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中國的烹飪,極富哲學味道

治大國如烹小鮮”——《道德經》裡的這句話如此精闢和接地氣,很難在其他文明裡找到這樣用烹飪來類比的哲學。伊尹也曾用“五味調和”給商湯講授治國理政的道理,並被譽為“中華廚祖”。

可見中國古人對烹飪有著非同一般的認識,中庸思想深刻體現在其中。

  1. 火候和調味都要適中,不能過多也不能也少。做人做事也一樣如此,不能過於偏激,要留有餘地。
  2. 辦大事,要注重方向和路線,不能過分拘泥於細節。就像做菜一樣,中國人很少會把份量、火候、調料精確到單位,講究的就是一個“
    模糊控制”。而這種模糊,就是充分考慮到個體的差異性,給出自由調節的空間。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如果問北方人“哪裡的餃子和炸醬麵最好吃?”,基本都會回答“家裡的”

中國菜譜裡最讓新手頭疼的,就是“少許”、“若干”、“適量”這些字眼,完全沒辦法“精細操作”。所以中國人最喜歡吃的菜餚,最終還是“家常菜”——只有自家的掌勺人,才最瞭解什麼是真正的“適量”。

而賈老的《齊民要術》,就記載了南北朝時期的家常菜,讓我們可以感受當時尋常百姓人家的家宴風味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簡簡單單的蕎麥麵,冷熱的口味千差萬別

不帶煙火氣的美味——精緻的冷菜

加熱制熟食物,這是人類進化中的一大步跨越,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食物都要趁熱吃。把食材加熱制熟之後,還可以進一步進行加工,得到風味獨特的冷菜。比如簡單的蕎麥麵,在煮熟之後,既可以搭配熱乎乎的麵湯,也可以用冰塊冰鎮後做成爽口的涼麵

東亞人都很喜歡冷菜——中國的海蜇絲、拍黃瓜、老醋花生,日本的芥末章魚,韓國的辣白菜——都是開胃下酒的最好伴侶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東亞人喜愛的各式涼菜

而在《齊民要術》中雖然沒有單獨分出冷菜的章節,卻仍有很多不加熱的肉脯、肉凍等等,在現代美食中還能看到不少影子。

  • 肉脯——牙好,吃嘛嘛香

如今豬肉脯、牛肉乾這些開袋即食的肉製品深受喜愛,嚼著香、飽的快。《齊民要術》中也記載了類似的肉脯,只不過當時的肉脯有很大不同,很多是用生肉經過醃製後直接食用不需要烤、燻這些制熟工藝。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豬肉脯vs牛肉乾

書中所有的肉脯,都需要用一缸精心調製的鹹湯來調味。先把牛羊骨敲碎熬成濃湯,去掉浮沫後加入豆豉再煮,直到顏色和味道差不多了就停止加熱。再經過濾、冷卻後,鹹湯就做好了。

接著需要準備一些輔料,把蔥白切成蔥花,花椒、生薑、橘皮搗成末。主料可以是牛肉、豬肉、羊肉、鹿肉、樟子肉等等,切成薄片或者肉條裹上輔料揉好之後放到鹹湯裡浸泡。不同的肉、不同的月份需要的浸泡時間不同,泡好的肉脯拿出來在陰涼地風乾幾天就可以吃了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難以想象的脆脯

還有一些特殊的肉脯,工藝不同、味道也別具特色。例如“脆脯法”,是在臘月裡把鹿肉或者樟子肉切成手掌薄厚的肉片,不做任何調味直接陰乾,據說“脆如凌雪”,聽起來很像是肉做的“旺旺雪餅”。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各類肉凍食物

  • 晶瑩剔透、脂香四溢——重煥新生的“下腳料”

豬頭、豬蹄、豬皮,這些“邊角料”往往被外國人嫌棄,但其實它們富含膠原蛋白,不僅味道好,還有美白養顏、延緩衰老的功效。

中國人利用烹飪手法,巧妙地將它們改頭換面,變成一看就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比如水晶餚肉、肉皮凍,切成晶瑩剔透的薄片,只需一點陳年香醋和蒜蓉,就是絕佳的下酒菜。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豬頭肉與豬蹄凍

