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乔丹1998赛季纪录片之前,你至少要明白“最后一舞”是怎么来的

  1997年秋,芝加哥公牛队新赛季训练营的头一天,主教练菲尔·杰克逊在队会上给每个人发了本战术手册,封面上写着:The Last Dance。

  “最后的舞蹈”,“最后一舞”,看你喜欢怎么翻译,都行。

  对,这不是后人的回顾与总结,也不是蹭《想见你》和伍佰的热度(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 预备,唱),而是在从一开始就拥有这个名字:The Last Dance。

  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能观赏到全世界篮球迷近期共同翘首期待的纪录片《The Last Dance》了。这部长达十集的篮球纪录大片,全景式展现芝加哥公牛1997-98赛季那艰苦而伟大的赛季,据说有许多此前从未对外发布过的镜头,还有无数相关人士后来接受采访表达的所感所思,总而言之,不可错过。

看乔丹1998赛季纪录片之前,你至少要明白“最后一舞”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菲尔·杰克逊会从一开始就定下这个基调?为什么一场球都还没打,还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就确定这是最终季?如果赢了,就没有哪怕一点点可能把故事延续下去吗?

  观赏大片之前,我想,先了解清楚“The Last Dance”是怎么来的,对你很有帮助。

  把时间线再往前拉一点。1997年6月,迈克尔·乔丹率领芝加哥公牛夺得七年内第五个NBA总冠军。这是划时代的历史成就,这支队伍在篮球领域已经登峰造极,除了比尔·拉塞尔时代的波士顿凯尔特人外,NBA已经没有球队能笃定地说自己比乔丹的公牛更优秀、更伟大了。

  然而,聚光灯下的和谐美好,也掩盖不住暗地里的危机四伏——在普通人看不见的地方,公牛队其实早就是暗流涌动。

  当时乔丹、菲尔·杰克逊、丹尼斯·罗德曼这三位拿冠军的核心人物合同都到期了,公牛能否在后面的1997-98赛季全体回归成为很大的疑问。1997年夺冠当夜,乔丹就在媒体面前公开说:“我不想给杰里·莱恩斯多夫施压,尽管听上去像是这样。可我希望看到我们捍卫过去七年五次取得的东西,这是一支冠军球队。我想我们有权要求捍卫我们所取得的,而菲尔应该是那个教练。”

  如今听来再明显不过的事情,那个时候却悬而未决。一度有迹象表明,公牛队老板杰里·莱恩斯多夫不会再雇用菲尔·杰克逊,因为他要价太高了。

  杰克逊刚履行完一年270万美元的合同,在当时所有未兼任球队总经理的主教练里头,他拿的是最高的年薪。NBA联盟中其他的好教练,一年挣个100到200万就很开心了,而且谁都会争着抢着要执教迈克尔·乔丹和斯科蒂·皮蓬。于是公牛管理层的疑问是:为什么要在教练身上花这么多钱?为什么不换个人来带这支球队?既然有乔丹和皮蓬,菲尔·杰克逊的位置就是可以替代的。

  可乔丹的态度大大影响了菲尔·杰克逊的报价。乔丹公开宣称:我只为菲尔·杰克逊打球,如果菲尔走了,我也不回公牛队!

  想想看,这是多大的威胁。乔丹让所有人知道:要让整个公牛队完整归来,要再拿一个总冠军,就得先把菲尔·杰克逊请回来。

  这在芝加哥已经不是纯篮球问题,它甚至制造出了社会压力。菲尔·杰克逊的续约谈判占据了芝加哥当地媒体的显要位置,比市政预算还引人关注。因为菲尔·杰克逊已不只是一名篮球教练,更是一块关键的多米诺骨牌,影响着乔丹去留的骨牌。

看乔丹1998赛季纪录片之前,你至少要明白“最后一舞”是怎么来的

  1996-97赛季结束之前,乔丹曾跟记者开玩笑说,如果由他作主,他会给自己开5000万美元的年薪,给菲尔·杰克逊也开5000万,给斯科蒂·皮蓬开7500万。然后,他意识到遗忘了罗德曼,又补充说:“丹尼斯拿2500万。他可能值更高的价钱,但我的预算真的很紧了。”

  所以你要知道,赢得第五冠并没有缓解公牛队内的紧张局势。管理层要让乔丹回来,就得满足乔丹的条件:球队在实质上保持完整。这意味着跟乔丹续约之前,制服组得先解决另外几块多米诺骨牌的事儿,其中包括皮蓬。

  皮蓬的情况跟乔丹、杰克逊和罗德曼不一样。皮蓬合同没到期,还剩最后一年。1997年夏季休赛期间,皮蓬是全联盟最有价值的交易筹码,理论上,公牛队可以拿他去做笔不错的交易。可如果送走皮蓬,乔丹和菲尔·杰克逊就回不来了,整个球队将分崩离析,这样一来,公牛管理层——准确地说是“两个杰里”,老板杰里·莱恩斯多夫和总经理杰里·克劳斯——会在芝加哥遭受巨大责难,王朝球队不是被外面的敌人打败的,而是被自己人拆散的。

