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華石雕

地處粵東山區的五華縣,山中多花崗岩石,自古當地鄉民即以石為業為寶。明代已有以石建橋記載見諸史籍,縣城至今猶存明嘉靖年間的董源石橋。至清代,五華境內已是石宮、石廟、石室、石牌坊林立,以石門、石窗、石柱、石樑等建造的民居遍佈鄉間,石雕佛像、石獅、碑刻大量出現。清末大批五華石業工匠遠赴香港,在港城初建的橋樑、大廈、園林中,烙下了五華石雕工藝的鮮明印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五華石雕藝人又先後參加了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及江西“八一”南昌起義紀念碑等的雕刻工作,故五華縣在廣東素有“石雕之鄉”的稱譽。

五華石雕多以花崗岩石和漢白玉石為原料,有圓雕、鏤雕、浮雕、碑刻等多種造型技法。明代所雕的石獅,口含的石珠可自如滾動,但卻無法取出;縣城城隍廟的沉刻楷書《鳳凰臺》,筆畫清晰,剛勁有力,是碑刻的精品;還有鏤空精雕、玲瓏剔透的畫眉鳥籠等等,都顯示了五華石雕傳統技藝的精湛高超。當代五華石雕除以大型建築裝飾雕刻為主外,尤以都市、園林佈置中的單體雕塑聞名。廣州越秀山五羊雕刻的逼真,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前祥獸雕刻的古樸,海珠廣場解放戰士雕像的粗獷,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葉劍英元帥雕像的傳神,珠海市具標誌性的漁女雕像的秀氣,又呈現出五華石雕工藝上擅長多種不同的表現風格。

由於傳統石雕操作辛苦,且容易損害身體健康等原因,五華石雕近年來已出現傳承後繼乏人,加上設計人員缺乏、從業人員分散及現代石雕技術的採用,使傳統工藝受到嚴重衝擊,如不加以搶救和保護,瀕危、失傳將難以避免。

梅州五華石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