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一起玩耍时自己的孩子受到排挤怎么办?

教育心得体会


和小伙伴玩耍时孩子受到排挤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孩子的同伴关系发展的不同年龄特点。两岁到三岁还是处于旁观游戏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孩子主要是旁观他人游戏;三岁到四岁孩子处于平行游戏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孩子主要是和同伴玩相同的游戏,但无交集;四岁时孩子会主动寻求游戏的伙伴,这一阶段,孩子开始寻求和同伴的交流;合作游戏也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五岁时得到很快的发展。孩子喜欢并且需要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朋友交往。一般来说:

●两到三岁的时候孩子会对朋友产生明显的兴趣。不过虽然在一起时他们会常常吵架,但是通过吵嘴,闹矛盾,扭打等,孩子的社会要求可以得到满足,可以增长孩子的社会性。

●四岁时孩子很高兴和更多的同伴一起游戏,他能够在情绪好时和大家一起友好相处,但是仍然会吵嘴打架,有时甚至发生攻击性行为。

●五岁的时候,孩子逐渐掌握了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本领,懂得做一些让步接受对方的要求,彼此商量,使游戏继续下去。

●六岁时与同伴交往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语言已经成为他们交往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动作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又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特点。

●受欢迎型孩子。这类孩子情绪稳定,反应敏捷,活动的强度和速度适中,在交往中积极主动。这些孩子喜欢与人交往,并且善于交往,经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喜欢。

●被拒绝型孩子。这些孩子情绪不稳定,爱冲动,活动的强度大,速度较快,特别好动,较外向,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交往,却不会交往。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的活跃、主动,但经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抢玩具,随意改变游戏规则,推打小朋友等,因而常被同伴排斥、拒绝。

●被忽视型孩子。这类孩子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这类孩子不大喜欢与人交往,他们平时很安静,常常独处或者独自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出退缩或畏缩,很少表现出主动友好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攻击性行为。因而既没有多少同伴喜欢他们,也没有什么同伴会很讨厌他们。他们通常比较听话,在平时生活与交往中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不易引起教师和同伴的注意,往往也成为被老师和同伴忽视的群体。

●矛盾型孩子。这些孩子被某些同伴喜欢,同时又被另外一些同伴讨厌。他们一方面能力较强,性格较活跃,能领导大家进行游戏,在某个团体中有一定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又会压制同伴行为,有时会具有破坏性,从而引起一些同伴的反感。

●一般型孩子。这些孩子在同伴群体中处于中间位置,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被动,惹人讨厌,同伴们大多不是特别喜欢接纳他们,也不会特别拒绝忽视他们。

那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呢?

●帮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

在日本教育家山下俊郎的《独生子女中》中这样说道:儿童是在同别的儿童的交往中,开始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脱离出来,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了解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出各种各样的道德品性的。尊重他人,理解行为规范,协作精神,服务精神这一类品性,不是靠成人的说教,而是靠儿童在游戏活动与社交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平等关系,增进孩子的交往能力。

孩子的社交能力虽然离不开成人的培养,但主要还是孩子日常生活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孩子通过与同伴的交往,逐渐掌握一些交往技能和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虽然成人可以培养孩子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成人对孩子来说多少都带有一些权威、领导的性质,尤其是教师与孩子,而孩子及其同伴的在语言、动作、思维等方面都处于近乎相同的水平,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横向的关系。他们之间比较容易沟通。所以当孩子非常内向的时候,可以用同伴引导的方式来邀请孩子进入群体。

●提供知识经验,为将来的社会角色做准备。

同伴之间的活动游戏香孩子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包括游戏规则,生活常识乃至有关性别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和经验通常容易被孩子理解、接受。在与同伴的实践交往中,孩子除了学习到知识外,还学会了如何相互合作,如何处理同伴间的矛盾,如何坚持或放弃自己的意见。孩子正是在这种关系中学会实践其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并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孩子积极地对成人世界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模仿和实践。

●促进孩子情感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

孩子通过与同伴的交往,不仅满足了自己交往和归属的需要, 而且还使孩子从中体验到快乐,有助于孩子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促进孩子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小孩花


其实这种情况,孩子内心真的会挺受伤的。一定要处理好了。往往这个时候我们不要过分的去在意被排挤的事情,可以引导孩子做其他事情。

先保护孩子弱小的心灵

总之一句话就是当作不知道他们是被排挤了,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我比较偏内向,应该是上幼儿园的时候,看到几个不是非常熟的邻居朋友在玩土,我做了好久的心理准备,鼓足勇气走过去问可以一起玩吗?然后其中一个说我把旁边的一土块搬来就同意。

于是我搬了,然后她们玩得投入,我在一边融不进去。

那时第一时间很尴尬,我默默的退出来,第一想法是真希望她们忘记了我刚主动要求加入。不然我很没面子的。

然后又自我催眠,起码自己勇敢的跨出心理障碍,主动跟人家开口。好长一段时间才自己消化掉内心的不适。

如果这时一开口就是问他怎么啦,或者帮他去融入进去,那又放大了他们想忽略掉的尴尬。

其实也有些孩子并不觉得他们被排斥,不能一起玩,自己也能玩得愉快,我们以自己的角度认为他们被排斥,然后去干预,好心办坏事。

后续再弄清被排斥的原因

小孩之间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一开始大人可以先不用介入,在一边看着,如果他们开口寻求帮助,再根据实际情况调解。

如果真的被排挤了,可以两边了解下情况,弄清原因。不要武断的判定一方的错误。

如果是孩子内向,不善交际,那父母就要多多鼓励孩子,然后多带孩子出门,学学父母是怎么待人处事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磁场的,本来就会和一些玩得很好,和一些就会有点距离。不用要求孩子都自来熟,和谁都可以玩得很好。

我是时而妈妈,关注我的头条号,分享育儿经验。


时而育儿


对于这个问题呢,我有以下几点
1,就是先找原因,看看是自己孩子的原因,还是别的孩子的原因,找到原因以后再对症下药。
2,,,,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a9f8d8464534ec3821826cf9df595a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