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上周日,儿子上完英语培训班,带了两个同学来家里玩,几个孩子一起玩了很久的「我的世界」游戏。吃午饭的时候,他的同学一脸羡慕的对他说:“你爸妈真大方啊!让你玩这么长时间的游戏,我爸每周只让我玩两次。”我儿子得意的说:“只要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玩,周内我还能玩呢!”

我在旁边听着,心里默默苦笑:你还不是也经历过磨磨蹭蹭写作业、不能玩游戏的「苦日子」啊。曾经一提到手机游戏,家长们往往都是嫌弃的表情,因为很多科学专家都告诉我们它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有很多负面影响,比如损害视力、容易上瘾、接触暴力等等……恨不得把电子游戏彻底从自己孩子的生活中剔除。但现实情况是,手机游戏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现在你很难找到哪个孩子是从来没玩过手机游戏的。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一、孩子为什么喜欢打游戏, 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儿子从上小学开始,随着年级升高,作业也越来越多,外出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进入四年级后,迫于压力我也给他报了课外的语数外体的培训班。平时看着孩子学习确实辛苦,想约同学一起玩,时间又特别难凑,因为同学们大都在各种培训班之间奔波。没时间玩,手机游戏便成了孩子生活里不多的乐趣之一。学习、作业和培训班之余,偶尔的放松有时就是手机游戏。

孩子们喜欢玩手机游戏跟成年人爱看电视剧一样,能从中找到一种快乐感,我们刷抖音或者连续剧有时也会控制不了自己,总是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然后一集接一集的不知不觉熬过了几个小时。

对孩子也同理,玩游戏是个除了课堂和兴趣班以外,在生活中放松和娱乐自己的一种方式。尤其是现在的游戏设计,设置了清晰的任务目标、明确的引导方向,而且在游戏世界里总是能得到及时反馈,做对了就有金币、钻石、宝盒、装备等各种激励,即时地给到他肯定与认可,做的不好就game over。孩子在游戏中更容易得到成就感,游戏不会对孩子有远超实际的期待,不会嫌他慢,骂他笨,他可以有无数次重来的机会。

玩游戏,同时也让孩子们有了共同的话题,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游戏经验,有些网络互动游戏是团队作战,更是令他们结下了「革命友谊」。我曾经和身在美国的同学联系,两家的孩子一起组队在「我的世界」里建立了一个超级魔幻的魔方大厦,建立了深厚的「国际友谊」,儿子也因为需要跟同伴用英语沟通,英语水平在那段时间也有明显长进。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二、我们该如何看待孩子们玩「手机游戏」

身边不少家长认为,手机游戏让孩子沉迷其中,耽误学习和休息。网络上也曾见到新闻报道说有的孩子因为要买游戏中的装备或者关卡,从而偷窃、抢劫,甚至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所以电子游戏“应该禁止”。

有些父母轻则明令禁止,重则拳打脚踢,甚至于有些家长选择用所谓的「电击疗法」来戒除孩子的网瘾,用痛苦的条件反射来戒除网瘾,何其残酷!更令人不得不去反思现代的教育方式出了什么问题。

能够狠心抽打、辱骂自己的孩子的父母,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对现实生活失望,从而沉迷于游戏、逃避现实。这些孩子通过游戏中的打怪升级来获得快乐,他们的原因就是因为在现实里得到不了快乐,得到的只有来自父母的打击。与其说沉溺于电子游戏的原因归结于电子游戏这个东西“存在”,不如说来自于失败的家长教育。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什么是“游戏”?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的——游戏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种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

「电子游戏」只是「游戏」中很窄的一个分类。篮球、足球、羽毛球、下棋、麻将、打牌……这些都是游戏,只不过随着社会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演变,我们已经几乎默认他们是正常的日常行为或者是值得鼓励褒奖的行为。

其实电子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手段,是否沉迷取决于玩家的自制力。电子游戏虽然是会吸引人去不断地想玩,但这是所有游戏的特征,并不独属于「电子游戏」,也有人沉迷于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中,但是下棋、打牌却没有像「电子游戏」这样成为众矢之的。

近十多年来,电子游戏竞技逐渐兴起,不仅业内有世界级的比赛,还被引入作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一些高校也设立了「电子竞技」专业。

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

2017年10月28日,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六届峰会上,代表们对当前电子竞技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行了讨论,最终同意将其视为一项“运动”。

2018年2月6日,中国首个高校电竞体系化联盟“富联盟”成立

2022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将把电子竞技纳为正式比赛项目

美国有研究人员称,没有太多证据表明电子游戏会导致游戏玩家变得暴力。他们反而指出电子游戏有很多积极的作用。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游戏获益实验室的贾森·阿莱尔说:“游戏可以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心理上。”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三、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合理使用电子设备

1)物理隔绝+有限选择,与孩子一起设定好玩游戏的时间规则

父母作为成年人,可以决定你要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花太多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那就对这些东西的使用制定规则。比如不要把电子设备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尤其在他学习和写作业的时候,游戏设备更是不能放在旁边,人的「自制力」是很难经受住诱惑力的考验的,对于孩子尤其困难。

有科学研究表明,每天打游戏少于1小时,会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否则每天超过3小时,就有上瘾的风险。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限制不等于强制,而是提前跟孩子约定玩游戏的时间。

