会露出很惊讶的表情:“哇,好吓人!你怎么这么快就穿完了?我还没做好呢!”女儿就会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妈妈在早上不停地催促孩子快点起床,快点穿衣服,快点洗漱……可是,最终你会发现:你越催,孩子越慢。

制造神秘感:

我在文章前面分享的苏洵教子的例子,就是最好通过“制造神秘感”,来诱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事例。

解锁“潘多拉效应”:学会巧妙禁止和反向激励,培养优秀孩子

(4)增强孩子抗诱惑的能力

越大的孩子,越需要提高抗诱惑的能力。

比如,有的书籍,在封面和简介中故弄玄虚,故意增加神秘色彩,诱使青少年购买,可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优质内容,很多文章都是标题党,浪费了金钱和时间不说,有的甚至很低俗。

再比如,有些人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用有趣的玩具、或者好玩的地方,制造神秘感,诱导孩子跟着他去做不法之事,危害孩子一生。

所以,平时我们就应该向孩子们及时揭露诱惑的心理技巧,认真疏导,晓以危害,增强孩子的抗诱惑能力,避免上当受骗,误入圈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