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掘出戰國墓葬,出土多種器物,一小壺揭示史書看不見的一幕

河南輝縣發掘出大批戰國時期的墓葬;很幸運,這些古墓被盜的情況不是很嚴重;出土了許多珍貴文物;專家對它們研究分析,瞭解到更多戰國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其中有一件高足小壺,揭示出史書上看不見的一幕;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河南發掘出戰國墓葬,出土多種器物,一小壺揭示史書看不見的一幕

1950年至195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豫北地區——河南輝縣境內進行了分區發掘,發現了大量的戰國時期墓葬,包括安陽黃張遺址戰國墓、安陽張河固墓區、琉璃閣墓地、山彪鎮墓地、褚丘墓地以及趙固墓地等,這些墓葬中留下了很多當時人們生活的印記。

河南發掘出戰國墓葬,出土多種器物,一小壺揭示史書看不見的一幕

這些墓葬中墓主大多數是仰身直肢葬,少數是側身直肢葬,表示屈從的意思,是男性墓主的妻子;這一時間以男女同穴合葬居多,並穴合葬較少;同穴合葬顧名思義是夫妻葬在同一座墓中;而並穴合葬的意思是,夫妻墓葬之間還隔有一堵牆,或者共用同一個耳室;並穴墓葬在建造上要多費一些工序;這大概和戰國時期顛沛流離、社會動盪的生活狀態有關;人們在喪葬方面沒有太多精力去建造墓穴。

河南發掘出戰國墓葬,出土多種器物,一小壺揭示史書看不見的一幕

墓葬中出土的隨葬品,主要包括鼎、豆、壺、盤、匝、扁、碗、鑑、暈、鳥柱盤、筒形器、罐、盔形器、釜、缽等20餘類;都是戰國時期中原地區人們,生活中常用的器皿;其中"匝"是一種盛水容器,平面呈圓角近方形,圓底,柄的末端有一鳥形裝飾,鳥嘴內銜一圓環,方便掛置,類似於現在的瓢的用法;"豆"指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出土的豆分為有蓋和無蓋兩種;"鑑"戰國時期的一種禮器;平底,上腹部外側有圓形的耳,折沿,口沿較窄,方唇,腹較深。

在這些出土文物中,有一種容器在多處墓葬中出現,特別引起專家們的重視,就是"高足小壺"。

河南發掘出戰國墓葬,出土多種器物,一小壺揭示史書看不見的一幕

壺,是戰國墓中常見的隨葬品之一,出土數量較多,都有蓋,仿銅壺的形制;根據底部形制的差別可以分為平底、圈足型;小壺和壺形制一樣,只是體積比較小;而高足壺高足壺形制接近壺,但是器形較小,都有菌形蓋,鼓腹或微下垂,頸微束,下有中空喇叭形圈足,或實心的喇叭形皿座。

河南發掘出戰國墓葬,出土多種器物,一小壺揭示史書看不見的一幕

安陽黃張遺址戰國墓區出土了不少高足小壺,另外,在褚丘和趙固墓區也都有發現;經斷代,這些遺存屬於戰國中期後段;然而在後來的考古過程中,這種"高足小壺"也多次出現在河北邯鄲、邢臺等地區的戰國墓地裡;出土數量較多,型式也較多樣,但這種高足小壺在其他地區的墓葬中卻鮮有發現;這說明其屬於戰國時期河北河南一帶的文化;另外,豫北和邯鄲、邢臺地區的墓葬表現出了相當程度的相似性,又存在各自的特點;這說明了戰國時期,兩地文化交流甚多。

河南發掘出戰國墓葬,出土多種器物,一小壺揭示史書看不見的一幕

專家進一步解釋道,豫北地區屬於魏國邊界;與趙國的邯鄲地區相距不遠,這一地區的疆域變化頻繁,時而屬於魏國時而又歸於趙國;比如戰國時期趙國的南部邊城"中牟邑";據《水經·渠水注》記載,"自魏徙大梁,趙以中牟易魏……"可見,戰國晚期時中牟邑又屬於屬魏。

通過考古研究,專家還看到了史書上不曾記載的一幕:在豫北地區許多墓葬中,都發現有與趙國墓葬中相似的器形;這說明豫北靠近邯鄲的安陽地區,雖屬漳河南岸;在地域上可能多數時間屬於魏地;但其文化因素上看,卻受趙文化的影響更為深厚些。

【參考資料:《史記》《水經·渠水注》《輝縣考古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