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肅慎

女真語東方海東青之意

興起於寒冷的白山黑水間

他們的後裔靺鞨、女真、滿洲

呈現後來居上的態勢

從東北一隅到佔據北壁江山

進而一統天下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撰文/譚曉玲 湯海鵬

供圖/首都博物館 黑龍江博物館

支持/首都博物館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鶻攫鵝紋玉帶環

△金代(1115~1234),高8.2釐米、寬4.3釐米、厚2.3釐米,藏於故宮博物院。

即“春水玉”,腰帶的帶飾,金朝的束帶多“春水秋山之飾”。即海東青。女真人春季漁獵之地多在水邊,故曰“春水爻剌”之地。1139年,金熙宗下詔說:“自今四時遊獵,春水秋山,冬夏納缽,並循遼人故事”。金代著名的“春水秋山”玉因此得名。春水玉一般採用透雕的形式來展現海東青捕天鵝的場景。以下面三種題材最為常見:一種是海東青撲落在天鵝身上,猛啄其頭頸,而天鵝展翅欲飛,引頸拼命掙扎,其場面激烈,意境生動;一種是海東青回望或向下俯衝,而天鵝猛扎於水草之中以期藏匿;一種是僅見天鵝潛於水草之中,以擺脫追捕,其意境、神態同於前兩種,但不見海冬青身影。


湖畔漁歌

肅慎先民的遠古生活

肅慎,亦作“息慎”“稷慎”,距今6000年前就生活在白山黑水間廣袤的土地上,是見於文獻記載的黑龍江地區最早先民。周人在列舉其疆土時亦稱肅慎是其北土。肅慎先民分佈在今黑龍江、下游的部分地區,北至鄂霍次克海,東至日本海,西至今黑龍江中游,南至興凱湖一帶。

在漫長的歲月裡,他們開創了新開流文化、饒河小南山文化、鶯歌嶺文化和同仁文化等漁獵特色鮮明的文化。肅慎先民依山傍水而居,原始經濟以漁獵和農耕為主,在湖畔漁歌中拉開了肅慎先民古代文明的序幕。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骨雕鷹首

△新石器時代,長7.3釐米、寬2.5釐米,黑龍江省密山市新開流遺址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在漁獵經濟佔重要地位的遠古時期,獵鷹海東青在肅慎先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此件骨雕,鷹首順骨棒走勢雕琢而成,長喙圓眼。這件以海東青為藝術形象的藝術品,也是判定新開流文化為肅慎先民所創造的重要依據。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玉塊

△新石器時代, 外徑9.2釐米、孔徑5.3釐米、厚0.6釐米, 黑龍江省饒河縣小南山採集 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玉塊,圓形,環體上側有缺口,為耳環一類的裝飾品。


新開流文化遺址就分佈在黑龍江省東部的興凱湖畔,是肅慎先人創造的一種以漁獵經濟為主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約6000年。遺址發現新石器時代墓32座、魚窖10座,出土大量以魚鱗紋、網紋、水波紋為特徵的陶器,以漁獵工具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這些出土文物表明當時人們以漁獵為生。


距今5000年左右,黑龍江大地出現了玉器文明。以饒河小南山、尚志亞布力為代表的19處墓葬和遺址,出土了大量玉禮器、玉佩飾、石器和骨器等。其中亞布力出土的三聯璧和雙聯璧,與紅山文化同類器物風格相似。饒河小南山墓葬規模宏大,小南山腳下的烏蘇里江在滿語裡為“天王”之意,有研究者推測墓主可能為地位顯赫之人。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三聯玉璧


△新石器時代,通長9.4釐米、寬5釐米,黑龍江省尚志市亞布力遺址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整體似有三個玉璧串聯而成,璧孔均呈橢圓形,內外皆有刃,兩面加工,是一種佩飾,同類器物在紅山文化中也有發現。

鶯歌嶺遺址位於黑龍江省寧安縣鏡泊湖南端東岸,分上下兩層,上層距今約3000年左右,應在商周之際;下層較上層更早,應在商代初期。該遺址出土了以陶豬為代表的原始小型陶製藝術品,說明此時先民已經開始定居生活。大量的出土農具,證明當時的氏族部落過著比較穩定的農業生活。


