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肩擔道義 柔情寫忠誠——勐海縣司法局王俊同志受司法部表彰

近日,為表揚先進、鼓勵士氣,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模範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推進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創新發展,司法部對“大排查、早調解、護穩定、迎國慶”專項活動表現突出集體、突出個人予以通報表揚。其中,勐海縣司法局打洛司法所副所長、人民調解員王俊作為專項活動表現突出個人獲通報表揚。

在中央、省、州、縣四級司法行政系統於2019年國慶前後開展的“大排查、早調解、護穩定、迎國慶”專項活動期間,王俊同志充分發揮基層司法所和人民調解員的職能作用,運用自身多年調解工作經驗,以防範風險、化解矛盾為主線,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王俊同志於2015年通過公務員考試考入勐海縣司法局,2015年10月分到打洛司法所參加工作,2019年被任命為打洛司法所副所長。工作四年來,始終以“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為目標,熱愛人民調解事業,恪盡職守,銳意進取,不計較名利得失。工作中,關注民生、維護群眾利益,始終秉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原則,以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投入人民調解工作中,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

傾心調解幹事業,樂當民間“和事佬”

有人戲稱人民調解工作是“沒權沒錢跑斷腿,不吃不喝磨破嘴”,調解是件苦差事,做不盡的瑣事、難事和麻煩事。王俊同志始終把為民分憂、幫民解困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和事業追求,憑著對人民調解工作的執著和熱愛,憑著“以人心換人心”的執著,腳踏實地地堅守在人民調解的第一道防線上,滿腔熱情接待群眾。為“一碗水端平”,讓糾紛雙方都滿意調解結果,調解過程中,總是努力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換位思考,真心真意為雙方當事人著想,防止矛盾激化。2019年10月9日,打洛鎮某村村民來訪稱,自己的土地和鄰居的土地10年前同時租給香蕉老闆種植香蕉,現在合同到期,土地收回後卻被鄰居強佔了0.8畝,經過村小組及村委會多次調解,鄰居都不願歸還。接到訴求後,王俊同志仔細分析當事人的心理,換位思考雙方的想法,走訪瞭解事情的經過後,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調解過程中王俊同志耐心傾聽雙方的想法,通過3小時的調解,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化解了此次糾紛。調解過程中,王俊同志擺事實、講道理,通過細心的疏導和解析,有效的遏制了事態的進一步擴大。看著矛盾雙方皺著眉頭來,帶著微笑走,群眾舒心了,王俊同志的心情才會舒坦,做調解工作就是要當好群眾的和事佬。


傾注化解煩心事,善做群眾知心人

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人民調解員,王俊同志常奔波於打洛鎮的各村、組之間,雖然時而覺得辛苦,但在精神上卻能得到滿足和富有成就感。不管何時何地發生糾紛,在接到通知後都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無論糾紛事大事小,始終堅持依法調解,用法律做後盾,運用生動的案例和身邊的故事講道理,全心全意傾注化解百姓煩心事。2019年9月23日晚,王俊同志接到村委會支書電話稱其村的一家人與外來人口有矛盾衝突,請幫忙調解。王俊同志立即聯繫邊境派出所民警共同趕到現場,到場後雙方當事人爭吵激烈,王俊同志安撫雙方當事人情緒後瞭解情況得知,村民玉某6月經人介紹到江西后,與另一方當事人李某結婚,3月餘後玉某就偷偷跑回了本村,李某及家人懷疑其是騙婚行為,追到家中與其理論。瞭解事情來龍去脈後,王俊同志開始進行調解,經過2餘小時的調解,最後雙方化解矛盾達成協議。事後玉某、李某及家人對王俊同志表示了真誠的感謝,王俊同志回應道:“我的工作就是化解矛盾,解開群眾之間不和諧的心結,做群眾的知心人,當事人握手言和是我最大的滿足”。


傾力安民促和諧,柔情譜寫忠誠曲

“人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這是魯迅先生的名言,富有哲理,也是王俊同志服務於基層一線4年來“在學中幹、在幹中學”的真實寫照,她心繫調解不僅表現在工作上,更表現在行動中。王俊同志深知如不及時調解,小糾紛會變成大矛盾,小苗頭也會變成大隱患。做預防在先,化解在先,要做工作中的有心人,群眾的貼心人,這是王俊同志對調解工作的感悟。多年來,作為一名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者,邊境糾紛錯綜複雜,新形勢下管邊控邊工作日益劇增,日常面對的矛盾糾紛多,調解工作難度較大,王俊同志從不退縮、從不畏難、從不言累,在調解工作中堅持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中心,不斷適應邊境矛盾糾紛發展新常態,通過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進一步提高基層司法行政工作服務大局、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水平,積極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2019年王俊同志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在調解工作中共調處成功各類矛盾糾紛103件,涉及當事人數255人,協議涉及金額475.6萬元,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


王俊同志始終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用心化解矛盾,真情換真心,大義大勇維護公平正義,用擔當促進社會和諧,用行動維護社會穩定,努力實現一名人民調解員“鐵肩擔道義、柔情寫忠誠”的莊嚴諾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