  到1997年这个时候,乔丹对皮蓬也非常依赖和支持了。

  早年间,乔丹对皮蓬一直有所保留,私底下甚至颇为否定。1990年东部决赛,皮蓬在抢七那天闹偏头痛,让乔丹愤怒至极。后来两人在1991到1993年携手率队赢得三连冠,乔丹对皮蓬也并不亲近,这主要源自皮蓬的表现不够稳定,时好时坏。再后来,乔丹1993年退役,1995年再复出,他才开始对皮蓬充分认可,这也是因为皮蓬自身也比过去成熟了不少。

  1997年第五个冠军到手后,乔丹十分感念皮蓬的存在,总说皮蓬在场上就像自己的亲兄弟。前队友B.J.阿姆斯特朗也这么说,他认为乔丹皮蓬在1995年以后彼此非常了解,总是知道对方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像一对双胞胎。

看乔丹1998赛季纪录片之前,你至少要明白“最后一舞”是怎么来的

  乔丹跟皮蓬关系越来越好,跟总经理杰里·克劳斯的关系就越来越差。多年以来,乔丹一直跟克劳斯交恶,现在帮着皮蓬,他更觉得克劳斯在谈合同时总对公牛的夺冠功臣们过于吝啬和苛刻。

  1997年夏天,克劳斯在皮蓬身上面临两难的抉择:留下他,就是着眼于短期利益,继续冲击第六个总冠军,取悦球迷;可是一年之后,皮蓬就恢复完全自由身份了,他肯定会投身自由球员市场,加盟其他队伍,这样一来公牛就什么都捞不着,因此若从长远考虑,那就痛下狠心,送走皮蓬,换回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放弃1998年的冠军希望,开始重建。

  皮蓬跟公牛管理层交恶也是由来已久。他是当时NBA最好的几名球员之一,却一年只挣300万美元,排名全联盟第122位。

  说起来,这也是皮蓬自找的:1991年,他刚受过一次严重的背伤,为保险起见,跟克劳斯要了这笔七年的长合同,克劳斯当时劝他别签这么长,但皮蓬不听。在那个年代,球员如果价值提升,可以重新进行合同谈判,可1994年皮蓬要求重谈合同时被克劳斯严辞拒绝,皮蓬的合同就此被锁定。

  很多和皮蓬类似的情况,老板都会适当地暗示那些好球员:球队尊重你做出的贡献,等你这笔合同到期,我们会在下笔合同当中给你补偿,让你挣到你该挣的钱。然而公牛管理层从未给过皮蓬这样的暗示。

  相反,克劳斯和莱恩斯多夫似乎特别不乐意在公开场合给予皮蓬充分的肯定,他们对皮蓬未来的兴趣相当有限,他们认定皮蓬的身体已经开始老化。1994年,皮蓬差点被拿去换西雅图超音速队的明星前锋肖恩·坎普。现在1997年,公牛队又差点在选秀日把皮蓬和中锋卢克·朗利打包送走,去换对榜眼秀基思·范霍恩的选秀权。

  据莱恩斯多夫后来说,不交易皮蓬,全力冲击第六个总冠军,是由他亲自拍板的。莱恩斯多夫记得自己问克劳斯:我们可能得到的年轻球员究竟有多好?能不能成为未来赢得总冠军的重要棋子?克劳斯不敢打保票。于是莱恩斯多夫决定,他要第六个冠军。

  莱恩斯多夫并不太在意皮蓬的感受。交易是NBA的一部分,即使是伟大球员也有被交易的时候。乔丹不会被交易因为他是乔丹,而皮蓬并不是。莱恩斯多夫一直很坦率,他不怕皮蓬的经纪团队知道他在做什么。

  公牛最终留下皮蓬,也不是因为他觉得皮蓬不可或缺,而是因为乔丹和菲尔·杰克逊希望皮蓬回来,球迷也希望皮蓬回来。

看乔丹1998赛季纪录片之前,你至少要明白“最后一舞”是怎么来的

1996年乔丹与公牛老板莱恩斯多夫(右一)对话

  公牛队和菲尔·杰克逊的续约谈判也进行得十分痛苦,一度陷入僵局。

  莱恩斯多夫只肯开出一年400万美元,菲尔·杰克逊的经纪人托德·穆斯伯格却为杰克逊开价750万美元。最后,莱恩斯多夫说他再也不跟穆斯伯格见面了,他乘坐私人飞机飞到蒙大拿,直接找杰克逊本人。