同仁文化是考古界命名的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同仁文化一期距今約1400年,遺址在黑龍江省綏濱縣境內,位於黑龍江南岸,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和黑龍江省博物館考古隊在這裡發掘出三處房屋遺址,出土了以盤口鼓腹罐、口沿下附加堆紋的高頸鼓腹罐等為代表的陶器,應該是肅慎後裔勿吉人創造的文化。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齒輪形圓孔石器

△新石器時代,直徑9.2釐米,黑龍江省寧安市鶯歌嶺遺址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齒輪形圓孔石器,內為環形,外側成齒輪狀,通體磨製。中間圓孔,可以穿柄。這種石器開始是一種狩獵工具,繼而作為一種兵器用於征戰,後來演變為一種質地昂貴、裝飾華麗的“骨朵”權杖。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陶豬

△新石器時代,長9.8釐米、高8.1釐米,黑龍江省寧安市鶯歌嶺遺址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陶豬,為手捏,造型逼真,姿態各異。鶯歌嶺陶豬的出土,印證了當時人們處於定居的農業社會形態中。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黑陶罐

△早期鐵器時代,口徑20.5釐米、底徑9釐米、高34釐米,黑龍江省綏濱縣同仁遺址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陶罐為夾砂黑灰陶,手製。盤狀喇叭口外侈,重唇,高束頸,長鼓腹,小平底。外唇緣飾刻壓花邊,肩部飾凹弦紋,上腹部飾成組刻劃人字紋,下腹部飾篦齒狀劃紋。這件陶罐是古代東北亞族的文化遺物,代表了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歷史、考古研究價值。


車書本一家

唐代渤海國

隋唐時期,勿吉又轉稱靺鞨。《隋書》中說其亦即“古之肅慎氏”,有七部:粟末、泊咄、安車骨、拂涅、號室、白山、黑水等,與《北史·勿吉傳》所列勿吉七部痛。公元七世紀初,靺鞨人的一支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建立了一個隸屬於唐朝的地方政權——渤海國,其鼎盛時期的境域包括今東北東部、朝鮮半島北部以及俄羅斯遠東濱海的廣大地區。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唐代渤海國疆域圖

△ 在長達200多年的歷史中,渤海國的社會發展深受中原盛唐封建文化的影響,其典章制度,仿自唐朝,衣食住行,皆有漢風,創造了“海東盛國”的輝煌局面。渤海王子曾來唐朝,唐代著名詩人溫庭鈞在《送渤海王子歸國》詩中說“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說明渤海與唐代文化關係。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渤海人像(出自貞孝公主墓壁畫)

△1982年發現于吉林省和龍縣(今和龍市)渤海國貞孝公主墓,其中人物形象威武健碩,符合“男子多智謀,驍勇出他國右,至有(渤海)三人當一虎”的記載。


上京龍泉府是渤海國五京之首,系仿照唐朝都城長安形制營建,故址位於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自渤海國三世文王大欽茂時期起,上京城曾兩度為渤海國都所在地,先後長達160餘年,是當時東北地區最大城市和渤海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以及對外交往的中心。


渤海國居民以粟末靺鞨為主體,兼有靺鞨各部,並有高句麗、漢族、突厥、契丹、室韋等民族在內的多民族政權。建國初期有編戶十餘萬,人口數十萬,後期人口增至300萬左右。渤海男子辮髮,穿唐裝或窄袖長袍,行叉手禮,多使用一種叫鐵的兵器,喜愛海東青。夫人皆妒悍,以致渤海無女娼、無小婦、無侍婢。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海東青頭雕


△藏於金上京歷史博物館。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粟末靺鞨石俑

△遼寧省朝陽市黃河路唐墓出土。此座男俑連座高112釐米,濃眉大眼,高顴骨;頭髮向後梳攏,至後頸部紮結,然後兩股頭髮梳長辮下垂,辮梢不紮結;身著圓領窄袖長袍,束帶穿靴;左手微抬,架一鷹,將系鷹之繩纏於手指上,右手下垂並執一鐵撾。


女真崛起

有學者認為,女真族的族稱亦與海東青有關。“女真”一詞的漢文譯法有女真、女貞、慮真、諸申、朱裡真等等,《三朝北盟會編》卷三曰:“女真,古肅慎國也。本命朱裡真,番語(按即契丹語)訛為女真。”今天人們一般認為“朱裡真”的譯法比較接近“女真”一詞的本音。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完顏阿骨打畫像

