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大阪城”的城郭歷史

豐臣秀吉從天正11年(1583年)9月1日開始構築大阪城,天正16年3月,《多聞院日記》記載:“

……世上花盛也,大阪普請也差不多周備。”大阪城的構築已經基本完成。文祿3年(1594年)《駒井日記》對當時大阪城的建設情況有了進一步詳細描述:“正月24日,有大坂御普請的分工,分成伏見之丸與石垣,同總構堀,大坂總構堀三層辦理。”而在慶長3年(1598年)6月,秀吉病逝前,又進行了大阪城三之丸的擴張工程。

日本戰國時代“大阪城”的城郭歷史

大阪城

大阪城的施工時期,可以區分為一開始的築城期與擴張期兩部分。秀吉在此期間的政治動向則異常活躍。他在大阪築城的天正12年(1584年)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與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雄對立,隨後討討伐四國長宗我部,九州島津,關東小田園城後北條,以及處理了奧羽伊達等實力大名後,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的統一,並同時進行了聚樂第,京都御土居,名護屋城,伏見城的普請工事,就連當時作為豐臣政權根據地的大阪城,也還在進行部分整備工事。

築城當時,秀吉動員了麾下眾多大名力量進行大規模且快速的工程。根據目睹當時情景的西方人士路易斯·弗洛伊斯報告:

在約40天的時間裡蓋好了7000戶人家的房屋,有50000人同時作業。而且住在附近的堺以及平原等處的商人也被遷移過來,還蓋起了武家宅邸,形成了繁榮無比的城下町。

根據慶長14年(1609年)西班牙人唐·盧(lu,第三聲)狄高的來訪記錄,當時大坂有20萬人左右,京都30至40萬人,江戶則為15萬人。可見秀吉在世時期大阪人口基數還是相當大的,因此在有關城下町的記載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說法便是“建造包圍城下町的總構”

日本戰國時代“大阪城”的城郭歷史

德川家康

天正18年(1590年)進攻小田園城時秀吉首次見到長達12km的外郭(來自《相州古文書》“本城總曲輪普請”)形成了契機,秀吉在第二年就在京都建造了“御土居”,並接著在大阪城內構築了相同設施。

此時對於大阪城的守備如《柴田退治記》記載:“秀吉者於攝津國大坂所定之城郭……南方為平陸,而往天王寺,住吉,堺之津三里餘,皆連續建有町店屋辻(shi,第二聲)小路,此為大阪之山下也。以此五幾(ji,第一聲)內為外構,以此警固彼地之城主也。”在五幾內的廣闊地域中配置諸將的天守這樣壯大的設想。不過在文祿2年(1593年),側室澱姬生下繼承人秀賴後,為了安全著想,秀吉再次將大阪城守備強化。此時就算有總構也無法放心,在去世前,秀吉還下令建造三之丸,並且強行拆除了在二之丸的堀外側和總構內側發展起來的17000棟町屋,改成“於外郭一里半構築壘塀。”(參考文獻:《日本西教史》)

像這樣擴張後的三之丸與總構,在《大阪御陣山口休庵咄》中寫道:“總構範圍西至高麗橋筋橫堀之內,南至八丁目黑門之內,町屋拆得一間不剩,諸職人諸商人盡居其中,細工於此商販。北側連接至澱川與大和川的交匯處,西至東橫堀,東至貓間川與平野川沿線的的低溼地帶,南至上町臺地……

日本戰國時代“大阪城”的城郭歷史

羽柴秀吉

關於這些總構的防備,有許多文書記載:

  • 《大阪御陣山口休庵咄》總構,堀中並無石垣,向著堀有一道柵欄,堀中有一道柵欄,兵棋又有一道,總共有三道柵欄圍住,皆以慄木樹幹製成。
  • 《見聞集》總構有三里半是以大材木厚板圍住,在四方有矢倉,各自為了加強穩固而進行普請,前方開有弓,鐵炮用的“矢狹間”,在大方一町之內配置有石火矢一柄,之間有大筒,小筒,側面配置大量弓矢,圍繞三里半,在連接到天王寺的堀內配置了刀,鏃。
  • 《長澤見聞》總構有矢倉二間四間,是為“二階矢倉”,塀為“二重塀”,內部四寸五寸的角在旁邊有疊上“乳通”。為了從塀的屋頂發射鐵炮,以木板製成五尺屋頂,還有以大竹三尺製成的“忍返”。
  • ​跟隨德川賴宣參陣的豐島作右衛門的12月17日書狀總構的塀為“太鼓塀”,厚度二尺,裡面塞滿了瓦礫,射向此處的鐵炮無法貫穿,與矢倉一樣耐打,在進入總城之時必須要克服這些地段的防禦設施。就算以竹束接近,一夜之間也很難突破這裡的鐵炮陣地。

