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的社会治理:现代版海上“桃花源”

嵊泗,海域广、离岛风情浓厚、岛民淳朴简单、风景浑然天成。

长期以来,该县把平安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持走适合县域特点的基层治理之路。

用15年点亮一颗星。在4月14日举行的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嵊泗连续15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县,成功捧回了一座一星平安金鼎。这是迄今为止我省平安创建工作的最高荣誉。

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全县上下团结一致、倚天耕海、守土牧岛,努力把靓丽家园建设成“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游客踏临身心愉悦”的现代版海上“桃花源”。

倾力打造治安首善之地

01

“被偷走的竹笋,这么快就找回来了,你们破案真是神速!”最近,嵊泗县菜园镇居民王女士价值16元的竹笋被盗,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案,没想到,不到3个小时,民警就将案件破获。

王女士报案后,先是刑侦民警发现一戴口罩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社区民警一眼便认出这是李某,喜欢打牌,治安民警迅速抓到李某。

看到眼前的民警,李某颇为吃惊:“你们真是神了,戴口罩都能被你们认出。刚刚偷来的竹笋我都还没烧呢!”

小案不小,关系大民生,连着千万家。

嵊泗的社会治理:现代版海上“桃花源”

“全域夜不闭户”治安管控

嵊泗整合和统筹政法和社会治理各方力量,构建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和见底式动员响应机制,在巩固“夜不闭户”防控品牌的基础上,倡导和尝试“路不拾遗”大治安机制,推行“小案大破、快侦快破”,对民生小案“零容忍”,坚持“如实立案”“逢案必破”。

2019年,嵊泗共立刑事案件105起,同比下降17.3%,入户盗窃案仅发8起,破6起,治安侵财破案率54.6%,追赃反赃比达79.3%,电诈破案率28.6%,各项数据均列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禁毒,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但在嵊泗,一个“无毒之岛”正在诞生。

2017年初,嵊泗强力推进“全域无毒”,不仅强化卡口布控,严防和打击外来毒品犯罪,而且对涉毒人员一周一检测,发动家属、社区等各方力量,共同构筑禁毒防控体系,实现吸毒人员“零”复吸、毒品犯罪“零”交易。

李某是嵊泗“全域无毒”的亲历者和受益者。自从嵊泗实行吸毒人员“一周一检测”管控措施以来,李某每周都要到辖区派出所接受尿检。“它让我不敢吸了,习惯成自然,我也慢慢戒掉了毒品。现在我找到了工作,生活慢慢回到正轨。”李某说。

在扫黑除恶工作上,嵊泗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和高密度宣传教育,坚决剔除黑恶生存土壤。经上级检查验收,嵊泗是全省不多的无黑恶犯罪现象、无黑恶保护伞、无群众强烈反映的黑恶纯净县区。

竭力建设全域“海上枫桥”

02

平安不出事,矛盾不出岛。

嵊泗岛屿众多、居住分散,资源共享性差。

为此,嵊泗把“枫桥经验”贯彻到底,以每个离岛乡镇、每个社区(村)、每家企业单位、每条渔船作为社会治理的第一道战线,探索分散和集中相结合、固定和灵活相益彰的全域“海上枫桥”工作模式。

嵊泗的社会治理:现代版海上“桃花源”

“海上枫桥”海上纠纷调解

枸杞乡是远近闻名的“贻贝之乡”,贻贝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随着贻贝养殖业的发展壮大,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也随之出现。

近日,枸杞乡干斜村贻贝养殖户老张就遇到了难题。前几天,一艘外地渔船误入养殖桁地,破坏了老张的桁地。枸杞乡海上牧场调委会得知后,立即通知老张和外地船主到桁地进行现场勘查。调解员罗存国和另一名调解员组织双方在海上牧场调解船上坐下来协商。最终,外地船主向老张赔偿了15000元。“这次多亏了你们,要不是你们帮忙调解,我损失可就大了!”老张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针对海上万亩贻贝养殖基地,枸杞乡成立海上牧场调委会。枸杞乡派出所创新“海上牧场”纠纷调解六步法,建立“海上警务室”和“流动调解船”,使纠纷在海上便可完成受理、化解。

乡乡有特色、村村有品牌、处处有标兵。

嵊山岛建立“百年渔场调解中心”,洋山镇有赫赫有名的“洋山阿伯”,菜园镇青沙社区有全国明星调解手倪华国,五龙有孙大姐知心工作室,花鸟有“阿公阿婆乐龄作坊”……

海上牧场还驶出一艘艘“红帆示范船”“红星调解船”,配以“海上讲习所”“渔船前线观察员”等,让一个个矛盾就地得到解决。

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升级。嵊泗积极开展“法官联系社区”,设立8个“1+N”法官服务团队,分片包干所有社区(村),定期入户给群众传经授法、化解矛盾,减少纠纷矛盾成讼率,打造人民满意的“无讼岛”和“无讼社区”。近三年,全县民商事案件数同比下降33.1%。

妇女能顶半边天。嵊泗大力依托“东海渔嫂”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宣传安全生产、健康养生、开展志愿活动、进行普法宣传、整治环境卫生……“东海渔嫂”发挥巾帼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张金名片。

