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我们谁中招了

共享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共享自行车和汽车之后,共享可充电电池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充电充电宝共享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一些专家认为,正如共享单车需要特殊设计一样,共享充电宝也需要消除产品设计中的风险。

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我们谁中招了

方便的充电宝

很多消费者都有过外出时找个地方给手机充电的经历。现在,一种新的共享经济模式可能会解决这一尴尬。

近几个月来,在本市一些大型商场和餐馆里,出现了一种四通柜。消费者只需按照柜子上印的程序操作,柜子就会“吐出”一个充电宝。消费者可以用它给手机充电。这是共享经济的新形式——共享充电宝。

近日,在北京爱琴海购物中心看到一款“云充电吧”共享充电装置。根据提示,首先扫描了“云充电吧”的微信服务账号,打开账号的“借充电宝”按钮,再次扫描二维码,支付了100元押金,设备弹出一个充电宝,可以带走使用。

注意到,收费规则印在设备上:“借来的收费宝第一小时免费,第一小时后按1元/小时(不超过10元/天)收费”,完成后,点击微信公众号上的“附近网”,找到了最近的租赁设备,并将收费宝放在租赁设备的导入区,然后将充电宝放在打开的舱门内,待租金结算后,押金自动返回微信官方账号。

在西直门凯德马尔商场,可以看到另一家共享收费宝牌“呼叫吧”租赁设备。根据设备提示,下载了“呼叫吧”的应用程序,并借了一个电源,发现从设备本身和租赁流程来看,与“云充电吧”是一样的。稍有不同的是,“呼叫吧”提供的业务是购买收费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手机充电端口的型号购买不同的充电线路。

消费者担心信息泄露

目前,已有十余家初创企业进入了共享充电宝领域。从3月底到4月上旬,腾讯、鼎晖资本、金沙江创投等20多家资本巨头进入该局,为共享充电宝领域带来约3亿元资金。自2017年3月底以来,小功率技术、电话技术、高功率等相关企业相继宣布获得亿元级融资,行业发展势头不亚于共享单车。

消费者对共享电网的服务仍有一些担忧。消费者陆小姐告诉我们,她认为使用共享充电宝会比较方便,但也带来了一些麻烦。”适用于手机电量不足、办事急迫时使用。如果不是很急的话,我会找一个像麦当劳、肯德基或星巴克这样的地方,喝一杯饮料,找一个充电的地方。现在的手机一般都有快速充电功能,半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就能充电50%的电量。如果我使用共享充电宝,我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在我使用共享充电宝后,我可以返回它。现在这些充电宝的借出和还回网点不太普及,使用起来很麻烦。如果一两天内还回来,光是租费就足够买一个新的充电电池了。

消费者陈先生更担心的是信息安全。他告诉我们:“事实上,付费收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年前,一些商场和车站都有付费手机充电站。一台设备上有很多充电线路,消费者可以花钱充电,但后来被媒体曝光。不法分子利用这种充电装置窃取消费者手机上的信息。在使用共享电源组充电时,您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吗?”

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我们谁中招了


据我们搜索,2014年5月,《广州日报》报道,一位网友“王小戴”在微博上称,他无意中打碎了充电宝,并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配件。他上网查看后发现,这是一个失窃的位置监控设备,包括GPS定位模块和无线电通话模块。2014年12月,中央电视台报道称,一家经过特别修改的充电宝可以在为手机充电的同时读取照片、视频、短信等重要隐私信息。如果手机中有文档,它们将一起复制。这种充电宝的出现与普通的充电宝没有太大的区别。

建议的预防措施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o2o生活服务部助理分析师陈立堂认为,如果想通过共享充电宝来窃取手机信息,最有可能的办法是在里面安装一个特殊的芯片。目前,手机的电源端口和数据传输端口是集成的,电源线往往具有数据传输线的功能。当充电宝连接线与手机连接时,内置芯片可以通过电源线将木马植入手机,然后通过木马窃取手机中的信息。

陈国强说:“一般来说,共享电网的企业不会主动安装设备窃取向消费者提供的共享电网手机信息,这对企业来说风险太大。”。但在三种模式下,除了“小功率”这样的固定模式

类型,其他两种模式的共享充电宝是相对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带走它们。有一个隐患,就是不法分子可能会先借用充电宝,然后将其拆除,在其中安装专用芯片,然后将其退回,等待下一个消费者借用充电宝,当它开始使用时,就可以将其植入木马程序中。”

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我们谁中招了

对于共享充电宝的消费者和企业来说,如果因为共享充电宝而窃取个人信息,将面临很大的麻烦。知名IT和知识产权律师赵展告诉我们,如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被盗,他们的权益将很难得到保障。”首先,消费者需要证明信息泄露是使用共享充电宝造成的,手机中的木马病毒是从共享充电宝传播的,这很难证明,”赵说。其次,消费者需要证明信息披露给自己造成了具体损失。”

共享充电宝企业能否以“共享充电宝木马被不法分子借用植入”为由推卸责任?赵占子认为,企业还必须证明充电宝是他人改装的,并对其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这也是很难证明的。

陈丽堂认为,共享充电宝应该有特殊的设计要求,比如共享自行车。比如,应采用全封闭的防拆设计,避免被不法分子打开改装,或者一旦打开,借充电宝的消费者就可以找到,从而避免使用。”目前,虽然共享收费宝的融资仍在持续,但对这一单一服务的未来发展并没有乐观的评价。”。随着信息价值的日益重要和消费者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如果风险处理不当,将对其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