古人很早就開始食用膠原蛋白,《齊民要術》中稱之為“䐑”。其中最誘人的要屬一款名為“苞䐑”的肉凍,使用牛頭、鹿頭和豬蹄為主料,做工複雜精細。

第一步:需要把牛頭、鹿頭、豬蹄煮熟後,把肉剝離下來切成塊,再與熟的雞鴨蛋、姜、花椒、橘皮和鹽在一起蒸到爛熟

第二步:把爛熟的肉用茅草包好,反覆拍打、壓平做成肉塊

第三步:如果是在冬天,做好的肉塊只需要放在室外等待肉凍凝結;如果是夏天,就把

肉塊懸在水井裡。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魚凍

其實膠原蛋白煮熟冷卻後,自然會形成果凍狀,不少地方都有把紅燒魚過夜製成“魚凍”的習慣。但是這種肉凍還不夠緊緻,只能用勺子吃。而雞蛋白中會在高溫下變性凝固,把碎肉塊黏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做出味道、口感俱佳的肉凍來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眼花繚亂的各式海水、淡水魚生

  • 膾不厭細——需要謹慎食用的淡水魚生

說起生魚片,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日料,而實際上它有一個古老的中國名稱——膾。孔夫子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就是拿生魚片舉例。

《齊民要術》中雖然沒有專門介紹生魚片,卻著重推薦了搭配生魚片的醬料——八和齏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現代淡水魚生的豐富調料

八和齏需要用到八樣原料:生蒜、生薑、橘皮、白梅、熟板栗、粳米飯、鹽、醋。加工時需要把前六種原料依次放進搗蒜的臼裡,用杵頭搗碎,最後加上鹽和醋攪拌。成品的八和齏,搭配鮮嫩的鯉魚膾,據說是完全可以饞哭隔壁家的小孩。

而細細看來,八和齏和生魚片的組合,與現在國內僅存的少數淡水魚生十分相似。從元、明兩代開始,生魚片逐漸退出大多數中國人的食譜。如今只有廣東的順德、潮汕以及廣西桂林等地,還能嚐到淡水魚生。他們把鯉魚、鯽魚切得薄薄的,搭配蒜、姜、辣椒、蔥、花生等等調出的蘸料,很像是八和齏的演化。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華佗與陳登

只是這種美味有很大的健康風險,三國時期著名的陳登就特別愛吃淡水魚生,卻因此感染寄生蟲。華佗曾經救了他一次,卻沒能在陳登第二次發病時及時救治。所以淡水魚生固然美味,食用還需謹慎——細膾味鮮美,生命價更高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一代奸相蔡京,非常喜歡黃雀鮓

  • 鮓——粉蒸肉的前身

在霄林天的老家安徽粉蒸肉被叫作“鮓肉”。我曾經十分困惑,根本不知道這個zhǎ字怎麼寫,更不知道它從何而來。後來看到宋朝的蔡京喜食黃雀鮓,甚至堆了滿滿三個屋子,我就更加困惑。因為這種“鮓”明顯是需要長時間醃製的食品跟蒸熟現吃的粉蒸肉哪裡捱得上邊

直到看了《齊民要術》,我才真正解開了這個疑惑,粉蒸肉只是採用了“鮓”中用米粉裹肉的方法,具體烹調方式已經完全顛覆。但是至今四川、湖北、安徽等地仍有不少人把粉蒸肉稱作“鮓肉”,可見“鮓”應當是極致的美味,經歷千年仍讓人無法徹底忘懷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湖南祁陽的魚鮓,仍然保留了古代的做法

鮓最早是使用魚類,而且是用那些大塊、皮厚肉硬的部分,鮮嫩的魚塊都拿去做魚生了。做鮓的關鍵在於準備包裹肉塊的米粉,《齊民要術》中的米粉主要由粳米、酒、茱萸、橘皮製成。需要把粳米煮成比較硬的米飯,再加入酒、茱萸和橘皮攪拌成粘稠的米粉,包裹住切好的魚塊,釀製幾天就可以食用。

