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邱雨蔚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展覽: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9展廳

時間:2020年10月17日—2021年1月17日

“中國文明起源問題找到新線索,遼西發現五千年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群址。考古學界推斷,這一重大發現不僅把中華古史的研究從黃河流域擴展到燕山以北的西遼河流域,而且將中華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1986年7月25日,這則《光明日報》頭版刊登的新聞揭示著中華古史文化取得又一巨大進展的開端,此次考古發現給中華文明寶庫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使華夏大地上的中華兒女為之歡欣雀躍。

34年後,今天的我們有幸再歷當年那份源自內心的震顫:經過緊張的籌備,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遼寧省文物局)和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承辦的“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於2020年10月17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將歷時三個月,於2021年1月17日閉幕。這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的要求,以“加強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傳播”為宗旨的歷史博物展覽。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開幕式現場

·展覽概況

紅山文化是距今約6500—5000年前中國東北地區西遼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是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在中華五千年文明中佔據著獨特的地位。紅山文化最早發現於20世紀初。1955年,考古學家尹達在《中國新石器時代》一書中首次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名稱。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遼寧阜新胡頭溝墓地、喀左東山嘴建築群址、朝陽牛河梁遺址、凌源田家溝墓地群、朝陽半拉山墓地等重要紅山文化遺址的相繼發現和發掘,大大推進了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進程。其中,最為著名的朝陽牛河梁遺址是迄今所知規模最大的紅山文化祭祀遺址及墓葬群,於其中發現了具有禮制雛形的“壇廟冢”祭祀建築群和獨具特色的玉器、陶器,這些豐富而確鑿的考古資料證明,早在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國階段,它們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有力物證。“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共展出文物160餘件,較為全面地展現了紅山文化的基本脈絡和獨特內涵,揭示了其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等嘉賓在展覽現場


展覽序章

展覽的序廳部分,介紹了紅山文化重要遺址和牛河梁遺址主要遺蹟的分佈情況,以及在牛河梁遺址發現的紅山文化代表性的3件玉器——玉玦形龍、玉斜口筒形器和玉勾雲形器,引發觀眾對紅山文化的興趣與思考。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玦形龍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斜口桶形器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鉤雲形器


一、禮重在祭

展覽的第一單元名為“禮重在祭”, 分為“築壇設祭”、“女神廟堂”、“彩陶祭器”和“雕塑人神”四個部分,主要介紹紅山文化祭祀遺址和出土文物。紅山文化發現有多處祭祀遺址,或僅由祭壇組成,或與墓地共存,其中牛河梁遺址內同時建有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冢墓群,是最高等級的祭祀遺址。在這些遺址中出土了人物、動物塑像等與原始宗教崇拜有關的遺物,是紅山先民自然崇拜、神靈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反映,對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在紅山文化的東山嘴、牛河梁、草帽山和半拉山遺址都發現了祭壇遺蹟,牛河梁和半拉山還有廟的遺蹟。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三號冢的祭壇為圜丘式,位於遺址南部,女神廟位於北部。這種圜丘式祭壇以及“北廟南壇”的佈局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女神廟發現於牛河梁遺址第一地點,為半地穴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分為北面多室和南面單室兩部分。出土遺物以女性塑像為主,附以動物塑像和陶質祭器,說明這裡可能是紅山先民祭祀先祖的場所。紅山文化最為著名的女神頭像就發現在這裡。此次展覽中有多件女神廟出土的泥塑人像殘件,其中耳朵殘塊大小約為真人耳朵尺寸的2倍,人手殘件與真人手掌大小相當。同時展出的還有女神廟內發現的動物塑像殘件,主要有禽類和獸類,禽類殘件具有鷹的特徵,獸類殘件具有熊的特徵。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泥塑人像耳朵殘塊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長12.2、寬6.4、厚4.6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一地點女神廟北多室出土(N1J1B:16)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殘塊為草拌泥質,捏塑而成。大小約為真人耳朵尺寸的2倍,整體輪廓和耳輪等細部及背面都較為粗糙,正背面均可見捏塑痕跡。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泥塑鷹爪(2件)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分別長14.5、13.5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一地點女神廟北多室出土(N1J1B:9-1)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殘件泥質,捏塑而成,為鷹的兩爪。各存一側的二趾,趾併攏彎曲,每趾有三節,關節突出,趾尖銳利。


