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厚的家底也被掏光,乌克兰是如何沦为现在这一下场,有何启示?

再厚的家底也被掏光,乌克兰是如何沦为现在这一下场,有何启示?

苏联解体后,遗留下来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及技术,除俄罗斯外,乌克兰成了“继承家底”最多的国家,而乌克兰却“一手好牌打个稀烂”,就算不说发展得多么先进,但至少不是现在这副模样,经济、军事样样不行,俨然沦为了一个农业国,乌克兰究竟是如何沦为现在这一下场?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苏联时期,分配给乌克兰的资源就很多,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科技、国防工业及重工业;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也“继承”了不少遗产,其中包括30%的武器装备,火箭、宇宙飞船等重要的航天产品,更重要的是,还遗留了不少成熟发达的机器制造业、冶金等高技术行业生产线,以及大量科学研究所及其人才,就连美国都十分羡慕与忌惮。如今的乌克兰却变得落魄不堪,主要有几点原因,而美国就是最大的外部因素,美国都忽悠乌克兰干了些什么?

再厚的家底也被掏光,乌克兰是如何沦为现在这一下场,有何启示?


(乌克兰伊尔-76的"坟场")
首先就是销毁武器的错误策略。乌克兰独立后,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经济的不景气,维护大量军备必然会引起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这时的乌克兰却轻信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许诺的经济援助。在英美的监督下,乌克兰选择了直接销毁大量武器装备,其中甚至不乏各种尖端武器,如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和核武器等。当然,在削弱了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就立马换了一副嘴脸,当初承诺的支援就更别想了。

再厚的家底也被掏光,乌克兰是如何沦为现在这一下场,有何启示?


(乌克兰销毁的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
如果只是销毁现有武器装备,但还存留技术及生产线,乌克兰依然会有翻身的可能,然而,错就错在乌克兰不仅卖武器,还买技术,才不管是不是高尖端的机密技术,仿佛眼中只有钱。俄乌工业体系本来相辅相成,但乌克兰却将大量军工企业进行改革兼并,也不再对武器装备进行研制和生产。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乌克兰国内的亲美势力也愈发强大,对于遗留下来的“国宝级”人才也不重视甚至打压,再厚的“家底”也被掏光!

再厚的家底也被掏光,乌克兰是如何沦为现在这一下场,有何启示?


(马达西奇发动机)
对此有网友表示,乌克兰的“家底”一开始连美国都羡慕,如今却被忽悠瘸了,这就是一味亲美的下场!然而,乌克兰却似乎一点没有悔改的意思,尤其在近几年,更是在亲美反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为人熟知的就有出售马达西奇一事,多年来都遭到美国的阻挠,最终还是被美国给拿下。近日,美国又盯上了乌克兰仅剩的航天技术方面的价值,将一批航天专家哄去了美国。这样下去,乌克兰谈何发展?而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小的启示,只有坚持自己的正确发展方向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