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基加利空難,為何導致盧旺達、布隆迪總統同時遇難,超過百萬人被屠殺?

文史磚家


94年基加利機場空難,就是一個蓄謀的暗殺事件。其結果直接成為胡圖族與圖西族之間種族大屠殺的導火素。盧旺達總統與布隆迪總統本為穩定局勢促進和平而來,結果雙雙喪命。從四月七日到六月下旬,不到一百天的時間裡,共有一百一十五萬左右的平民慘遭屠殺。其中數十萬婦女被強暴後再遭受虐殺。被害者絕大多數為本國圖西族人,施暴者為當地政府、軍隊支持的胡圖族人。當地的歐洲殖民統治者為長期奴役、壓迫剝削而埋下的禍根,是造成種族大屠殺最根本原因。殖民者為統治需要大搞種族歧視政策,拉一派打一派並從中漁利。他們認為膚色較淺,面容更為他們接受的圖西族人比胡圖族人優秀,人為製造兩族之間的矛盾,挑撥離間,使得本來就民族關係緊張,矛盾重重的局勢更加日趨加劇並惡化。最終釀成世上罕見的人道災難發生。以史為鑑,我們一定要珍惜、維護並捍衛祖國的民族大團結局面,堅決打擊民族分裂勢力,抵制英美等西方勢力對我國邊疆的侵蝕,從政治的高度上看穿敵對勢力的陰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們共同遵循的法定政策。56個民族一家親。讓我們永恆的,愛家人、愛家鄉、愛我們的國家。


用戶屈之子


1994年4月,東非兩個內陸國家烏干達和布隆迪“山雨欲來”:兩國的第一、二大民族胡圖族與圖西族的對立難解,暴力頻繁,比、法組成的“維和分遣隊”已經抵達。6日,盧旺達胡圖族總統哈比亞利馬納在境外會議結束後連夜返回首都基加利,機上還有“搭便車”的布隆迪胡圖族總統,不料飛機在降落時被兩枚導彈擊中墜毀,兩位總統雙雙斃命......

該事件的直接後果是席捲盧旺達的大屠殺,100天裡百萬人喪生,其中至少有80萬是圖西人。布隆迪同樣陷入動盪直至內戰,到2005年戰亂結束,該國有25萬-30萬人死於非命。

蘇東劇變後的世界,何以出現盧旺達、布隆迪的慘狀?

兩國有相似的民族構成、人文特徵和民族、社會關係

截至2018年末,盧、布兩國人口各為1230萬和1120萬,絕對數不多,相對數(人口密度)巨大,盧2.63萬平方公里、布2.78萬,400人以上/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在非洲名列前茅。

兩國相似之處是人口的族群構成:胡圖族佔84%-85%,圖西人佔15%-14%,特瓦人均佔1%。宗教信仰大致相同,天主教徒為主,非洲原始宗教和穆斯林不多。

胡圖人和圖西人的關係構成該國獨立至今動盪與暴力史的全部,也成為讀懂布隆迪的最佳切入點。

胡圖人是典型的班圖種系,他們終生務農。

圖西人具有含米特人特徵,基因研究發現他們同樣是非洲人,屬蘇丹尼格羅人種,16世紀從埃塞俄比亞高原遷入,隨後建起圖西王國,主業牧牛,同時又是武士。

特瓦人比兩者在此居住更早,多從事狩獵和採集。

從體徵相貌看,胡圖人健壯而矮胖,圖西人瘦削又頎長。數百年的相互往來和影響,兩者的相異點已逐漸弱化,像圖西男子納胡圖女人為妾,其子女被視為圖西人。

在社會關係上,圖西人和胡圖人安於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在文化上,他們使用共同語言、信奉相同宗教,奉行類似的社會體制。以致有專家認為胡圖、圖西屬於同一族群,只是按照社會和經濟劃分的兩個分支。

殖民政策加劇了兩族的對立,埋下仇恨與動亂的種子

1890年,德國殖民者進入該地區,“兩國”成為德屬東非的一部分,殖民者依靠圖西貴族原有的統治方式,實行間接統治。20世紀初,德國官員將兩族確定為截然不同的族群,使得圖西人更有力地統治胡圖人。