紅山文化祭祀用陶器主要為泥質紅陶,且多有彩繪裝飾。這些彩陶祭器明顯受到中原地區仰韶文化彩陶工藝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又保持了遼西地區更早文化的傳統。將源自鄰近區域文化因素的彩陶器使用於精神領域,反映出紅山先民對外來文化的高度吸納與充分融合。展覽中展出了多件陶筒形器,這是紅山文化特有的祭祀用陶器,而非生活用器,它們都中空無底、上下貫通,器表多裝飾有紋飾或彩繪圖案。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彩陶蓋甕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通高49.2、腹徑42.4、口徑13.2釐米,蓋高7.2、徑18.9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四號冢6號墓出土(N2Z4M6:1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此甕為泥質紅陶。斂口,圓唇,領較短,圓肩,大圓鼓腹,小平底。下腹側附豎橋狀雙耳。器表通體裝飾紅陶衣,從肩部至下腹部繪製四道勾連渦紋寬帶黑彩。器蓋似倒置的缽碗,圜頂,正頂部嵌有一橋狀小紐,繪有四道黑彩,為平行線間斜寬帶紋。

紅山文化已發現30餘件人像雕塑,既有泥塑和陶塑,也有石雕和玉雕,形體大小不等,寫實性均較強。它們是紅山先民祭拜的對象,可能是崇拜的祖先、神或與神溝通的巫者形象。展覽中一件小型陶塑女性立像通體壓磨光滑,左腳極為寫實地塑出一隻半高筒靴,反映了紅山先民的生活風貌。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石雕人頭像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長24、寬9、高33釐米

半拉山墓地出土(M41:1)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此頭像為黃褐色砂岩質,表面風化,有一層土沁。採用圓雕手法,面部輪廓清晰,風格寫實。顴骨突出,柳葉形眼,鼻呈三角形,嘴角及下頜雕刻鬍鬚數道,耳部為半圓形。頭頂有冠帶飾,垂向腦後。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小型陶塑女性立像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殘高9.6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五地點上層積石冢二號冢出土(N5SCZ2:4)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人像為泥質紅陶,女性形象。頭部與右腿缺失,雙乳凸起,雙臂收攏貼於腹前,腹部微隆,背部向內凹,兩側有弧形線條。人像通體壓磨光滑,左足塑出一半高靴形,主體部分未見著有服飾。靴子與左腳的形象極為寫實,反映了紅山先民的生活風貌。


二、唯玉為葬

展覽的第二單元名為“唯玉為葬”,分為“積石為冢”、“治玉成器”、“美石琳琅”、“雕刻琢磨”和“靈韻亙古”五個部分,主要展示紅山文化的積石冢墓以及隨葬玉器的形制、材質、工藝和紋飾。紅山文化墓葬為積石冢形制,表現出等級分明、形制規範和內涵豐富的特徵,是中國墓葬史上具有標誌性的實例。積石冢墓隨葬品多為玉器,極少見石器和陶器。這種以玉為葬的習俗,與王國維先生闡釋“禮”(禮)字初意為“以玉事神”極為吻合。


紅山文化的積石冢墓有單冢、雙冢和多冢之分,自成單元,設有中心大墓。冢以石牆為界,由外向內層層高起,形成臺階,封土積石。中心大墓一崗一座,置於崗頂中央,是“一人獨尊”觀念的體現,也是紅山文化積石冢墓最重要的特點。展覽中不僅介紹了田家溝墓地、半拉山墓地以及牛河梁遺址積石冢墓的情況,還特別復原了牛河梁遺址第五地點一號冢中心大墓。這座大墓的主人可能是掌握神權的巫者,隨葬玉器7件:頭部兩側各放置一玉璧,右胸側置一勾雲形器、一玉箍,右腕套一玉鐲,雙手各握一龜。展覽中還有積石冢墓建築過程的動畫展示,讓觀眾更為直觀地瞭解墓葬的修建過程。