△自北京市文物局編《新首博專輯:文物背後的故事》,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61頁。完顏阿骨打(1068~1123),女真族,金代開國皇帝。天慶四年,起兵反抗遼朝,1115年正月,建國號金,年號“收國”,建都會寧府。同年十二月,加號大聖皇帝。在位期間,把猛安謀剋制度改為軍事行政組織,1119年,頒行女真文字。

遼興起後,渤海的地域歸其所有,黑水靺鞨中居於遼東半島的稱為“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松花江北流段)之北,寧江州(今吉林省松原市)之東,這些人就是“生女真”。完顏部即生女真的一支,亦是黑水靺鞨的直系後裔。公元12世紀初,女真完顏部統一了女真各部,並於1115年建立金朝,定都會寧(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成為白山黑水的主宰。進而滅遼和北宋,遷都燕京(今北京),統治半壁江山達百餘年,是通古斯族系首次入主中原。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盤花金帶

△金代(1115-1234),總長55釐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半拉城子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組文物由帶和帶扣組成,組件中有圓形、長方形和橘瓣形,均飾以如意盤長紋,為金代高級官吏腰帶上的飾物。帶在形制和紋飾上繼承了唐宋以來傳統的技藝和風格,顯現出金代金銀器製造業的精湛工藝,也表明了中原文化對女真文化的影響。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捲雲龍紋長方磚

△金代(1115~1234),長36.3釐米、寬19.5釐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類磚是金上京宮殿中甬道兩邊對稱鋪就的裝飾磚,龍頭一致朝向皇帝所在的宮殿。其紋飾從造型上看,是典型的金代龍紋。從出土的金代銅鏡、馬鞍、瓦當等文物上的龍紋看,金代的龍多為三爪,龍體粗壯有力,常作屈伏欲躍狀,具有鮮明的自身特點。


“金源”女真

不減

江南人物

公元12世紀初,女真完顏部統一了女真各部,並於1115年建立金朝,定都會寧。上京會寧府故城,在哈爾濱市阿城區城南兩公里處。1115年至1153年間,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帝以此為都,達38年之久。由南北兩城組成。現存遺址主要由外城牆、甕城、馬面、角樓、護城河等。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金朝疆域圖

△女真語“金”為“按出虎”,認為按出虎水(今阿什河)源於此,所以稱金源。金源文化是女真文化和漢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成果,是女真文化急劇融入漢文化的複合文化。這一事實在考古發掘出土的金代文物和史料記載中也得到了充分證實。清人龔顯稱讚道:“金源魁儒碩士,文雅風流,殊不減江南人物。”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玉天鵝(一對)

△金代(1115~1234),長3.8釐米、寬2.6釐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新香坊金墓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天鵝為玉質透雕而成,由兩隻天鵝連成抹圓三角形。額頭相向,圖案相同。天鵝長嘴、曲頸、頜首直立,應系墓主人生前佩戴之物。玉雕做工精美、造型、結構合理,應為春水玉系列。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金佩鈴

△金代(1115~1234),長39釐米、寬1.2釐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新香坊金墓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佩鈴由環、鏈、鈴三部分組成。頂端為小圓環,下系雙股由金環套成的長鏈,鏈尾有小環與鈴上的掛環銜接。鈴為一對,金片打造,外壁刻劃波浪紋,下部各有兩個穿透的小孔,鏈以若干小金環相連而成。金佩玲系裝飾品,說明了墓主人生前的顯赫地位。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雕綬帶鳥玉耳飾(一對)

△金代(1115~1234),長4.2釐米、寬1.2釐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新香坊金墓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耳飾由玉鳥和含苞待放的玉花蕾墜組成,以金花葉託飾。玉鳥作飛翔狀,陰刻線紋勾畫尾部及翅膀上的羽毛,眼部呈三角形。頸下穿孔通過腹部至尾部,金絲穿入孔中向下彎,鳥尾下部接連一曲形金炳。