這些配料中米飯提供了澱粉,酒則提供了乳酸菌茱萸和橘皮則增加香味。米飯經過乳酸菌發酵產生大量乳酸,肉塊被乳酸浸透逐漸變成可口的酸味,所以書中記述有“白漿出,味酸,便熟。”。據說這種酸酸的鮓肉非常適合下酒,深得古代食客喜愛。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上海人愛吃的各色糟貨

  • 糟滷——酒糟的妙用

糟貨自古就是江南人的最愛,《紅樓夢》裡一道“糟鵝掌鴨信”曾讓賈寶玉念念不忘。當今“糟貨”對於上海人更是不可缺少的美味,每到夏天糟帶魚、糟毛豆都供不應求。

不過以酒糟入菜並非南方獨有,經典的“糟溜魚片”就源自於魯菜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多個菜系中都有糟溜魚片

而魯菜對酒糟的應用,在《齊民要術》就可以看到痕跡,其中記載了“糟肉”的做法。糟肉的的做法和糟滷十分類似,原料不再是生肉,而是事先烤熟的牛腿肉,書中稱其為“棒炙”。只需要把烤肉放入酒糟、水、鹽調製成的糟滷汁水中,放在陰涼地浸泡即可,隨吃隨取,夏天也可以保存十天時間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各式各樣的酸菜、鹹菜、泡菜

  • 菹菜——清新爽口的泡菜醬瓜

菹菜是一種古老的蔬菜加工工藝周朝就已經出現。主要是利用乳酸菌發酵,把蔬菜中的糖分解成乳酸,產生獨特的風味。現如今我們吃的四川泡菜、涪陵榨菜、酸菜,以及各式鹹菜、醬瓜,甚至韓國的辣白菜和各式泡菜,都源自於菹菜。

《齊民要術》中大量的蔬菜,都是採用了“菹”的方法,因為它既可以用酸味開胃,也可以延長蔬菜的保存期限。北方的寒冷時間較長,一年中有很多時間吃不上新鮮蔬菜,菹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久而久之,北方人對菹的喜愛就越來越深,

即使一年四季蔬菜不斷,人們仍然喜歡常年製作鹹菜、酸菜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齊民要術》中記載的部分“菹菜”配方

而賈老整理的菹菜配方,可謂是南北雜燴,囊括了當時人們愛吃的各類綠葉菜、根莖菜、瓜類以及竹筍、紫菜、木耳等等。其中的葵菜、蒲菜、越瓜現在已經很少食用,但是

菘、蕪菁、木耳、冬瓜、蕨菜、竹筍、紫菜這些仍然被人廣泛食用。 不過其中也有不少菹菜,並不需要長時間的乳酸發酵, 只是簡單地加入酸味調料

鹹菹的做法和酸菜、榨菜、泡菜非常類似,食材也基本同源。而原汁原味的“紫菜菹”在閩南菜還能看到,只是會再加上一點蝦皮和芝麻增強風味。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涼拌魚腥草的味道十分霸道

當然最讓霄林天驚奇的,是其中的“蕺菜菹”——也就是涼拌魚腥草,萬萬沒想到賈老連這種強烈的風味都能駕馭,不愧是北魏美食大咖。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火焰和油脂的組合——烤肉

炙——簡單粗暴的肉食盛宴

炙烤——

最基本、最原始的烹飪方式,是人類開始使用火的標誌。每一個文明都有炙烤的菜餚,但是若論花樣和工藝,還是中國的最為精彩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賈老就為我們總結出了全面的燒烤技巧,他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20餘種烤炙肉、魚、貝類的方法。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齊民要術》中的燒烤菜單

而且其中的“炙法”並非單純是指用明火直接炙烤食材,還有一些間接的炙烤菜餚。霄林天在上圖列舉了其中七種炙烤方法,既有在當今能尋到蹤跡的也有難以復現的美味,這些炙烤的美味主要有兩大特點。

  • 其一,食材和配料十分豐富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南北朝時期已經可以有這樣的燒烤盛宴

賈老是個不挑食的人,加上他的故鄉山東青州物產豐富,炙烤法所用的食材中禽、畜、魚類一應俱全。很難想象,像烤乳豬、烤牛腿和烤生蠔這些當今的美味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由於肉類食材在中國古代的稀缺性,各種動物內臟都被充分地探索出美味的價值,在炙烤法中就有現在都難以找到的“肝炙”和“牛胘炙”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棒炙是比較直接乾脆的烤炙菜餚