紅山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時代玉禮器的典型代表,種類繁多、造型豐富,可分為20餘種。其中以環、璧、斜口筒形器、勾雲形器,以及抽象與象生的動物形器數量最多。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人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高18.5、頭寬4.42、最厚2.34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4號墓出土(N16M4:4)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為黃綠色透閃石籽料,背面有大面積深淺不一的鐵鏽紅瑕斑,在左側頭頂局部留有略呈圓形的玉皮,玉質細密堅硬。玉人為整身形象,立姿。形體為圓角的三面體,有正面、背面之分,背面光素無紋飾。人體正面半圓雕,頭部方圓,雙眼半合,嘴巴半張,額間凹陷,表情呈痴迷狀態;雙臂曲肘,雙手立於胸前;雙腿並足而立,呈站立祈禱狀;臍下部位凸鼓,應為巫師作法時的形象。頸的兩側及後面對鑽有三通孔,可穿繩系掛。出土在墓主左側盆骨外側,背面朝上。


玉龍是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主要有兩種形制:一種軀體呈C形,頭部似鹿,附長脊;另一種軀體呈玦形,頭部似豬或熊。此次展覽共展示紅山文化出土玉龍8件。最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碧玉C形龍也出現在展廳中,它是已知紅山文化玉龍中體型最大的一件,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碧玉C形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

高26、通鬃長21釐米

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件為已知紅山文化玉龍中體型最大的一件,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整器由墨綠色岫巖玉雕琢而成,吻部前伸上揚,梭形細目,鬣鬃飄舉,卷尾有力,軀體捲曲若鉤。雖無角、無肢、無爪,卻極富動感。周身光潔,造型生動,雕琢精美。目前此類玉龍只見於紅山文化分佈北區的內蒙古赤峰地區,遼寧朝陽牛河梁地區尚未見到,可能與區域和文化間差別有關。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玦形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高10.3、寬7.8、厚3.3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4號墓出土(N2Z1M4:2)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此玉玦形龍為第一次正式發掘出土的玉雕龍。玉呈黃綠色,背部及底部有紅褐色斑塊,背部斑塊大,顏色尤重,且不夠光滑,可能是河磨玉的皮殼部分,近耳部有一道裂紋。龍體蜷曲,首尾缺口完全斷開,似玦形,體形扁圓而厚重。獸形首,短立耳較大,兩耳之間從額中到頭頂起短稜脊。圓眼微突,吻部前凸,有鼻孔,口略張開。前額與吻部刻有多道陰線:吻部五道,較深;鼻下二道,鼻上三道。中央大孔為兩側對鑽,孔緣經磨光。背上部鑽有單孔,孔緣不規則。通體精磨,光澤圓潤,出土於墓主上腹右側。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玦形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高15.6、寬10.7、厚4.2釐米

牛河梁遺址採集(標本5)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玉玦形龍為20世紀70年代在牛河梁遺址採集所得,是此類玉器中體形較大、形制規整,且唯一雕有牙齒的一件。整器呈雞骨白色,局部有黃色土沁。豬首龍體蜷曲如玦,首尾相連未斷,通體渾厚圓滑,造型粗獷。豬首形象逼真,肥耳,圓眼,闊嘴,吻部前突,口微張,露出獠牙。面部磨出有平凹變化的瓦溝紋,以陰刻線表現出眼圈和皺紋,刻畫線條極為勻稱流暢。中央為管鑽的大孔,背部有桯鑽的小孔,兩孔均為兩面鑽,可穿繩系掛。此類玉雕龍首形象,現在亦有學者認為是熊首。


