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 取得阶段性成效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围绕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我省目前已完成全省14类223处各级各类保护地本底调查,制定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办法和方案、自然保护地分类标准,修订完善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为今年正式建园打下基础。加快编制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自然保护地两个总体规划和青海湖、昆仑山两个国家公园规划,为国家公园集群建设打下基础。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个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因其覆盖范围广,地处三江之源,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索构建了省州县乡村全覆盖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基本解决了“九龙治水”和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建立了行政管理体系,实施了4县大部制改革,整合林业、国土、环保等部门职责,在3个园区设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解决了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设立生态保护管理站,在乡镇政府增挂保护管理站牌,全面建立了集中统一高效的保护管理和执法机制。

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等各类保护地功能重组,初步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一体化管理。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已具备今年底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的条件。根据规划,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将逐步实现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制度建设向巩固完善转变,从探索试点向全面推进转变。按照2020年、2025年、2035年三个时间节点设立目标,逐步推进建设。

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引领,祁连山国家公园坚持创新推进体制机制试点,机构建设取得新突破,省、州、县3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为今年底如期设立国家公园奠定了基础。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保护取得扎实成效,完成祁连山综合治理工程、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以“村两委+”共管模式为管护体系,进一步拓展15个村,40个标准化管护站建成交付使用,管护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按照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我省要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立法,加快《青海省自然保护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从今年起,制订实施的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筹办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推进地球“第三极”保护。深入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规划编制。启动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数据库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监测点、野生动物救护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保护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