這些描述與《大阪冬之陣圓屏風》當中所描繪的總構設施基本吻合,不愧能夠擋住近20萬大軍的攻勢。其中蓋在總構東南部的真田出丸這座城寨,其攻防戰更是名留青史。

日本戰國時代“大阪城”的城郭歷史

由於在冬之陣中總構並沒有被德川大軍突破,因此三之丸的防禦設施就很少被正史提及。不過。二之丸西南部的大手口方面的水堀被挖成“L”字形,水堀兩端被當作城牆,北側末端有很大的凸起,形成到玉造口為止保護大阪城南邊的防線。根據渡邊武氏的研究,城牆是以石垣修成,上面還圍有“多聞塀”,其內側完全沒有町屋,推測主要是蓋有軍用倉庫和誠兵的駐紮設施。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任何痕跡,不過在三之丸的地方仍有明顯地形高低落差。

秀吉建造大阪城以本丸與二之丸為防禦核心,並擴建出三之丸與總構圍繞起來,構成難攻不落的繩張。即便如此,在冬之陣的籠城戰中很能堅守,但因為在議和當中接受了破壞總構與三之丸並且填滿護城壕溝的條件,因此再也無法維持原樣。到了夏之陣時,要守住只有本丸,形同裸城的大阪實在困難,因此只能靠野戰打開一絲希望。不過儘管大阪聚集了大批浪人集團,還有名將真田幸村和後藤又兵衛,木村重成等人的5至6萬人馬,但是在面對德川方諸大名共20餘萬大軍圍攻,這種企圖是不可能成功的。

日本戰國時代“大阪城”的城郭歷史

最後,以慶長20年(1615年)4月29日的“泉南樫(jian,第一聲)井之戰”為導火索,經過5月6日的道明寺,八尾,若江方面的多次戰鬥,以及5月7日的大阪城南部,上町一代激戰的結果,大阪陣營全面敗退,本丸被燒燬。同日夜,大阪城華麗的天守也爆破炸裂,第二天,豐臣秀賴與生母澱姬自盡而亡。

位於大阪城總構的東南部,由真田幸村緊急建造的出丸,位於正面南側空堀的東端與水堀連接處,佔據玉造口前方的高臺,是座可以俯視南邊味原池谷地的好陣地。在《大阪御陣山口休庵咄》中有如下記載:

真田左衛門在玉造口御門之南,東八町目御門之東,較高一級的土地上設置出城。三方有挖堀,在堀邊設置一道塀,塀外與堀內共有三道柵欄,各處設有矢倉井樓,圍有塀,設有寬七尺的武者走道,真田父子共以6000兵力堅守此地,是為“真田丸”。

另外,在《慶元記》中則記載“真田丸”的規模為南北×123間×東西79間,三面圍有車塀和釣塀,東西都設有門,共有7座櫓,在旁邊1間半還設有出塀,可從側面射擊。另外還設有“石落”,從狹間在上下配置了五尺稻草假人,從遠方看好像真人一般在城樓,用以吸引或欺騙德川方遠程火力。

日本戰國時代“大阪城”的城郭歷史

根據日史《大阪真田丸加賀眾插樣子之圖》,大致描繪了冬之陣大坂雙方佈陣情況:

12月4日,到達出丸佈陣的加賀前田利常隊,為了跟打頭陣的本多政重和山崎閒齋爭奪戰功,前田軍一直打到壕溝附近。看到此景的彥根井伊隊,越前松平隊,伊勢藤堂隊,大和不眾也都爭先恐後衝入壕溝中,不過由於壕溝太深而無法爬上而遭到真田軍的重點打擊,損失慘重。(這一幕在《真田丸》有詳細戰鬥場面,反正我本人是看得熱血沸騰)就如同參與此戰而負傷的小幡景悉記載“攻到真田丸馬出下方後,敵人相當精明,在空堀,走道上以利矢鐵炮射擊,在堀內與矢倉邊上綁有柵木。攻入堀內的士兵悉數被打倒。

真田丸之所以能發揮如此巨大作用,是因為這座出丸形狀和甲斐武田氏在戰國時代城郭中用上的“馬出”相同,因此能在實戰中取得不錯效果。小幡景悉也就是在目睹了真田丸的威力後,在後世創建了“甲州流軍學”。

文|南書房|外國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贊、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