  一见面,莱恩斯多夫就递给菲尔·杰克逊一份报价合同,500万美元,比他之前的报价多出100万。穆斯伯格听说莱恩斯多夫去了蒙大拿,马上也飞过去同菲尔见面,不过谈判的时候他并不在场。莱恩斯多夫告诉菲尔,这500万是他能给的全部。此时,穆斯伯格的要价也降到了600万。双方又僵住了,莱恩斯多夫飞走,去了亚利桑那。

  再谈话,穆斯伯格说:600万,不能再少了。莱恩斯多夫回应:“你没搞清楚,我说就那么多,那就那么多了。”穆斯伯格拒绝接受,双方谈崩。不过,过了大约九小时,莱恩斯多夫打来电话,说他同意600万。

  菲尔·杰克逊同公牛续约,但合同里有一个条款:假如乔丹未能和公牛续约,那么菲尔这份合同也将作废。

  公牛队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已和菲尔·杰克逊续约完成。但这次发布会同一般类似场面的欢快氛围不同,克劳斯极尽尖锐刻薄之能事向到场记者强调:不管能不能拿到第六个总冠军,这都会是菲尔·杰克逊执教公牛的最后一年。

  这引发了又一番争执。菲尔·杰克逊说:克劳斯看上去就像站在其他球队一边,而不是站在自己球队一边。克劳斯立刻反击:“我不关心这个赛季是不是82胜0负,你都得给我滚蛋!”

看乔丹1998赛季纪录片之前,你至少要明白“最后一舞”是怎么来的

菲尔·杰克逊(右)与公牛总经理克劳斯(左)

  签回了皮蓬和菲尔·杰克逊,莱恩斯多夫终于可以跟乔丹进行续约谈判了,不过他得先缓和缓和双方遗留的敌对情绪。

  莱恩斯多夫听说乔丹在生他的气,这是真的吗?乔丹告诉他,是真的。为什么呢?乔丹提起了一年前的事。

  1996年夏天,乔丹和公牛队续下一年3000万美元的合同。签完字,乔丹正要离开,莱恩斯多夫说了一句让他永远不会忘记的话,那句话彻底改变了乔丹对莱恩斯多夫的看法。

  当时两人握手,莱恩斯多夫说:“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为我们刚刚完成的事情后悔。”

  过了一年时间,莱恩斯多夫才知道乔丹对自己不满是因为这样一句话。莱恩斯多夫声称,他不记得自己曾经那样说过,如果真的说过,那他愿意道歉。他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实际上并没有。

  在这前后,乔丹同哈佛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兼作家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ouis Gates)见了一面,把这件事情说给盖茨听,并告诉盖茨:莱恩斯多夫说那样的话,就像打了他心脏一拳。乔丹的话被登在了《纽约客》杂志上。

  又过一年多,乔丹出自传,这话也被写了进去。乔丹说:“钱跟我打篮球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但钱对某些人来说永远是个问题,对杰里·莱恩斯多夫就是如此……过了这么多年,拿了这么多冠军,我努力为公牛这支球队付出这么多,这些年我一直拿着与身价不符的低额薪水,而这一切过后,你居然后悔支付给我一个市场价?这就像往我的心脏来了一拳。”

  在这件事情上,乔丹和莱恩斯多夫存在文化差异。莱恩斯多夫认为那只是一种自嘲,是在协议达成之后应该说的,而在乔丹听来,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看乔丹1998赛季纪录片之前,你至少要明白“最后一舞”是怎么来的

乔丹1993年宣布退役时,莱恩斯多夫坐在他身边

  无论如何,双方开始谈下一份合同了。

  莱恩斯多夫最初给乔丹的开价是2500万美元,他说前一年的3000万是对之前那么多年低薪的补偿,这次给不了那么高,但很快他的报价就重新来到3000万。

  可乔丹认为,他应该得到加薪,毕竟他们又拿了总冠军,而他又一次当选总决赛MVP。乔丹说,加薪是奖励他工作完成得那么好。乔丹及其经纪人大卫·法尔克提出加薪20%,涨到3600万美元,被莱恩斯多夫拒绝。最终,是乔丹提出双方各让一步,加薪10%,涨到3300万,莱恩斯多夫立刻同意。

  法尔克当时还提出了另一个方案,签一份两年合同,第一年3600万,第二年4000万,莱恩斯多夫被吓到了。莱恩斯多夫问:“大卫,你的委托人不是同意一年3300万了么?不对吗,迈克尔?”乔丹说:对。就这样,3300万,双方谈妥。

  记住,那是1997年,还是20世纪的末尾。年薪3300万美元,乔丹刷新了职业体育的历史。

  就这样,芝加哥公牛队1997-98赛季的花销终于同他们的市场价值相吻合了。乔丹3300万;菲尔·杰克逊600万;罗德曼续签了一份包含各种激励条款的合同,总价值接近1000万——光他们三人就4900万了。此外,罗恩·哈珀挣500万,托尼·库科奇挣400万,皮蓬挣300万。