全力办好基层治理实事

03

嵊泗是个小县,人才少,企业少,社会力量薄弱。

全县积极动员、挖掘、整合现有资源投入到社会基层的共治、共建、共享中。“大事政府办、小事协商办、私事自己办”,这是嵊泗菜园镇东海社区“三事分流”的宗旨。“居民自己的事还是要自己管,不能桩桩件件都靠政府来解决。”在东海社区毛军红书记带领下,东海社区家园理事会成员与社区干部分类甄别,大事通过“多方联席会议”由政府部门办,重点民生小事由“乐和家园自治理事会”与居民协商办,小事由“乐和网格议事会”协调居民自己办。

前段时间,东海社区通过“协商办”的方式,解决了一件小事。因农户在路边农田随意搭建工具房、堆放竹竿、放置露天粪桶、乱丢垃圾,菜园镇东侧一片区域环境脏乱差。东海社区召集农田种植户召开乐和家园自治理事会会议,对农户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

嵊泗的社会治理:现代版海上“桃花源”

“三事分流”基层自治

如今,这片农田绿意盎然,路面整洁平坦。“环境变好了,要感谢阿拉社区领导忖的好办法!”住在附近的俞大伯笑着说。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三事分流”,把东海社区打造成井井有条、其乐融融的“乐和东海”。

基层治理,离不开村民参与,也要发挥乡贤力量。

嵊泗大力推进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选派党政领导回归出生地的渔农村,共计171人次担任“第一书记”或团组成员,支援村级经济发展,帮助村社规范管理,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回报桑梓。

同时,嵊泗积极培养和扶助本土草根精英,在渔农村物色各年龄段、各行业领域中有威望、有经验、有能力、有品行的骨干力量,加入到基层组织或群众性社会组织中,发挥他们的能人带头和示范作用。

在菜园西城区开发中,青沙本土乡贤吕定岳、倪华国和青壮派法律骨干五洲法律服务所的张艇,会同指挥部团队,共同做好拆迁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经过努力,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拆迁任务,签约率100%。

在嵊泗,一支支志愿团队、文体社团,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一抹亮色。

彩虹环保志愿者协会、阿拉义工协会、岛城志愿者协会、爱心小动物保护中心、慈缘动物救助协会、老年人体育俱乐部、岛城合唱团……这些团队积极发挥团结群众、引导群众、鼓舞群众、教育群众、帮助群众的正能量作用,为整个县域的治理结构更优、更强添注活力。

近年来,嵊泗平安建设的安全感满意率、群众知晓率、参与率等均处高位,在省市排名前列。

着力强化平安要素支撑

04

平安建设和基层治理需要发动民力,更需要硬件基础和政策保障。

嵊泗推进精准帮扶,完善兜底保障,加大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海陆公共交通、菜篮子、水电煤气等民生基础建设,每年安排的民生类支出占总预算的72%左右。同时,深化“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数字化城市建设等,坚持因地制宜,做真正让人民群众认可的平安建设和基层治理文章。

科技力量,为平安嵊泗建设提供要素支撑,插上智慧翅膀。

嵊泗以“雪亮工程”为抓手,推进科技管控岛建设,整合公安、交通、海防、旅游、海洋渔业及乡镇等20个单位的视频监控,实现全县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共建共享共用,推进“智安小区”“智安校园”“智安单位”建设。

嵊泗的社会治理:现代版海上“桃花源”

“雪亮工程”智慧管控

在海上,嵊泗引入“贻贝苗种定位仪”“贻贝养殖船只同博定位系统”,实现海上物资零被盗。

疫情前期,嵊泗用科技扎紧海上防线,通过多元联合感知小目标雷达系统,在距离嵊泗10海里的区域建立电子围栏隔离带,24小时甄别跟踪所有进入该区域的渔船及不明船只,一旦发现有可疑目标靠近嵊泗县陆域,及时启动紧急预案。目前累计排查船只近3000艘。

渔业重镇,海上安全至关重要。

嵊泗全力坚守“海上安全生命线”,积极巩固“平安渔场”“平安海区”“平安航运”优势,开展渔业和运输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推行渔船分类管理,严格AIS避碰和固定北斗视位系统,落实动态点验24小时值班、编组生产、动态上报等制度。近年来,全县渔业生产和海上运输安全的态势均较平稳。“东海潮涌育福地,明月清风化良俗。”

嵊泗,东海边上的美丽明珠,面朝蔚蓝宽广的太平洋,得风气之先、凭海潮之盛、兴地方之治,正以其独特的海乡风貌、温情社会、和合家园演绎现代版海上“桃花源”故事。

嵊泗的社会治理:现代版海上“桃花源”

嵊泗县委书记方敏(右三)在省主会场领取“一星平安金鼎”

作者:马可云、顾家承、毛王兰、陆敏浩

嵊泗的社会治理:现代版海上“桃花源”

舟报集团新媒体

精准传播•专业表达•有效阅读

日报广告:2828245 晚报广告:2828248

新媒体合作:2828459 发行服务:2828297

小记者活动:2828254 印刷服务:2828278

舟山网广告:2828308 创智培训:2828259

http://www.zhoushan.cn

党报热线:135058055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