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8小时工作制

我国在经过不断的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基础在不断壮大,劳动人口不断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到如今,已经与世界深度融合,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整体来看,竞争是我过企业与外企的主旋律,所以最近的四十多年,我国经济既享受着市场开放的红利,也面临着各国企业的竞争压力。面临这些压力,我不谈其他的解决办法,谈谈职工工作制度。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就明确规定,国人实施的是8小时工作制,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大家建设祖国的热情被调动,举国上下投以满怀的热情建设着,深圳速度也是在这种建设热情中创造出来的,那么改革开放早期,人民的工作状态和现在的用人制度有什么关系呢,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当初人民为了摆脱贫苦生活的愿望,通过自己的勤劳来改变现状的愿望,正是这个愿望促使着举国上下勤劳的工作着。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发展到2010年前后。

为什么这种勤劳的工作会持续四十年之久,因为这是我国经济开放的摸索阶段,国内市场准入条件放宽,国外资本涌入国内,促使我国的轻/重工业蓬勃发展,那些文化程度较高,懂得洋码字的知识分子走向了管理/技术人员的岗位,那些文化程度不高,只需要掌握设备基本操作的农村务工人员,则成为了生产大军的一份子,补充着城市工人的短缺,这是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在第一个十年,祖国遍地加班加点的工作,日夜开动机器,出口贸易一年一个台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头一个十年,我国的外汇就是在城市工人和进城的农村务工人员加班加点中积累起来的,那个时候的外汇,对于刚刚开放的祖国有多重要,是今天无法体验的。

到了改革开放第二个十年,我国的出口贸易已经再次上了一个台阶,通过不断的对外贸易,不断的引进新设备,我国第二个开放十年被推向新的高度,。随着国内各个产业不断壮大,进城务工人员出现的井喷,同行竞争加上务工人员过剩,留给企业提高国内竞争力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压低成本,扩大出口额。而压低成本,在早期大多是采用了无偿加班或低补偿加班的办法,这是第二个十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井喷带来的人口红利,8小时工作制再一次因为不可抗拒的挑战,淹没在开放的第二个十年当中。

到了改革开放第三个十年,我国的工业已经门类齐全,工业总产值世界第一,人民的工资水平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我国的工业产品一边面临着低收入国家工业低价产品的冲击,一边面临着发达国家新一代产品的市场占领,而在此时,我国的企业还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科技创新还在起步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企业们把产品的竞争力保留给了制造成本这一个环节,2000年以后,很明显的可以感觉到外贸型加工制造企业的加班时长在增加,企业执行面在扩大。而新一波的农民工入城就业,更是推动了加班的广泛推广。在第三个十年,因为科技实力的还处于聚集待发的阶段,我们再一次选择通过加班来弥补竞争力的不足,一些人也在这时开始优先选择其他产业,不再是工厂上班。

到了第四个十年,也就是当下,996工作制出现了,996工作制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想必大家都明白了,还是企业产品的成本问题,工业产品成本高,就用人工加班来弥补,研发成本高,就让科研人员加班。如果今天我们还坚持推广996工作制,在新时期还采用老办法坚守利润贡献,请问什么时候才能抽出身来享受生活。今天的中国,需要彻底的转变工业生产理念了,我们的工业设备要卖出好价钱,比的不是成本,而是设备精度,操作安全性,寿命期。我们的工业产品,要在产品质量,标准上做更高的要求,安全性上做更高要求,不要怕做出高成本的产品,我们要怕的是做出的是低成本的,没有科技创新的产品,这样的产品不是释放劳动人民双手的产品,只有坚定的走8小时工作制,我国才能彻底摆脱对人的依赖,走向对科技的依赖,科技的依赖越高,对科技创新的依赖才会越高,对科教依赖才会越高,才会出现越来越良性的循环。摆脱对人的依赖,走向法制的企业管理,走向科技创新引导,走向中华民族的辉煌。

最后总结:苦出来的好日子是过去式的好日子,解放出来的生产力,是未来式的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