紅山文化的璧形玉器形式多樣,從結構方面可明顯分為單體和連體兩種形式,具體形狀上又可分為圓形、方形、橢圓形、異形等造型。展覽中有各類璧形玉器30餘件,可以從中一窺其演變過程。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雙連璧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長9.10、寬5.60、厚0.4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1號墓出土(N16M1:2)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為綠色,有沁土和一道裂紋。器體扁薄,平面近等腰三角形,兩側邊各有一“V”形凹槽,呈雙璧相連之形。上璧小,呈三角形;下璧大,近圓形。內、外側邊緣磨薄似刃狀。出土於人骨下頜骨右側。


玉斜口筒形器過去多為傳世品,因用途不明一度被稱為“玉護臂”或“馬蹄形器”等。後來發現在墓葬中大多置於墓主頭骨下方,因而被認為是戴在頭上的法器。隨著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了與之形制高度相似的占卜工具,其功能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展覽中特別展示了凌家灘遺址相似文物的出土狀態圖,便於觀眾進行對比觀看。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斜口筒形器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高13.3、斜口端最寬8.3、平口端長徑5.9-6.8、壁厚0.5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25號墓出土(N2Z1M25:3)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此筒形器為青綠色玉,有黃褐色瑕斑。整體扁圓筒狀。一端作斜口,口大而外敞;一端作平口,開口較小。上下口沿的沿面均磨平或磨薄似刀刃。近平口口緣的長徑兩側,有由外向內單面鑽出的雙孔。內壁有掏取內芯時遺留的線切割痕。該器出土於墓主頸部,橫向放置,斜面朝下。玉斜口筒形器過去多為傳世品,因用途不明一度被稱為“玉護臂”或“馬蹄形器”等。


玉勾雲形器造型奇異,紋飾獨特,極具神秘感。主要有四角呈彎鉤狀的長方形,以及一個長邊雕琢似齒狀的長條形等形制。此次展出的一件深綠色玉勾雲形器為迄今所知紅山文化同類器物中體型最大的一件,它採用擬物與抽象相結合的手法,表現出極具張性的美,是紅山文化先民高超藝術水平與神靈崇拜相結合的產物。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勾雲形器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高9.4、寬28.6、最厚0.5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27號墓出土(N2Z1M27:2)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此器為迄今所知紅山文化同類器物中最大一件。玉為深綠色,有黃色瑕斑及開片。器體呈扁平長條形,有正、背面之分,兩面都有雕紋,正面雕紋較深。中心部位鏤空圖案似圓孔式雙眼和彎弧形雙眉,底邊雕刻成一排粗齒,齒表面隨器形及鏤空的紋路走勢琢磨相應的淺凹槽。近上沿中部有一穿,似鳥類的圓眼和似獸類的尖牙,說明該器物不是寫實性的玉器,而是通過想象和誇張,將幾類動物的特徵集於一身。採用擬物與抽象相結合的手法,以平面減地打磨的工藝,表現出了極具張性的美,是紅山文化先民高超的藝術水平與神靈崇拜相結合的產物。其表面琢磨的旋轉式淺凹槽,與玉勾雲形器的造型特點一致,因而也將這類造型的玉器歸類為勾雲形器。該器物出土時位於人骨頭部左側、左肩以上,豎置,背面朝上。有學者也據其勾連盤卷的外形和紋飾,而稱之為“玉雕玫瑰”,其用途可能與權杖一類器物有關。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勾雲形器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高11.4、寬22.5、厚1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2號墓出土(N16-79M2:1)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勾雲形器為同類器中體形較大,也較為規整的一件。玉呈黃綠色,器表微見土漬痕跡。器體扁平,為長方形板狀,上下、左右近乎對稱。中部有彎弧狀鏤空,凸顯一勾角。左右兩側各向外伸出一對勾角,彎曲不明顯。上下兩側邊緣處有二、三個圓弧狀凸起。正面琢磨出與形制相應的淺凹槽雲形紋路;背面平整,分佈有四組豎向斜穿隧孔。該器出土於墓主頭部,斜向放置,正面朝上。此類器物原認為是配飾,後認為是單獨存在,可能是與斧鉞類有關的器物。

