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中藥 - 蘇木鑑別

[sū mù]

蘇木

(藥用植物)


識中藥 - 蘇木鑑別


蘇木為豆科植物蘇木的乾燥心材,味甘、鹹,微澀,氣微無臭,性平,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中醫上常用於治療淤痛諸證,如跌打損傷、經閉痛經以及心腹疼痛等。主產於東南亞地區,在我國主要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福建、四川、貴州等地,其中,以廣西為主要生產及栽培區。


蘇木飲片


識中藥 - 蘇木鑑別


炮製:鋸成長約3cm的段,再劈成片或碾成粗分。


性味:甘;鹹;辛涼。


歸經:心;肝;胃;脾經。


功能與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瘀滯腫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胸腹刺痛,癰疽腫痛。


用法與用量;3~9g。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乾燥處。


生藥材鑑定




1、性狀鑑別 :本品呈長圓柱形或對剖半圓柱形,長10-100cm,直徑3-12cm。表面黃紅色至棕紅色,具刀削痕和枝痕,常見縱向裂紋。橫斷面略具光澤,年輪明顯,有的可見暗棕色、質松、帶亮點的髓部。質堅硬。無臭,味微澀。



2、顯微鑑別 心材橫切面:射線寬1-2列細胞。導管類圓形,直徑約至160μm,常含黃棕色或紅棕色物。木纖維多角形,壁極厚。木薄壁細胞壁厚,木化,有的含草酸鈣方晶。髓部薄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大小不一,壁微木化,具紋孔。


識中藥 - 蘇木鑑別




3、粉末特徵:黃紅色。

①木纖維及晶纖維極多,成束,橙黃色或無色。纖維細長,直徑9-22μm,壁厚或稍厚,斜紋孔稀疏,胞腔線形或較寬大。有的纖維束周圍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類方形,壁不均勻增厚,木化。


識中藥 - 蘇木鑑別


②木射線徑向縱斷面碎片較易見,細胞呈長方形,長32-60μm,直徑16-26μm,壁連珠狀增厚,木化,具單紋孔,切向壁及紋孔較密,孔溝明顯;切向縱斷面射線寬l-2(-3)列細胞,高約至62個細胞,紋孔顯著。


③具線紋孔導管大小不一,大者直徑約至160μm,多破碎,具緣紋孔排列較密,互列.紋孔口橢圓形或短縫狀,導管中常含棕色塊狀物。


④草酸鈣方品較少,板狀、長方形、類方形或類雙錐形,直徑約至17μm。


⑤木細胞長方形或狹長,長58-108μpm,直徑約17μm,壁稍厚,木化,紋孔明顯。


⑥棕色塊呈不規則塊狀。


藥物應用鑑別




識中藥 - 蘇木鑑別


蘇木與川芎,二者皆能活血祛瘀止痛。蘇木活血而祛瘀熱,川芎行血中氣滯。二藥還可相配應用,其活血,消瘀,止痛作用增強。


中藥化學鑑定




(1)取本品1小塊,滴加氫氧化鈣試液顯深紅色。(檢查蘇木色素)


(2)取本品粉末1g,加水50ml,放置4h,時時振搖,濾過,濾液顯橘紅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取濾波5ml,加氫氧化鈉試液2滴,顯猩紅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藍色熒光,再加鹽酸使呈酸性後,溶液變為橙色,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檢查巴西蘇木素)




炮製方法:

去上粗皮並節了細銼了,重搗,拌細條梅枝蒸,從已至申,出,陰乾用。


聲明: 本文轉自網絡,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僅為傳播中藥基礎知識。若有異議,將做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