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速度慢?可能是你期待过高……

每天一本书强壮中国人,hello大家好,这里是轩辕书评。我是你的专属评论员,每年读300本书,读书不挑食的轩辕。

从这几天开始我们要为你评论一本非常重要的书,这本书是《快速阅读术》,这本书虽然不厚,但它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唯一一本能够真正加速阅读速度的书。

想不想知道我为什么能够一年读300本?为什么一周能够坚持读至少5本以上的出版图书?从这期书评开始,我会把自己的一些读书的方法和心得一一交付给你,期待你的订阅。

今天的书评依然按照一问一答一观点的方式进行,带给你超越原书的更多观点。


读书速度慢?可能是你期待过高……


问题

我们今天的问题就是——

你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答案

很简单,就是因为你对于阅读本身的理解就不正确。

观点

读书如同听音乐

为什么这么说?


读书速度慢?可能是你期待过高……


很多人很执着,要看一本书,就要完全从前读到尾,这是第1种执着的人;还有很多人,但凡读一本书就想要把这本书的精华全部记住,就想把其中的每一个观点都吃透,每次拿起书,就要求自己仔细品味作者所说的每一个结论、每一句话、每一段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试想一下,你以前读的那些教材、教科书,到现在你们能记住其中1%的内容吗?

尤其是原文,大多数人应该把毕生所学之大半,原封不动,物归原主,交还给了老师吧?

恐怕剩下,只是一些“灵魂性”的内容,偶尔可能还能在大脑中想起,偶尔在工作中用得上吧?

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像听音乐一样?

没有人会期待你听完一首歌之后,可以把这首歌所有的旋律都记住,也没有人会要求你把一首歌当中所有的歌词都记住。

但你仍然能够通过听一次这首歌,就能够体会到这首歌是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就能够感受到音乐当中的情绪情感,就能够体会到音乐之美。

读书也是一样的。


读书速度慢?可能是你期待过高……


读书不该有妄念

坦白讲,很多人读书不够快,从根本上来讲,对读书有一个妄念——

认为读一本书,不管读一次还是读几次,目的都是要把这本书记住,记住其中的内容和观点。

但很不幸的是,人类的记忆都是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只不过你的记忆力好,遗忘曲线会比别人稍微平缓一些。

大部分人是不会拥有过目不忘这项技能的。

相信我,只有极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记忆大师,才能够做到对特定内容的过目不忘。

但是记住并不代表理解,这类记忆比赛的记忆方式,也与我们平常读书的方式不一样。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要求自己读一次或者是读几次书,就把书中的内容给记住。

阅读不是复制粘贴。


读书速度慢?可能是你期待过高……


改变态度,提升速度

就像《快速阅读术》这本书的作者所说的——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能够快速阅读的人和不能够快速阅读的人,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能够摆脱仔细阅读的束缚,是否纠结于一本书当中的所有的内容,每一个字句”,仅此而已!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你千万不要对自己一次阅读的效果期待过高,这是一个妄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即使你花一周的时间去仔细研读一本书,一个月之后能够记住的内容,我相信连1%都不到。

这就是我们的人的大脑,这就是我们阅读的硬件限制。

但理念就不一样了,如果你能够摆脱所谓的仔细阅读带来的束缚的话,只要稍稍转变一下这个观点的话,你的读书速度就会变高。

最为关键的是,我们都知道现在属于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年有多少本出版的图书,网络小说就更不用说了,那么多书真的值得你一本又一本从头到尾地读完吗?

每个人最珍贵的不是钱,而是时间,你把那些时间都花费在那些无聊的书上面,花费在一字一句地去理解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写出来的文章,钻研那些毫无深意的内容,真的值得吗?


读书速度慢?可能是你期待过高……


“流水式阅读”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所以我们提倡的快速阅读方式,第一个段位便是流水式的阅读。

只有你的量上来,才能够谈论深入理解这个事儿。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对网络新闻社交网站的粗略阅读,那么在刚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最新的流水式的阅读模式,而不要采取传统的严肃认真的逐字逐句的阅读模式,否则你很可能会感叹于阅读的“低效”甚至是无效。


读书速度慢?可能是你期待过高……


还有,刚开始一定不要执着于在大脑当中储存书籍的具体内容,也不要在家里面储存书籍,买书和读书是两回事。

对于绝大多数书籍来讲,最好的读书方式也是最快的读书方式,就是让书里的内容流进你自己的脑海当中。

说到这里,你肯定会问我一个问题,读书又不是为了纯粹去刷量,而是为了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找到那些对我有用的东西,或者干脆就是去享受阅读的乐趣,这种流水式读书法显然是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读书速度的快慢,与你是否能够真正地get到书中的重点之间是没有线性对等关系的。


读书速度慢?可能是你期待过高……


咱们先解决大脑中仔细阅读的认知负担,之后的书评会讨论怎样才能读书之后不忘记其中的精华,不做阅读无用功。

如何实现流水式的阅读?同时还能够保证能够吸收书中的精华内容,这就是我们之后的书评要着重讨论内容。

好,咱们下一期轩辕书评,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