紅山文化的動物形玉器很多,基本模仿動物本體,惟妙惟肖。它們大都有穿孔,可以穿繩佩掛或用線縫綴於衣物上。展覽中有玉鳳、玉鳥、玉鱉、玉蠶、玉蝗等十餘種,其中一件玉鳳為淡綠色,回首,高冠,曲頸,圓睛,疣鼻,曲喙,羽翅上揚,尾翅向下,每部分既各自獨立,又渾然一體,神態極為生動傳神。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鳳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長21、寬12.7、厚1.24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4號墓出土(N16M4:1)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為淡綠色,有小開片。整體呈扁薄片狀,正面中部略鼓,背面較平。正面鳳鳥為臥姿回首,高冠,曲頸,圓睛,疣鼻,喙扁且長,前端鉤曲,與飛羽羽翅相接。翅內作三分上揚,尾羽作三分向下,以陰線淺刻羽根下短短的絨羽。每部分既各自獨立,又渾然一體;各部分陰刻的線條雖簡略卻十分流暢,神態極為生動傳神。背面光素無紋,有三道橫向片形磨具開料痕,以及四對隧孔,隧孔均勻豎穿,兩兩相對,為實心桯鑽技術斜向磨出。通體拋光。出土於墓主頭骨下,橫置,正面朝上。

紅山文化玉器的玉料產地究竟在哪裡?至今未有定論,有岫巖、內蒙古和貝加爾湖幾種說法。其材質以透閃石為主,顏色多為黃綠、淡綠色。展覽通過二十餘件不同材質和顏色出土玉器的展示,為觀眾提供了一次認識玉料的絕佳機會。

紅山先民在玉器製作方面已經使用線具、桯鑽、管鑽和砣具,掌握了切割、琢磨、鑽孔、鏤空、線刻、拋光等基本方法。展覽中一些遺留有製作痕跡的玉器、玉器半成品和製作玉器的廢料,是研究紅山文化玉器製作工藝的寶貴資料。


紅山文化玉器以光素無紋者為多,紋飾簡潔、疏朗,主要有寬緩的淺凹槽紋(又稱瓦溝紋)、凸凹相間的寬弦紋、簡單的粗陰刻紋、細陰刻紋和陽紋。此次展出的玉瓦溝紋臂飾、玉雙鴞首飾、玉獸面牌飾和玉龍鳳佩均為紅山文化玉器中做工精巧之作。其中玉龍鳳佩以黃綠色透閃石仔料雕成,在長僅10釐米的片狀玉表面,設計出龍鳳同體造型。龍與鳳均是突出首部,簡化體軀,一橫一豎,緊相依靠,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史前藝術傑作。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玉龍鳳佩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晚期(距今約5500—5000年)

長10.3、寬7.8、厚0.9釐米

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23號墓出土(N2Z1M23:3)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為黃綠色,局部見少量黃褐色瑕斑,應為原玉料的皮殼部分所遺。器身扁平且有弧度,稍向背面內彎,中心厚,四緣略薄,中心有一梨狀孔。有正、背面之分,正面以減地陽紋與較粗的陰線雕出一龍一鳳,均為頭部。雕刻清晰,身體簡化。龍吻部前凸,長舌圓睛,鳳首高冠圓睛,喙部上揚。二者依附交纏,生動傳神,設計極具巧思。背凹,附有四組對鑽斜孔,有砣具定位痕。出土於墓主腹部。

