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車禍,72歲康復,獨立行走,她靠什麼寫出晚景如春的奇蹟?

70歲車禍,72歲康復,獨立行走,她靠什麼寫出晚景如春的奇蹟?

70歲,

你印象中70歲的長者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70歲,

遭遇車禍,經歷兩次開顱手術,

你覺得又會是什麼樣子?

那年,70歲

6月19日,二次返院接受進一步康復治療的王阿姨和丈夫李先生,為雅達康復醫院的醫療團隊送上錦旗。

70歲車禍,72歲康復,獨立行走,她靠什麼寫出晚景如春的奇蹟?

圖片來源:雅達醫院

錦旗內容:

“雅達醫院毛、顧院長

醫德高尚 醫術精湛”


站在Mauritz院長和顧旭東院長旁邊的王阿姨,神采奕奕。很難讓人與兩年前躺在ICU裡的她,聯想到一起。

那一年,王阿姨70歲。在法國被摩托車撞倒,頭部撞擊地面。急診開顱手術後,腦內仍有出血,又進行了二次手術。在ICU清醒過來時,王阿姨意識不清、記憶混亂、肢體活動障礙。而今天,她已經能夠獨立站立、行走,意識清晰,表達流利。

七十歲,漢語裡習慣稱這個年紀為“古稀”,古來稀有。雖然生活水平提高、醫療技術發展,今天,七十歲的長者已經不足為奇,但七十歲遭遇如此大的事故,能否挺過這一關?術後,生活將受到多大的影響?王阿姨和家人內心是不安的。

康復,術後魔法

第二次手術後14天,王阿姨開始接受康復治療。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70歲車禍,72歲康復,獨立行走,她靠什麼寫出晚景如春的奇蹟?

圖片來自網絡

王阿姨是因腦外傷導致神經受損,從而影響了視力、話語和行動能力。接受神經康復治療,對她重獲身、心、社會功能,迴歸生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兩年多時間,王阿姨在法國和上海經過了數次康復治療,病情趨於穩定,行走力得到恢復。

但外傷後出現的頭暈、視物重影、雙下肢乏力、平衡感差仍然困擾著她。

精細康復,

療效與體驗的雙重驚喜

為了進一步改善視覺障礙、下肢乏力感以及平衡功能,王阿姨來到浙江雅達國際康復醫院進行深度精細康復。

70歲車禍,72歲康復,獨立行走,她靠什麼寫出晚景如春的奇蹟?

圖片來源:雅達醫院

Mauritz教授和顧旭東院長為王阿姨制定了“運動療法和視物追蹤訓練”計劃。第一階段治療完成,出院時,王阿姨的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尤其是平衡能力,甚至可以走“一字步”了。

從法國度假歸來,王阿姨再次來到雅達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此次,她的治療目標是提高薄弱肌肉群肌力及肢體協調控制能力,改善步態,提高動態平衡穩定性,以及改善右眼球運動功能。

而讓王阿姨決定和丈夫李先生贈送錦旗的原因,卻不止於令她高興的康復效果。

端午節當天,王阿姨給醫院的顧旭東院長髮去了一條長長的微信消息:

70歲車禍,72歲康復,獨立行走,她靠什麼寫出晚景如春的奇蹟?

圖片來源:王阿姨微信截圖

事情的原委很簡單:因為端午節法定假期三天,端午當天也就是週一的訓練自然被取消。為了鞏固康復效果,王阿姨的主治醫師和治療師決定,按原計劃訓練。

端午節期間的烏鎮,路況怎一個“堵”字來形容。而王阿姨的訓練在約定的早上8:45準時開始。可想,開車三十幾公里來到醫院的治療師,是一大早便出門來加這個班的。

讓王阿姨有感觸的,還有發生在丈夫李老師身上的一件事。李老師腰脊椎突然疼得厲害,翻身都困難,康復病區主任施醫生查房時發現,主動為李先生進行了診治,開藥、服藥,安排理療。對王阿姨提出的關於病情的問題,更是耐心講解。這讓王阿姨夫婦產生了一種被家人般照料和呵護的感覺。

鼓勵=推動力

自醫院開業至今的三年來,我們收到過不少來自患者的“小紅花”,有患者親自書寫的墨寶,送給治療師的小紅旗,還有希望幫助更多患者接受音樂康復療法的鋼琴(當然也有猝不及防的紅包鼓勵,都被我們退還了,畢竟真心無價,大家心意我們已經接收到啦~),但王阿姨夫婦的這面錦旗,還是給了醫療團隊莫大的鼓勵。

70歲車禍,72歲康復,獨立行走,她靠什麼寫出晚景如春的奇蹟?

圖片來源:雅達醫院 雅達醫院患者送給醫院的“小紅花”們

王阿姨是我國現代研究融資租賃第一人。用“見多識廣”形容這位金融界的女強人,一點不為過。術後,王阿姨在國內外多家知名醫療機構接受過康復治療。而她決定再次來到雅達醫院,進行進一步的康復治療,就是對雅達醫院醫療服務的肯定。收到她和李老師贈送的錦旗,給與了雅達醫療團隊很大的鼓舞和激勵,也讓大家更堅定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一份付出,一份收穫。對於醫療服務而言,這是不變的真理。對患者多一份付出,就能讓患者多收穫一份康復的希望,也能多收穫來自患者多一份的信賴和肯定。

如果,你身邊,恰有長者也遭遇了疾病的困擾,需要康復治療。希望你能將王阿姨在70歲那年發生的故事講給她/他聽。告訴她/他,生活的質量不要因年齡而打折,不論何時,健康都值得與信賴的人一同去追尋。而雅達醫院,願意做那個獲得你信賴的同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