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割腹的日本武士阶层,是如何形成的?

都说日本武士两把刀,一把砍人一把切腹。

前不久写过一篇宫本武藏二刀流的文章,可见日本武士并没有都是双刀傍身。至于切腹嘛,主要是因为一个叫藤原义的大盗,因平生所犯罪行太多,知道自己跑不掉便割腹自杀。没成想,这一割腹举动被很多男人认为是非常爷们的做法,于是便流行了开来。

酷爱割腹的日本武士阶层,是如何形成的?

怎么说呢,岛国人民的脑回路果然清奇。老司机作为一个温和的淑女,自认为这种开肠破肚的文化实在不符合本人气质,所以今天还是看看日本武士阶层是如何形成的吧。

故事得从公元1107年,也就是北宋宋徽宗年代说起。

清和天皇一支的清和源氏后代源义经在出云国起兵造反。夺权不久的白河天皇还没有完全建立自己的武装势力,面临着无将可用的尴尬场面。

要说这位白河天皇也是个混不吝的人。在尴尬之时,他想起了一个叫“平正盛”的人。

酷爱割腹的日本武士阶层,是如何形成的?

平正盛本人圆滑聪明,祖先本是皇室桓武天皇一支。为了讨白河天皇的欢心,他把自己拥有的一大块田地和花园无偿捐赠给了白河天皇已故爱女的佛堂。所以后来白河天皇在组织亲自指挥的卫队“北面武士”时,平正盛很荣幸的成为了其中一员。

平正盛镇守的地方紧邻出云国,无人可用的白河天皇决定任命平正盛为检非违使兼追捕使,出兵出云国,讨伐源义经。

经过一个月的焦急等待后,平正盛出人意料的带着源义经的首级回来了。白河天皇一高兴,管他规矩不规矩,直接将平正盛升为但马守,并给平正盛的儿子平忠盛授予了官职。

成为白河天皇心腹的平氏家族在平定了僧兵作乱和九州的乱党后,一时无两。不仅平正盛在官场上平步青云,白河天皇对他的儿子平忠盛也亲睐有加。而平忠盛也对得起这份看重,13岁担任左卫门少尉一职,15岁成为了维持京都治安的检非违使,17岁成功阻止了兴福寺的僧众骚乱。所以,白河天皇将宠妃的妹妹赐给了平忠盛,而且他后来还迎娶了藤原宗子(池禅尼)为正室。

酷爱割腹的日本武士阶层,是如何形成的?

1118年,平忠盛有了他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武家政权的鼻祖平清盛。

由于平清盛自幼与其他皇族子弟一起长大,再加上白河上皇和鸟羽天皇特别喜欢他,所以他自幼便得到了天皇的宠爱。

公元1153年平忠盛去世后,平清盛凭借着父辈积累下的大量财富和坚实的政治基础,成为了新一代的平氏家族的首领。

酷爱割腹的日本武士阶层,是如何形成的?

1123年白河上皇(也称白河法皇)劝鸟羽天皇禅位给了崇德天皇。鸟羽天皇成了鸟羽上皇,日本历史上出现了法皇、上皇、天皇共存的奇特景象。等到手握实权的白河法皇死后,鸟羽上皇迫使崇德天皇将皇位让给了宠妃之子近卫天皇。

公元1155年,近卫天皇去世了。立谁为新的天皇,当时的朝中重臣藤原氏内部出现了对立。

新皇确立分为两派,一派是崇德上皇派,无时无刻不想着能卷土重来;另一派是鸟羽上皇派,主张由自己的第四子雅仁亲王继位。结果嘛,自然是重臣平氏家族支持的鸟羽上皇一派取得了胜利,雅仁亲王继位成为第77代天皇,后白河天皇。

酷爱割腹的日本武士阶层,是如何形成的?

公元1156年,鸟羽上皇去世,崇德上皇联络了藤原赖长等人准备再次夺回皇位。崇德营中老将源为义和他的部下各个有勇有谋,是崇德上皇最依仗的势力。可是他的儿子源义朝却早就编入了鸟羽上皇的部队,所以并没有跟随父亲加入崇德一伙。

崇德一伙虽然计划周密,却不想平清盛先发制人,直接命令部队偷袭火攻崇德上皇驻扎的白河店。虽然崇德一伙的武将们奋力抵抗,但由于崇德皇帝吓得屁滚尿流溜之大吉,所以群龙无首导致军心涣散,最终全线溃败。

