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在《道德經》第五章,聖人建議人們一開始修道的時候“不如守中” ,那麼聖人建議我們的“守中” 之法到底是守什麼呢?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第五章原文的大概意思,先看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這句結構形式與第75章的“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相似。

可以補充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以天地不仁;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以聖人不仁” 。

這裡的“以” 字作“因為” 講,用來表明天地和聖人不仁的原因,是因為萬物和百姓為芻狗的緣故。

天地對萬物不再有仁慈之心,是因為萬物為之芻狗(芻狗譬喻為非作歹之法),萬物不尊道不貴德不行仁義 ,而是彼此損害相互鬥爭的緣故。

所以天地不仁,不再“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不再降及時雨,而是降非時雨。

或過時不雨,要雨而不降雨導致出現旱災;或非時而雨,不要雨而使勁降雨導致出現洪災。

聖人對百姓不再有仁慈之心,是因為百姓為之芻狗,相互爭鬥,不再遵守道德仁義的緣故。

所以聖人不仁,一來對於“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 的有權勢之人,聖人有所表態“吾得執而殺之” 。

二來對於失去了“以道蒞天下”的氛圍不再奉行聖道的普通人,“聖人亦不傷人”的仁慈之心也會失去,將會懲罰那些為非作歹的人。

聖人在本章一開始先提出了天地聖人不仁的原因是因為萬物百姓不仁在先的觀點。

如同人間帝王懲罰犯法之人,作為秉公執法的天地和聖人亦會執“天之道” 懲罰那些背道而馳的萬物和百姓。

接著聖人再進一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人們世間有兩種法。

一種是至尊無上的聖道,一種是自作自受的歪門邪道。

聖人借“橐” 比喻正道,正道是虛而不屈的,借“籥” 比喻邪道,邪道是動而愈出的。

原文是: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天地之間所有的法,正道好像橐(兩端扎口的小袋)中的空氣一樣,邪道好像籥(古時候的管樂器)中的空氣一樣。

這裡的猶橐籥乎,不是說猶橐籥兩個物體本身,而是說猶如橐籥兩個物體中的空氣。

橐籥兩個物體中的空氣是什麼樣的狀態呢?一個時時刻刻都是靜止的,一個是躁動不安的。

其橐中的空氣尊道而行,堅守“清靜” (清靜為天下正),因為靜止的緣故,感受不到橐中空氣的存在。

看起是虛無的,而且靜止的空氣不會屈服於橐中是否裝有東西進去,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它總會保持一種靜止的狀態。

聖道也是一樣,堅守清靜無為無執,達到無欲則剛的境界,不會屈服外界一切惡劣環境的干擾,總是能夠保持身心清靜,做到“燕處超然” 。

其籥中的空氣背道而馳,不能堅守“清靜” ,而是躁動不安,結果因其亂動。

一來愈亂動愈是不能呆在籥中、愈是會流出去,二來愈亂動其躁聲愈是會令人心煩不安。

邪法也是一樣,因為躁動的緣故,不能理智的處理事情,愈是亂動愈是不能保住善法會令善法流失,愈亂動愈會導致連鎖反應,導致痛苦、煩惱、錯誤、災難等愈出愈多,一個接著一個。

這裡的“動而愈出” 是指若行邪法亂動的話,一來會導致善法愈是出走流失,一來會導致邪法愈是出來得更多。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在介紹了正邪兩種法,對比了正邪兩種法之後,聖人最後告訴人們邪法會導致“數窮” 的後果 ,於是建議人們“守中” 。

原文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多”與第22章中“多則惑”的多字含義相同,都是指多亂動多邪法,多自見多自是多自伐多自矜等躁動之法。

“言” 作動詞講,是意味著的含義,用來解釋前面行“多” 之法帶來的後果 。

如果追求“多” 追求“籥” 之法的話,意味著一次又一次的走向窮途末路,意味著“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 意味著“荒兮其未央哉” ,輪迴於生死之中沒有窮盡之日。

“不如守中” 是聖人苦口婆心的勸導,也是聖人告訴人們在一開始修道的時候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那什麼是守中呢?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結合《道德經》第38章,我們知道聖人老子提出了道德仁義禮此五種法,其道最尊最上,德次於道,仁又次於德,義又次於仁,其禮(聖人說的“禮”與禮貌中的“禮”含義不同)最賤最下。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禮中沒有道德仁義,其禮“動而愈出” ,會導致“數窮”導致很多不好的後果。

最上之法“道” 難追求,欲成最高無上的聖道並非一蹴而就的,而最下之法“禮”又多苦惱。

所以不如各退一步,選取道德仁義禮此五者的中間之法“仁”來作為前期修道的目標,守中守“仁” 。

這裡的守中便是要我們守仁,要我們堅守虛而不屈的橐和動而愈出的籥兩者的中間之法,要我們不要再為芻狗,萬物和百姓都守仁的話,天地和聖人亦會對萬物和百姓仁慈。

全章都是圍繞著“仁” 展開說明的。

那什麼是仁呢?《道德經》 第81章有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這是《道德經》全文的中心思想,是聖人對道德仁義進行的詮釋。

這裡的不爭有兩種,一種是不爭長,一種是不爭功,不爭長者有道,不爭功者有德。

義指的是天之道中的“利” ,是捨生取義,是捨身命財貨等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利益一切苦難眾生的意思。

仁指的是天之道中的“不害” ,不行損害、逼迫、惱亂於所有的眾生,不害一切人不害一切動物, 不為芻狗,不亂動。

具體來說便是奉行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一者是虛妄的假話,二者是狂妄自大的話)、不兩舌(挑撥離間之語)、不惡口(罵人等粗話)、不綺語(無聊的語言)、不貪、不嗔、不痴等十善業。

守中便是守仁,便是奉行十善業道。

文章來源/白雲仙院,更多好文請關注公眾平臺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道德經》中的“守中” 到底是守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