一戰期間,比屬剛果的比利時小分隊越境趕走德國人,繼承其對兩地的殖民統治權,並將其合併為一個管轄單位:盧安達—烏隆迪。在區隔兩個族群上,比利時人遠超德國。他們引進身份證制度,使得胡圖人再也不能變成圖西人。在教育上,對兩族孩子分校隔離。政府部門完全排除胡圖人,強迫勞動制度下圖西人是工頭、打手,胡圖人只有出力的份兒。到20世紀30年代末,種族劃分成為當地日常生活中最突出的特性,兩個族群曾經的共同歸屬感已蕩然無存。

兩國1962年獨立後,布隆迪由圖西人掌權,盧旺達胡圖人專制,直至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

布隆迪獨立後的31年裡圖西人專權(1962-1966年是兩族平權格局的王國),然後是胡圖、圖西人交替掌權與戰亂的12年,暴力循環幾乎成為唯一的內容。

2005年,布隆迪新憲法明確規範胡圖、圖西兩族在國家權力中的構成:議會和政府中六四開,參議院各一半,軍人不得參加政黨且任何一族不得超過軍隊總人數的50%。2005年至今,胡圖人恩庫倫齊扎連任總統。

他堅持實行多黨與族群和解政策,致力於國家經濟恢復重建,百姓安居樂業的氛圍漸成。

1962年7月1日,盧旺達以共和體制宣告獨立,總統是位矢志將圖西人打入附屬地位的胡圖政治家。到1994年,盧旺達兩位胡圖人總統分別當政11年和21年,族群矛盾和流亡圖西人迴歸兩大難題一直無解。

流亡國外的圖西人在烏干達成立武裝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RPF)。1990年,RPF發起以圖西難民迴歸,結束胡圖專制為目標的戰爭。在冷戰結束、非洲民主化大潮初起的背景下,胡圖當局內外交困中,胡圖溫和派的總統哈比亞利馬納與RPF簽下權力分享協議。

1994年4月6日總統專機被擊落,胡圖人指責圖西人是兇手,圖西人認為胡圖強硬派是罪魁,因為後者急於阻止胡圖溫和派與圖西人和解。一場針對圖西人的有計劃、有準備的大屠殺開始了,極端勢力此前已將進口的50萬把大砍刀下發,叫囂“墓穴尚未填滿”,極力鼓譟戰爭是“每個(胡圖)人的責任”。一時間,胡圖極端勢力、軍隊乃至平民蜂擁上陣,他們手舉砍刀、匕首、長矛、槍械,挨家挨戶、一個山頭接著一個山頭地搜捕、追逐、殺戮,目標只有圖西人。一國既有的社會關係在親人相殘、鄰居相殺、同學好友間亂刀飛舞中徹底崩潰。

100天時間,包括至少80萬圖西人(佔當時該族人口的3/4)的百萬盧旺達人喪生,另有200萬、絕大多數是胡圖人為躲避圖西族武裝報復而逃離家園。而大屠殺前,盧旺達總人口約720萬。

30年河東,30年河西,1994年的大事變後,盧旺達圖西人卡加梅牢牢掌握國家政權,為消除建立在種族差別基礎上的族際矛盾,卡加梅取消身份證中“族群”一項,把所有居民統稱為“盧旺達人”。


ruixuezhaofeng


自從飛機發明之後,由各種原因導致的空難便接踵而至,而人為製造的空難,無疑是最惡劣的類型。人為性空難在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的同時,往往會給國際社會帶來強烈衝擊,甚至引發大規模戰爭。比如,1994年的基加利空難,不僅導致盧旺達、布隆迪總統同時遇難,其後續觸發的種族大屠戮,更是讓百萬生靈成為刀下冤魂。那麼,這場空難是由誰製造的呢?它為何會觸發如此慘烈的內戰?



