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泵+蓄能 攜手邁向智慧供熱

本文來源:中國清潔供熱平臺報道


“熱泵+蓄能”清潔能源系統正在北京及全國範圍加速推廣。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場館區採用“地源熱泵+水蓄能+鍋爐調峰”系統實現供冷供熱;


2019年9月,採用“地源熱泵+冰蓄冷”多能互補系統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用;


今年3月,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心起步區清潔能源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採用“地源熱泵+水蓄能+冷水機組+燃氣調峰”的複合式清潔能源系統,是北京2020年重點新建能源項目。


在近年來的清潔供熱工作中,北京對熱泵類產品的大力推廣在全國起到了典型示範作用。如今,北京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目標早已提前實現,但其對熱泵系統的推廣力度不減,並對熱泵系統的應用形式和效果提出了更多的創新要求。


利用谷電蓄冷、蓄熱技術與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等熱泵相結合能夠提高熱泵在低溫環境下的穩定性,解決熱需求與熱供給的不平衡問題,還可以進行電力調峰並實現移峰填谷。綜合熱泵和蓄能兩者優勢,實現節能、省錢、調節電力峰谷等多重效益。預計在未來北京熱泵能源系統的發展中,“熱泵+蓄能”將成為主要形式之一。


熱泵+蓄能 攜手邁向智慧供熱


根據北京市發改委等8部門於2019年1月聯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快熱泵系統應用 推動清潔供暖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北京將鼓勵熱泵系統與蓄熱(蓄冷)設施相結合,利用峰谷電價降低項目運行成本,增強熱泵系統調峰能力。對熱泵系統項目配套建設的成熟蓄熱、蓄冷技術系統,以及配套建設的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補熱系統,其投資納入熱源投資,給予熱源同比例的資金支持。加速熱泵系統與常規能源系統、儲能系統的融合,推動能源綠色高效智慧轉型,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


《實施意見》發展目標提出,到2022年,北京市新增熱泵系統利用面積2000萬平方米,累計利用面積達到8000萬平方米,佔全市供熱面積的比重達到8%左右,熱泵系統應用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本文開頭所例舉的“熱泵+蓄能”項目即隸屬於該文件所指出的建設熱泵系統的重點區域範圍。


事實上,北京只是全國推廣“熱泵+蓄能”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熱泵+蓄能”系統的應用遍及全國,一些地方也正在積極打造“熱泵+蓄能”的利用典型。例如,在山東煙臺高疃鎮,政府、醫療、學校全部由空氣源熱泵+低谷電蓄熱系統綜合能源替代原來的燃煤取暖方式,在推進清潔能源發展的基礎上,也為周邊區域供暖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此前的清潔供熱市場中,熱泵和蓄能供熱產品頗有競爭之勢,但從未來發展來看,熱泵和蓄能技術的發展並不矛盾,相反,兩者的攜手並進更加符合未來的智慧綜合能源發展趨勢。


蓄能技術可以從熱泵產品的存量和增量市場中獲得廣泛的市場應用空間,而搭載蓄冷蓄熱技術的熱泵系統,其應用範圍也將進一步延伸,獲得參與負荷側電力調峰市場的入場券,推動熱泵系統向智慧化轉型。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認為,“熱泵+蓄能”模塊的構建對未來建築智慧採暖供冷系統具有積極意義。“熱泵+蓄能”供熱技術為供暖系統供給側靈活性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時,“熱泵+蓄能”供熱可實現清潔供暖以及緩解電力負荷峰谷差的“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