藤原赖长被伤落荒而逃,最终死于木津川的船中。崇德上皇最终流放,沦落到个疯癫而死的下场。而源为义却最终被儿子源义朝杀死。

战乱之后,后白河天皇更加信赖平氏一族。平家子弟人人有赏,都当上了油水极大的一国之首。尤其是平清盛,不但官运亨通,还开始肆无忌惮的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同样在此次战役中立了大功的源义朝,虽手刃生父却只得到一个统管马匹的职位,落差之大可见心里有多不平。

公元1159年,源义朝趁平氏家族离开京都之际拘禁了后白河上皇和二条天皇。平清盛得知此事之后,立即调集平氏家族的武士镇压叛军。双方激战数日,由于实力太过悬殊,平氏一族大获全胜,源氏一族又一次成为了平氏一族的手下败将。源义朝逃亡关东大本营的路上,被当地的土豪杀死了。

悲惨的是,源义朝长子被叛徒出卖,逮捕后处以了极刑,次子源朝长在逃亡过程中,重伤不治身亡。13岁的嫡子源赖朝在兵败时被俘,平清盛准备也将他处死。

就在源氏一族眼看着就要被团灭之时,平清盛的继母池禅尼看到年幼的源赖朝,觉得这个孩子太可怜了,就动了恻隐之心,对平清盛说源赖朝跟自己夭折的孩子长得太像了,恳求他饶了这个只有14岁的孩子的性命。

酷爱割腹的日本武士阶层,是如何形成的?

平清盛素来敬重自己的继母,可能也是觉得这个小孩已经没了依靠,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于是免去了源赖朝的死刑,流放伊豆。平清盛一定想不到,自己一时的妇人之仁,为平氏一族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在多次立功之后,平清盛从检非违使到大纳言,甚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政大臣,他完成了从一介武夫到位极人臣的华丽转身。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着平清盛的位高权重,平氏家族也到达了全盛时期,朝廷内外的大部分职务都被他的嫡系人员占据了。整个日本,500多个藩属国的支配权都在平氏手中。不仅如此,他推动的中日海上贸易,为平氏家族囤积了大量的财富。

集权力与财富于一身的平清盛越发的骄横不可一世,在朝中横行霸道,作威作福。若有同僚与他政见不同,便找机会连根拔起。所以朝中大臣人人自危。而朝中之事,也变成了他一人做主。至此,别说同僚们不满了,连一向宠爱他的后白河上皇,也越来越不满。

公元1177年,后白河上皇和藤原成亲、西光法师和僧人俊宽密谋在鹿谷干掉平清盛。怎奈何这几位老臣还没密谋出个所以然,就因消息走漏而被平清盛杀掉,后白河上皇和高仓上皇软禁在福岛的大本营。

事情走到了这一步,平清盛直接拥立自己的外孙继位,为安德天皇,平氏的专权达到了顶峰。但正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抛物线到达了顶峰势必要向下走了。被平氏暴政压制的各阶层都苦不堪言,因此各地起义不断。

首先是后白河上皇之子以仁王,联合源赖政反抗平清盛的暴政,可惜很快就被镇压了。紧接着是与平氏家族积怨已久的寺院势力,各地的寺院广泛联合成一组强大的力量。同时,被流放了伊豆20年之久的源赖朝和当地的豪族,也在伊豆出兵了。

随着反平势力越来越多,各种战役一场接一场,京都却闹起了饥荒,平氏部队运粮不济,军心涣散,大大的打击了平氏部队的士气。在源、平两家再一次交锋的富士川之战中,平家的精锐部队大败而归。不仅如此,平清盛正在看着儿子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权衡解决方法之际也突然的死掉了。

就这样,一代霸主平清盛在没有确定继承人之时死了,临危受命的三少爷平宗盛难当大任,在最后的坛之浦之战过后,平氏部队大势已去,平家将领纷纷跳海而亡。年仅8岁的平氏血脉安德天皇的外祖母带着日本国器之一的草薙剑一起跳海身亡。

酷爱割腹的日本武士阶层,是如何形成的?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外祖母其实是抱着三件国器一起跳河的。但除了草薙剑以外,其他两件国器八咫镜和八坂琼勾玉被源氏士兵捞起来了,只有草薙剑下落不明。所以作为日本三神器之一的草薙剑实际上一直是个仿制品。

最终,除了源赖朝感念当初池禅尼的恩情保住了平氏平赖盛一支的官位、庄园和血脉以外,平氏家族再无他人。而平氏家族此后也再没有溅出什么火花,默默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武家政权第一人平清盛及其家族如流星一般陨落了,但这却正式拉开了武士阶级登场的序幕,镰仓将军源赖朝的幕府将军时代即将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