盧旺達與布隆迪都是非洲中東部的內陸小國,不僅互相接壤,而且在民族構成方面也很相似,主體民族胡圖族約佔總人口的85%,少數民族圖西族則佔14%左右。雖然偶有衝突,但兩個民族在相處的千餘年時間裡,始終能保持較為融洽的關係,而兩族之間互相通婚的現象也並不鮮見。然而,隨著殖民者的侵入,兩大民族之間的和諧關係被打破,並逐漸滑向互為仇敵的局面。


原來,德國、比利時在殖民非洲時,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經常扶植少數族裔的代理人來管理主體民族,並刻意挑起、激化各族群之間的矛盾,使他們之間互相爭鬥,從而放棄聯合起來驅逐殖民者的鬥爭。德國、比利這套戰術屢試不爽,但給所在國留下了極大的隱患,並經常引發大規模的種族屠殺,而盧旺達、布隆迪便是典型案例。



德國、比利時統治兩國期間,在圖西族之中選拔警察、官吏,並讓他們來鎮壓胡圖族的反抗,由此造成兩大民族間矛盾越來越深。所以,等到1962年兩國同時宣佈獨立、胡圖族控制政權後,害怕遭到報復的圖西族武裝便經常發動叛亂,由此導致內戰不斷。由於兩大民族間的內鬥日漸升級,所以等到上世紀90年代初,兩國都面臨種族大清洗的危險。


為彌合兩族間的矛盾、盡力挽救和平,在國際組織的努力下,1994年4月,相關各方在坦桑尼亞召開區域性會議,並簽署一系列有助於實現和平的協議,盧旺達總統哈比亞利馬納、布隆迪總統恩塔里亞米拉同時與會。然而,即將到來的和平局面卻令兩國極端勢力感到恐懼,為了一己之私,他們決定對兩位總統實施暗殺,以此來阻止協議的執行。



4月6日,哈比亞利馬納、恩塔里亞米拉參加完會議後,搭乘同一個航班返回盧旺達首都基加利,並準備舉行聯合記者會。然而,就在飛機準備降落之際,卻被叛軍發射的導彈擊落,兩位總統同時罹難。由於兩位總統均屬胡圖族,所以盧旺達、布隆迪國內的胡圖族武裝便以圖西族謀殺總統為藉口,迅即對他們展開大屠殺,其中以盧旺達大屠殺造成的傷亡最多。


這場大屠戮從胡圖族士兵殺害女總理、圖西族人烏維林吉伊姆扎納為開端,在此後的3個月時間裡,總計約有80萬-100萬民眾慘死,其中絕大部分受害者是圖西族人,此外還包括部分胡圖族溫和人士。這場大屠殺的遇難者,約佔當時盧旺達總人口的1/7以上,另外還有25萬-50萬女性遭到強暴,其罪行令人髮指。



同年,在烏干達的支持下,由卡加梅領導的圖西族武裝,最終推翻盧旺達胡圖族政府,由此結束後者對圖西族的大屠殺。內戰結束後,200萬胡圖族民眾,包括一些屠殺參與者,由於害怕遭到圖西族的報復,被迫流亡到鄰國尋求庇護。但儘管如此,新政府還是在鄰國的配合下抓捕大批戰犯,經盧旺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審訊後,全部繩之以法。


布隆迪大屠殺的規模雖然不及盧旺達,但依然造成至少20萬人遇害,經此浩劫,圖西族人口銳減到不足5千人,近乎被滅族。由大屠戮引發的內戰,在布隆迪結束的時間要遠遠晚於盧旺達,直到2002年圖西族政府才與胡圖族叛軍達成停戰協議,而最終的和平協議則在4年後簽署。此時,距離內戰爆發已過去12年。



內戰結束後,兩國相繼走上重建之路。其中,盧旺達在卡加梅的“掌舵”下,逐漸完成民族和解的任務,並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增長率近十年來一直冠絕非洲,而社會治安水平也位居非洲之首,堪稱極度成功。反觀布隆迪,由於舉措失當,導致國家依然身陷政局混亂、經濟貧困、治安糟糕、民族矛盾尖銳的泥沼當中,隨時都有重新爆發內戰的危險。兩相對比,實在是令人無限感慨。


資料來源:《列國志:盧旺達/布隆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