女真人本無文字,使用契丹字和漢字。金朝建立後,首先有完顏希尹仿效漢字楷體,又參照契丹字的形制,創制了能表達女真語的本民族文字,於公元1119年頒行,史稱女真大字。公元1138年,金熙宗又創制了另一種女真文字,後稱女真小字。女真文字創制後,主要在官方文書以及學校中正式使用,在民間沒有得到推廣,漢字仍然是金代社會普遍通用文字。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褐地翻鴻金錦綿袍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巨源鄉金齊國墓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1988年出土,經考證為金代齊國王夫妻合葬墓。該墓出土的絲織品服飾填補了中國金代服飾史的空白,被譽為“北國馬王堆”。這件是男墓主人身穿的內袍,以褐地翻鴻金錦做面料,以黃絹制裡,中絮絲綿層。這件衣服織造質地勻密,花紋工整,經觀察放大的紋樣,二鳥長喙短尾,展翅高飛,頗似鴻雁之狀。漢武帝時即有“翻鴻錦”,所謂“翻鴻”即飛鴻,故按此紋樣、質地而定其面料為褐地翻鴻金錦。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太尉開府儀同三省事齊國王”銀質銘牌

△高48.5釐米、寬35.5釐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巨源鄉金齊國墓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銀質銘牌是墓主人身份的標識,出土時放置在墓主人棺蓋上。呈近似扁平的幢形,由三部分組成,頂部呈荷花形,兩端翹起,葉中央連著一朵盛開的仰蓮花;中部為長方形牌身,自上而下壓印有“太尉開府儀同三省事齊國王”陽文,共12字;底部為一仰蓮形銀託,上飾蓮蓬。銘牌共有59處釘痕,銀銘牌的銘文是充代墓誌之用,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埋葬習俗。


1988年5月,哈爾濱市道外區巨源鄉城子村發現一座石墩木棺墓,經考證,為金代齊國王完顏晏夫婦合葬。其中男墓主人身著8層17件服裝,女墓主人身著9層16件服裝。該墓出土的服裝均為金代最高階層貴族服飾,款式還保留著女真服飾左衽、窄袖的特點,被譽為“北國馬王堆”。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銅坐龍


△金代(1115~1234),通高19.6釐米、重2.1公斤,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出土,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龍呈踞坐式,為銅鑄造而成。坐龍昂首張口似吟,肩微前弓,左腿翹起,右腿略向前方直立,龍尾上翹向外捲曲。銅坐龍栩栩如生,為金代皇室御用之物。


位於哈爾濱市區東南郊阿什河左岸的新香坊金墓,面積約4000多平方米,墓葬出土珍貴文物200多件,為黑龍江省乃至東北地區最大的金代墓群,為金代前期女真族的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侍衛圖(摹本)

△藏於內蒙文物考古所,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崗根蘇木床金溝5號遼墓壁畫。


中都風華

禮樂之都

公元1151年,海陵王完顏亮下詔決定從上京遷都燕京,歷時3年建成新都城——金中都。金中都開闢了北京(燕京)作為首都的新紀元,為元、明、清三代帝都奠定了基礎。女真人從建國道佔據人文薈萃的中原地區,僅僅用了12年時間。元人總結金代成就說:“金用武得國,無以異於遼;而一代製作能自樹立唐、宋之間,有非遼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金中都與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對比示意圖


△我國封建王朝的都城規劃和建設到北宋時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城市佈局上,北宋以前都城內的皇城多偏於一方或一角,而北宋汴梁城內的皇城則居於全城的中央區域,以突出天子和皇權的重要性。金中都的設計仿效汴梁城之制,力求使皇城居於城市的中央。中軸線得到強化,即豐宜門——宣陽門——應天門。從豐宜門進入,經過筆直的御道,達到皇城內規模最大的大安殿,縱深達800餘米,加之宮殿高聳,增強了皇宮的威嚴性。據金海陵王遷都詔書和《金史》等史料記載,金中都仿北宋汴梁(今開封)的規制將遼南京(燕京)城郭向東、西、南三面分別擴展了約三里,形成外城、內城、宮城回字形相套的佈局。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白玉荷葉雙龜佩