  • 其二,過程十分精細巧妙

雖然也有“棒炙”這樣即烤即食的快速烹調,但大多數“炙法”還是有精細反覆的處理過程

大部分都需要對食材進行預調味,例如其中的“腩炙法”,與日式烤肉中的”壺漬”極為類似,需要在烤之前把肉用調味料快速醃漬,如此烤炙後可以不用醬料直接食用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日式烤肉中的“壺漬”,在烤之前進行預調味

調味的方式也十分豐富和考究,即使是最簡單的醃漬,也需要用到蔥白、生薑、鹽、豉汁這些調料,其他複雜的做法還會用到橘皮、花椒、紫蘇、醬瓜、魚醬、芹菜、茱萸等等各式調料。

烹飪的過程更是複雜且富有創意,很多“炙法”在烤炙的過程中,需要在食材上均勻塗抹酒、油或者雞蛋清、雞蛋黃,塗抹不同的蘸料給菜餚增添了豐富多彩的色香味體驗。而像“肝炙”等把食材切成細小條狀的炙法,則巧妙的利用羊板油將這些細碎的食材包裹起來烤炙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宋代美食中著名的蟹釀橙

“炙法”中最複雜的要屬“釀炙白魚”,這是一道用白魚和肥仔鴨炮製的精緻菜餚。所謂“”,指的是在一個空殼中裝入碎肉後進行烹調的方式,曾經勾起無數人饞蟲的宋朝美食“蟹釀橙”就是一道經典的“釀”菜。而“釀炙白魚”則是以白魚為空殼,把碎鴨肉塞進魚中,以烤魚的方式慢火烤到半熟,再刷上用醋和魚醬調和的豉汁。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煮制的各種菜餚

煮——醇厚的食物本味

煮也是非常古老的烹飪方式,伴隨著最早的炊具一起誕生的。一個簡陋的陶罐和一簇篝火,人們就能吃上熱乎乎的湯湯水水,而且味道溫和、營養豐富

時至今日,煮已經演變出了燉、熬、燒、汆等等不同的做法,它們在《齊民要術》中都已經出現了雛形。

  • 羹臛——濃稠可口的上湯菜餚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齊民要術》中的部分羹和臛

煮聽起來十分簡單,不過就是在鍋裡盛上水,放進食材煮熟。但是真正操作起來,還需要控制火候和五味調和,所以才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哲理。

《齊民要術》中記載最多的煮制菜餚,就是“羹和臛”——通常認為羹是肉、菜的混合物,而臛是純粹用肉。羹和臛的原料非常豐富,有豬肉、羊肉、雞肉這些常規的家禽家畜,也有老鱉、魚肉這些水產,甚至還有筍和蓴菜這些來自南方的食材。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鱸魚蓴菜羹

而羹臛的製作工藝也比較複雜,不同食材還需要分開處理。古人為了確保最後得到的羹臛,不被各種雜質和異味影響味道,已經知道把肉類焯水去血沫、把蔬菜焯水去澀味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西紅柿牛腩與酸菜白肉

  • 菹肉——“酸菜燉白肉”和“西紅柿燉牛腩”的鼻祖

酸菜燉白肉和西紅柿燉牛腩,是兩道非常神奇的家常菜,明明用了肥膩的五花肉和牛腩吃起來卻一點不膩人,讓人食指大動。而它們其實都源自於一種古老的煮制菜餚——菹肉,也就是用酸味的菹菜來搭配肥肉。

《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一些菹肉,都是先煮後加酸味調料的做法

比如白菹法,有點類似於白斬雞,把雞、鴨、鵝煮熟去骨,拆下來的肉切塊裝盤,再加上紫菜。之前煮肉剩下的肉湯,加上鹽、醋調和,澆到肉塊上就成了。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烤蠶蛹在北方很多地區十分受歡迎

讓人驚奇的是其中出現了一道“蟬脯菹法”,是把蟬蛹做成的肉乾烤熟、撕碎後,加醋食用。可見山東的古人很早就食用蟬蛹了,這也是現在東北地區愛吃蟬蛹的根源。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蒸制的炊具——甑