  不算替补,公牛主帅和核心团队的年薪已经超过6000万美元。1997-98赛季,他们成为了截至当时NBA历史上薪金总额最高的队伍,是那年NBA联盟工资帽的两倍还多。

看乔丹1998赛季纪录片之前,你至少要明白“最后一舞”是怎么来的

芝加哥公牛队1997-98赛季全家福

  看着其他人签下新的高额合同,而自己又一次差点被送走,皮蓬非常生气。他的主要经纪人吉米·塞克斯顿认为,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球队对球员的尊重问题。

  皮蓬认为,公牛跟球员谈生意,始终执行双重标准,对乔丹是一套标准,对其他人是另一套标准。莱恩斯多夫对乔丹像对待一个贵族,对皮蓬却不是。

  虽然皮蓬心知肚明,乔丹能做的一些事他自己做不到,但他觉得,自己也应该享有某种特殊地位。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球员而已,他入选了1992年代表美国征战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那支开天辟地的“梦之队”,在梦之队里也是个明星,而且还是NBA官方评选的历史50大巨星之一。可这些特殊的荣耀,在芝加哥,皮蓬总感觉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

  皮蓬决定做点什么,表达一下不满和愤怒。

  1997年东部决赛他左脚受伤,总决赛一直是忍痛作战,但赛季结束后,他没有动手术,就让夏天这么过去了。很多球员会尽可能避免动手术,可皮蓬的情况是,他不信任公牛队,也不信任他们的队医。不仅不动手术,皮蓬还打了两场慈善赛,其中包括他自己发起的在芝加哥联合中心举办的慈善赛,这惹得克劳斯连连发来传真,警告他必须立即停止这种行为。

  直到新赛季临近,皮蓬也没治疗脚伤,就是想让莱恩斯多夫和克劳斯看看:为了报复,他不惜拿自己的健康和队友的机遇去冒险。

  由于脚伤,皮蓬在1997-98赛季刚开始时无法出战,而且队医说,他可能要缺席半个赛季之久。

  菲尔·杰克逊心想,这肯定会是一个异常困难的赛季。过去菲尔也见过皮蓬不愉快的样子,但皮蓬这次的愤怒显然超出以往任何时候,甚至演变成一种盲目的仇恨,以至于不惜牺牲自己最大的乐趣——打篮球。

看乔丹1998赛季纪录片之前,你至少要明白“最后一舞”是怎么来的

  菲尔·杰克逊确信,即将到来的1997-98赛季,不管是赢是输,都将是这帮人在一起共事的最后一年。于是在训练营头一天的队会上,他给大家发了那本封面上写着“The Last Dance”的战术手册。

  这就是“最后一舞”的由来。

  这最后一支舞,最终被证明跳得既痛苦又伟大。那远不是一个痛快或者酣畅淋漓的赛季,它包含着挣扎、丧气、抗争、磨合、平衡和最后喘着粗气的拼斗。

  至少从表面上看,那是一支又老又弱的队伍——篮球运动员的巅峰期通常在二十七八岁,而1997-98赛季,乔丹将满35岁,皮蓬已满32岁,罗德曼36岁,哈珀34岁;库科奇倒是只有29岁,但他始终未能证明自己可以稳定发挥出高水平;至于替补席上的其他家伙,头脑够聪明,天赋却不足。

  球员们比局外人更清楚,三连冠不好拿。第二个冠军的难度已经比第一个大,因为人们对你的期望值提升了,你身上的压力也增大了。而第三个冠军肯定比第二个更难,因为你的积极性、专注度很难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准。

  不过菲尔·杰克逊还是相信,公牛再拿一个冠军的机会依然不小。他们四名最老的球员——乔丹、皮蓬、罗德曼、哈珀——身体都保持得非常好,头脑又都极为聪明。菲尔知道自己球队的优势在哪里:智慧,经验,还有精神上的坚韧。其中最后一点,到季后赛将无比重要。

  公牛知道何时该集中精力,怎样集中精力,如何执行教练的战术意图,这些是他们强过其他很多球队的地方。菲尔心想,就季后赛而言,他的球员非常理想,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愿意跳过82场常规赛,直接进入季后赛。

  赛季开始前,菲尔·杰克逊找乔丹和皮蓬都谈了谈。两位队长都问他:是不是真觉得这是最后一搏了?菲尔回答说是,并且表示,他们能在一起合作这么长时间,已经很幸运了。他们不得不假定,一切都将在1998年的6月份结束。

  明确了菲尔这个赛季的整体构想后,乔丹说:“我们真的必须调整好自己的节奏,不是吗?”

  故事里的事,到底怎样,就让我们一起先看纪录大片,后面有机会再来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