对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给他有限的选择:“你可以看一集或两集电视节目,你自己选择。”“你可以玩半小时游戏或看半小时电视。”“你可以在晚饭前或晚饭后看半个小时电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如果孩子晚上临睡前还在玩电子游戏,会导致孩子的入睡时间推迟,抑制快速眼动睡眠,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玩电子游戏,父母的监督尤其重要。

而年龄大些的孩子,可以坐下来一起讨论在什么时间段可以玩游戏,或者在完成作业和学习的情况下,可以有多少时间是他可以自行安排的,这也包括看电视或者玩游戏。

规则商量制定好了,父母只需要监督执行。如果没有达到父母和孩子预期的效果,可以再跟孩子一起分析偏差的原因,对之前制定的规则进行修订,找到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使用规则。

2)“堵”不如“疏”,做有智慧的父母

孩子迷恋游戏,表面上看起来是游戏设计得太有趣,让我们的孩子深陷其中,可实际是有时我们把孩子推向了游戏!在孩子的生活里,对陪伴、联结、乐趣、价值、归属……对于这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又不可获缺的心理营养的追求,才是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最大心理动力!如果这些只能从游戏中获得,那怎么又能抱怨孩子沉迷其中呢?

当孩子沉迷游戏时,父母需要去引导,而不是责骂,甚至狠心的让自己的孩子去被毫无伦理道德的电击。从人的心理角度说,“游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体验。不可能说让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学习、工作、劳动,“游戏”同样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既然是“刚性需求”就不是强行禁止所能行得通的。就如同大禹治水,游戏这个问题,只能疏,不能堵!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心理营养,教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电脑,学会自我管理,才能摆脱对游戏的依赖。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对游戏进行一定的筛选和引导。不是把「电子游戏」当做洪水猛兽,玩游戏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良方。家长不妨考虑如何把游戏变成一个“好的工具”,让孩子从游戏的奴隶变成游戏的主人。

我儿子用学到的编程知识做了一些小游戏分享给同学一起玩,特别有成就感,也激发了他进一步提高自己编程水平的积极性。

而有些游戏开发商制作了许多旨在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游戏,比如:极客战记,就是学Python的一个小游戏……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3)帮助孩子发展电子游戏以外的兴趣

作为父母,家长们帮助孩子找到更多乐趣,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和孩子一起列出一份他们喜爱的活动的清单,以便他们无聊时能够找一些其他事情做,而不只是打开电视或玩电子游戏。

比如玩吉他乐器,或者打篮球,户外的各种撒野,到大自然里去……多带孩子去寻找生活中的不同的乐趣,甚至只是跟小朋友读读绘本也是不错的消遣,家长需要花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4) 『行大于言』,孩子更会看父母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家长自己不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对孩子来说是没有信服力的。

所以,家长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过多的看电视或过度使用其他电子产品,就无法说服孩子相信看太多的电视、或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他们不好。相反,如果你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就能为教孩子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游戏带给孩子们的即时反馈、成就感、肯定与认可,可能恰恰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没有给到孩子的。 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不断积累价值感, 无条件接纳孩子,持之以恒地不断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告诉他,让他知道自己身上有很优点,有很多值得欣赏并且让爸爸妈妈可以为之骄傲的部分。

创造机会让孩子为家庭或者他人做贡献,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使孩子体会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并且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变化。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5)为自己的孩子找一群高能量的好学习的伙伴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大人对孩子的影响是百分之七十到八十,而伙伴对孩子的影响则是百分之百。一伙孩子有10个,9个迷恋电子游戏,剩下那个绝不会成为好学的孩子!

游戏带给孩子们的归属感也可以通过帮助他们通过其他的社会关系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让孩子体会到归属感。父母还可以学习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让孩子有话愿意跟你说,努力成为孩子的小伙伴,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亲子关系;带孩子多参加一些同龄小伙伴的活动,让孩子经常能跟好朋友在一起玩,有自己的人际小圈子-----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群体中,体会到被尊重、被接纳、被需要、甚至是受欢迎的。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我儿子说:“妈妈,那谁在学校玩游戏可疯了,你知道吗?他妈妈不准在家玩,所以学校里就偷偷玩。”

我想起大学有个同学曾经是当年湖北考生前几名,升入大学后,身边没有人管束,因为沉迷游戏以致辍学,令人唏嘘不已。

而以前公司的一位同事,浙大的高材生,当年上学期间就通过打CS竞赛给自己赢得了几万块钱的奖金,而且除了学习好,乒乓球、国标舞蹈以及摄影都小有成绩。他并没有因为打游戏而影响到学业,甚至因为打游戏给自己带来荣耀感和成功感。

游戏,或许被我们视为洪水猛兽,担心影响着孩子着迷而不学习,但现在不打游戏的孩子有几个呢?我们每个孩子身处在电子产品中,能独善其身吗?

显然,玩游戏肯定不可绝对避免,游戏也无意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需要只有正确的对待游戏,才能更好的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

有爱的家庭,家长陪同孩子一起玩游戏,大人和孩子有自制力地玩游戏。

对于孩子玩电子游戏,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孩子爱玩手机游戏,怎样做才能利大于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