蒸——熱氣騰騰,清爽通透

蒸基本上屬於東方人的專屬,早在6000年前的長江流域就出現了用來蒸食的甑,實現了人類史上最早的水蒸氣應用

一直到今天,亞洲文明仍然對蒸菜情有獨鍾,不僅蒸制各色麵食,還有清蒸鱸魚、粉蒸雞、茶碗蒸等等蒸制菜餚。從古至今,蒸菜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我想主要有四點原因: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均安蒸豬

1、蒸對食材的形狀要求較低,即使是整隻豬,只要攤平開來,水蒸氣也可以均勻地讓食材熟透,降低了對刀功和刀具的要求。

2、蒸對烹飪器皿的要求很低,食材不需要與加熱器皿(鍋)發生直接接觸。即使鍋在加熱的過程中發生變色、產生渣滓,那也只會影響鍋裡的水,影響不到靠水蒸氣加熱的食材。所以作蒸的鍋子只需要保證傳熱效率高就好,對於冶金還不發達的時期,簡單的金屬鍋就可以發揮比陶器更好的蒸制效果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荷葉雞

3、還可以用竹製蒸籠,再用荷葉包裹食材,讓蒸菜增加更多風味

4、蒸菜用油少、不接觸明火,不僅原汁原味,還非常符合現代飲食的健康理念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齊民要術》中的部分蒸菜

《齊民要術》中的蒸菜種類繁多,比較多見的手法,是裹上米飯做成的糝,這和現代的粉蒸肉、糯米八寶鴨十分相似。只是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雞所用的,是碾碎之後調味的米粉;而糯米八寶鴨雖然用的是完整的糯米飯,卻會加上火腿、青豆等等更豐富的配料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香甜軟糯的“桂花糯米藕”

唯一的甜口蒸菜——“蒸藕”,很像是現在“桂花糯米藕”的鼻祖。只不過桂花糯米藕在藕孔裡塞進了糯米,用桂花蜜調味,而且往往還會冷藏食用。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爆炒是中國廚師的拿手好戲

炒——中國烹飪的最高境界

炒是如今中國最常見的烹飪,卻也是歷史上最晚出現的烹飪,因為它對炊具的傳熱、造型有較高的要求

炒菜需要在短時間內把高溫傳到到食材,所以只能使用金屬炊具。而且由於烹製時間短、熱量高,必須快速翻炒食材,通常鍋具的底部都呈圓球形,這就對冶煉工藝有更高的要求。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手工打造鐵鍋

因此《齊民要術》中,並沒有專門介紹炒菜,只能看到兩道類似炒菜的菜餚。這兩道菜都是用鴨肉製作,分別是“勒鴨消”和“鴨煎法”。之所以使用鴨肉,可能是它的脂肪含量比雞肉高。

勒鴨消法中的“消”字,就是當今的“臊”字,也就是類似肉臊類的碎肉丁。具體的做法,是把鴨肉切成碎塊,先炒到變色。再加上姜、橘皮、花椒、胡芹、小蒜和黍米一起炒,用鹽和豉汁調味,炒到顏色發黑就成了。而鴨煎法則是把鴨肉剁成肉糜,加上蔥白和鹽、豉汁一起炒熟,撒上薑末和花椒粉就可以吃了。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舌尖上的中國

總結

飲食文化的進步,意味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為了獲取更多的食物、吃到更鮮美的味道,想辦法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發明更多的調味品,冶煉更好用的炊具——農業、化工、冶金,都會得到飛躍和提升。

而賈老的《齊民要術》,完整記錄了古代中國人為食物所做的各種努力和創造,給後代留下非常龐大的“菜譜”,更有花樣百出的烹飪方式。

南北朝飲食指南(下篇)——《齊民要術》美食大賞:冷饌熱餚

《齊民要術》中的飲食文化,在東亞飲食文化中影響深遠

從食材、處理工藝等各方面足以看出,《齊民要術》所記錄的烹飪知識,是民族大融合的產物,涵蓋了當今中國的大部分地方菜系。甚至連日料、韓料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所以毫不誇張地說,賈老所記錄和見證的,是整個東亞飲食文化的重要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