三·文明曙光

展覽的第三單元名為“文明曙光”,分為“來龍去脈”和“多元交匯”兩個部分。紅山文化不僅傳承了本地區前紅山諸文化和相鄰地區較早文化的因素,而且與同時期的其他考古學文化進行了廣泛的交流,是五千年前中華大地上如滿天星斗般文明火花中耀眼的一束,成為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紅山文化所處的西遼河流域,早在前紅山文化時期,已經進入“文明起步”的階段,其後又出現了“與夏為伍”的強大方國。展覽中對遼西地區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的介紹,顯示了這一地區文化的連續性,以及在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過程中佔有的重要地位。展出的遼寧阜新塔尺營子遺址出土的石雕神人碑形器,以多種圖案突出表現神化的人面,圖案整體佈局性強,是體現興隆窪文化先民信仰觀念的藝術傑作。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石雕神人碑形器

新石器時代興隆窪文化(距今約8200—7200年)

高7.8、寬4.4、厚2.7釐米

阜蒙沙拉鄉塔尺營子遺址出土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此碑為石質,呈長方體,各面有明顯外弧,磨製光滑。器體正面上部中心有陰刻人面圖案,下部刻有一道橫線。人面為圓眼,長彎眉,山形鼻,窄平口,口的兩側有上下交錯的獠牙,牙外側以雙弧線表現,並有向外的放射狀長尖齒突。人面兩側各有三個近似蛇形的“S”紋,其下為八行排列整齊的三角紋。此碑形器以多種圖案突出表現神化的人面,圖案整體佈局,雖然刻劃較淺,但卻具有立體感,是體現興隆窪文化先民信仰觀念的藝術傑作。


紅山文化所處的西遼河流域,還是中原和北方草原文化與環太平洋文化的接觸地帶,與東北其它地區以及河北、山東、安徽等史前文化都存在著相似的文化因素。多元文化的頻繁交匯是紅山文化較早跨進文明社會的推動力。展覽通過對紅山文化分佈區以北的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呼倫貝爾等地,甚至更遠的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周邊地區出土玉器的介紹,以及紅山文化出土文物與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出土文物等的對比,深刻揭示了西遼河流域連接南北、溝通東西的要衝地位在中華文明起源發展中的重要影響。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類龍紋陶片(2件)

新石器時代興隆窪文化(距今約8200—7200年)

長6.5、寬5釐米

長6.5、寬3.5釐米

阜新查海遺址出土(F23:26、F23:27)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陶片皆為夾砂紅褐陶,分別為龍的身體和尾部殘件,用窩點紋表示龍鱗,應該是附飾於陶器上的貼塑泥條。

玉出紅山,經典再現——國博紅山文化考古成果展開幕


彩繪陶鬲

新石器時代夏家店下層文化

口徑16、高24.4釐米

敖漢旗大甸子墓地出土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器為磨光黑陶。整體器形瘦高,口沿較寬,直筒腹較深,高襠袋足。全器繪有紅、黃兩色獸面紋,紋飾精美。彩繪陶器上的獸面紋圖案也承襲了紅山文化玉器和彩陶的因素,並對商代青銅器饕餮紋的形成有所影響。此器為磨光黑陶。整體器形瘦高,口沿較寬,直筒腹較深,高襠袋足。全器繪有紅、黃兩色獸面紋,紋飾精美。彩繪陶器上的獸面紋圖案也承襲了紅山文化玉器和彩陶的因素,並對商代青銅器饕餮紋的形成有所影響。


展覽終章

在展覽尾廳部分,專門設置了紅山文化考古大事記時間軸,以及播放《紅山文化》專題紀錄片的觀影區,讓觀眾們重溫紅山文化考古發掘的歷程,瞭解考古發掘前後的故事。


·展覽特點

“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開幕恰逢牛河梁遺址重啟發掘,是紅山文化遺址歷次重要發現和最新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田家溝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為首次在遼寧省外展出。展覽通過考古現場圖片、墓葬遺址復原、建築過程動畫、出土文物3D展示等多樣化、高科技的展覽方式,以新的視角和新的方式深化理解、全面闡釋文物中所隱含的人文精神及豐富內涵。我們相信,隨著國家博物館與全國文博機構合作展覽的增多,必將共同構建高層次、大視野、全方位融合發展的大平臺,形成博物館與社會各界聯合發展的合力,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