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已全面恢复正常预防接种 收好这份疫情期间接种“路线图”

石家庄已全面恢复正常预防接种 收好这份疫情期间接种“路线图”

4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来自市疾控中心的信息显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目前我市已全面有序恢复正常预防接种工作。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残疾和死亡。世界各国政府均将预防接种列为最优先的公共预防服务项目。我国通过接种疫苗,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断提高免疫服务质量,维持高水平接种率是全社会的责任。

据了解,从1978年开始,石家庄市通过有计划地开展预防接种,新生儿破伤风、小儿麻痹、儿童麻疹、百日咳等疫苗针对传染病显著下降。2002年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小于5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通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我市乙肝、甲肝、麻疹、流脑、乙脑、百日咳等传染病进入低发状态,已连续20多年没有发生白喉病例。

据统计,石家庄全市每年为适龄儿童接种疫苗440余万剂次,及时接种疫苗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接种疫苗可阻断传染病的传播,起到维护公共安全的“屏障”作用。

预约接种,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天95人接种疫苗

4月23日8时,记者来到长安区东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现场井然有序,咨询的、扫码取号的、等待叫号接种的、留观的…处处人员佩戴口罩,相隔一米距离,接种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预防接种工作。

“今天接到短信通知,让及时给孩子接种麻风疫苗,接种人员也电话通知了下午专门安排接种麻风疫苗,并告诉我们春季是麻疹高发季节,接到通知,我们就赶紧带孩子来了。”一名带着孩子来接种疫苗的家长说。

为了充分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预防接种工作,东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原有4名接种人员的基础上增至7名接种人员,并延长接种时间,采取电话、短信、微信、现场等多种预约方式,及时为迟种漏种儿童接种疫苗。东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田丰告诉记者,“每天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要工作十小时以上,为保证现场秩序和接种安全,中心安排专职人员进行预检登记和体温测量,专职人员接听预约和咨询电话,每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都制定了补种计划,以保证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截至记者中午离开时,长安区东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一上午有95人接种疫苗。为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确保预防接种安全,实现疫苗全程可追溯,消除免疫空白,石家庄市开展了预防接种“百日大提升”活动,各接种门诊增加接种医生数量,增加接种工作日,开展预约接种。通过整理受种者疫苗接种信息,精准定位推迟接种和漏种的受种者,根据接种单位面积和接种人员数量,合理安排预约受种者,提速补种工作。

石家庄每年为适龄儿童接种疫苗440余万剂次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残疾和死亡。世界各国政府均将预防接种列为最优先的公共预防服务项目。

1978年,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当时为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开始实施计划免疫,石家庄市预防接种工作从最初的计划免疫,到现在的免疫规划。据统计,石家庄全市每年为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300余万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140万余剂次。通过预防接种,为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筑起有效免疫屏障。40多个年头,新生儿破伤风、小儿麻痹、儿童麻疹、百日咳等疫苗针对传染病显著下降。2002年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小于5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通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我市乙肝、甲肝、麻疹、流脑、乙脑、百日咳等传染病进入低发状态,已连续20多年没有发生白喉病例。1999年以前,疫苗接种实行乡(村)医生分散式接种,没有专用的房屋,条件好的仅有1件房屋用于接种疫苗,目前全市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已全部建成。通过接种疫苗,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断提高免疫服务质量,维持高水平接种率是全社会的责任。

为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促进疫苗行业发展,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从疫苗研发、生产、上市、流通及预防接种、法律责任等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

疾控中心专家为家长描绘疫情期间疫苗接种“路线图”

现在正值新冠肺炎防控期,家长该如何带宝宝去接种疫苗时每个家庭十分关心的问题。就此,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专家信云特别给各位家长描绘了一个疫苗接种“路线图”。 

接种前准备。家长预约接种时,告知儿童健康情况和近期外地旅居史等信息,未经预约不要直接前往接种门诊;家长应确认自己及儿童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情况,请另行预约接种时间;建议每名儿童最好由一位家长陪同,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切勿聚集交谈;儿童穿宽松且易穿脱衣服,减少接种停留时间;出行时最好乘坐私家车,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接种时,家长还要注意以下事项:配合门诊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核对相关流行病学信息等,如实提供近期健康状况;接种后,在留观区观察30分钟,同时注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切勿聚集交谈;在门诊期间,家长及儿童不要随便触摸公共物品,避免用手触碰或揉搓眼、鼻、口等部位。可使用含酒精成分免洗手消毒剂,随时保持手卫生;回家后,立即洗手、让宝宝多喝水、注意保暖,密切关注儿童健康状况。

据了解,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各个接种门诊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增加服务时间,错时接种,预约时会确认受种者及陪同人员近14天内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严格落实独立区域和专门通道,避免与医护人员、就诊者接触。同时,做好环境消毒工作。每天接种前后,对整个环境进行清理消毒。每天早、中、晚各通风一次,至少30分钟,并且暂停所有候诊、留观区存在接触感染风险的娱乐、宣传设施的使用。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还将严格做好自身防护,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接触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留观人员的不安排预防接种工作。接种门诊配备手消毒剂和测温装置,所有进入门诊的受种者及陪同人员佩戴口罩、进行手消毒、测量体温,询问有无发热、乏力等症状,婴幼儿可酌情做好防护。在恢复预约接种服务阶段,接种门诊候诊区和留观区进行区域划分,同一时段每平方米范围内安排1组家庭留观。预检登记区和接种区每个工作台同一时段只接待1组家庭。各个接种门诊还设立咨询热线并公示。

相关链接:关于疫苗那些事,这些你也要好好了解一下

疫苗种类有哪些及预防的疾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所称疫苗,是指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1.免规疫苗是指政府免费提供,公民应当依规受种的疫苗。我市免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这些疫苗可以预防乙肝、儿童全身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脑、流脑、甲肝等疾病。

2.非免规疫苗是指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主要品种有: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水痘疫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流脑Hib联合疫苗、五联疫苗、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霍乱疫苗等。接种后可预防流行性感冒、狂犬病、水痘、宫颈癌、手足口病、侵袭性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轮状病毒胃肠炎、霍乱等疾病。

收费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免规疫苗(免费)与非免规疫苗(收费)是人为的政策性分类,因为受非免疫规划疫苗产能、接种对象、免疫效果、国家财力等因素限制和影响,还不能将所有疫苗都纳入免费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收费疫苗)是免疫规划疫苗(免费疫苗)的有益补充,如水痘、手足口、轮状病毒感染、肺炎等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通过接种相应疫苗可使儿童获得保护,减少发病。还有一些联合疫苗如五联疫苗、四联疫苗、三联疫苗等属于收费疫苗,可以较少儿童接种次数。所以,建议儿童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为儿童进行接种。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许多收费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成为免费疫苗。从防病的角度看,免费疫苗与收费疫苗同等重要,有些收费疫苗针对的疾病对人们威胁很大,感染后不仅对健康造成危害,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公众可以根据个人经济状况、身体素质,选择接种收费疫苗。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惺 王丽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