△金(1115~1234),長10釐米、7.4釐米,北京市豐臺區王佐鄉烏古論窩論墓出土,藏於首都博物館。
此為金代裝飾用玉。橢圓形,正面呈弧形凹面,以浮雕、透雕技法琢出多層荷葉、茨菰和水草紋,單陰線刻出葉脈。荷葉中心凸琢相向爬行的小龜,以雙陰線琢出六角形龜甲紋,背面簡單雕刻枝梗,營造出立體感頗強的“龜遊”圖,蘊含吉祥之意。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白玉鏤雕花鳥紋刀柄

△金代(1115~1234),高10.2釐米、寬2.8釐米、厚1.7釐米,藏於故宮博物院。
刀柄為白玉質,鏤雕海東青擒天鵝圖案,間飾長條枝葉,下承聯珠一週,聯珠圖案源於薩珊波斯藝術,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原,盛行於唐代,是當時陶瓷、金器、絲織品上常見的裝飾圖案。遼墓出土金、玉、琥珀柄錐、刀多件。然多光素無紋。本品以海東青擊鵝為飾,採用尚不見於遼代的雙層鏤雕技法,據此推測為金代刀、錐之柄,與春水活動相關。


金代在中都城附近興修了一系列水利建設工程,如今可以清楚看到的只有盧溝橋一處了。為了把華北大平原的糧食運到金中都,金朝統治者利用天然河道,經由今衛河、滏陽河、滹沱河、子牙河、大清河等水道,彙集到天津一帶,然後再沿著潮白河(當時稱潞水,後改稱北運河)逆流而上,運送到金中都以東的通州。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鏨花葵瓣形金盤

△金(1115~1234),高1.7釐米、口徑19釐米、重240克,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出土,藏於首都博物館。
金質器皿大約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開始受到王公貴族的重視和喜愛,隋和唐初,金質器皿大多數都是從中亞、西亞一代地區輸入中國的外來產品。隨著社會工匠在借鑑的基礎上,逐漸創造出具有濃郁本土傳統特色的精美產品。這件鏨花葵瓣形金盤從盤口至內底鏨刻的卷草、忍冬和牡丹圖案,生動逼真,使該器給人以豐潤華美、富麗高貴之感。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鈞窯天藍釉紅斑雙系罐金

金(1115~1234),高10.2釐米、口徑13釐米、足徑6釐米,藏於故宮博物院。
罐直口,鼓腹,寬圈足,肩部兩邊置對稱雙系。通體施天藍色釉,口沿、足邊及系側面呈醬黃色。釉面有開片紋,釉層較薄,腹部左側有一月牙形玫瑰紫釉印於腹壁,如同弦月掛空。金代鈞窯瓷器造型上多以盤、碗、碟、盒、罐、盆、瓶為主,北宋時流行的尊、鼎、爐已難得見到,釉面色彩不如北宋的絢麗多姿。從金代鈞窯的成就來看,北宋官鈞的神秘色彩已經淡化,逐漸迴歸到民間實用性的美術陶瓷上來。


金代文化具有北方諸民族所共有的質樸、雄健特點,但受唐宋風影響,人文氣息頗為濃厚。唐宋之際,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經歷了一次重要轉折,即上層文化開始進入庶民社會,禮制性文化逐漸向世俗化轉變。

公元1583年,女真人的傑出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建州各部,並於1616年沿用“金”為國號,史稱後金。1635年,改“諸申”為“滿洲”。從此滿洲代替女真為族名,女真一名在清代逐漸消失。皇太極於1636年改金為清,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並在康雍乾時期達到歷史的輝煌。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康熙皇帝像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郎世寧《嵩獻英芝圖》


畫面正中是一隻站立於石上的白鷹,鷹首轉向畫的右側,鷹目炯炯,利喙彎曲,鷹爪緊緊抓住石頭。畫幅的名稱“嵩獻英芝”,其實就是松、鷹、芝的諧音,象徵長壽、強壯、靈敏、吉祥等。此鷹即被稱為海東青上品的“玉爪”海東青。康熙帝非常喜愛海東青,1682年,康熙看見臂架海東青的御林軍時,遂作詩稱讚道“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


End


精彩版式呈現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通古斯族的歷程:從湖畔漁歌到中原禮樂

本文節選自《文明》2014.02月刊:

掃描封面右下方二維碼,關注《文明》雜誌公眾號:WENMINGZAZHI,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文明》雜誌所使用的文章和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版權作品,未經《文明》雜誌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客服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67135553/671122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