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出土一座遺址,解開匈奴突然強大的祕密,難怪漢初打不過匈奴

戰國末年,趙國李牧大破匈奴十萬騎;秦朝初年,蒙恬北擊匈奴,逐匈奴七百餘里........然而短短10多年,到了秦末漢初,匈奴卻突然強大,不僅一統草原,建立第一個草原帝國,而且力壓漢朝半個多世紀。那麼,匈奴突然強大的原因何在?

蘇聯出土一座遺址,解開匈奴突然強大的秘密,難怪漢初打不過匈奴

匈奴爆發了軍事裝備革命

上世紀,在貝加爾湖地區,前蘇聯考古專家發現一座匈奴作坊遺址,其中出土了許多的馬鎧、鐵器等。今天看來這些技術極為簡陋,但在當時卻是新一輪軍事技術與裝備的革命。

前蘇聯考古學家吉列謝夫的《南西伯利亞古代史》研究指出,在公元前4世紀-3世紀,是歐亞大陸發生劇烈變化的時期,其中歐亞草原上最顯著的變化是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騎兵。貝加爾湖匈奴作坊遺址揭示,匈奴擁有了真正騎兵,尤其馬鎧出現,說明匈奴擁有了重裝備騎兵,而且還有一定數量的鐵製武器,這讓匈奴戰鬥力瞬間倍增。

蘇聯出土一座遺址,解開匈奴突然強大的秘密,難怪漢初打不過匈奴

建立史上第一個草原帝國

匈奴軍事技術與裝備的爆發,帶來的最直接變化是閃電般的速度一統草原,建立了史上第一個草原帝國。

《史記·匈奴列傳》:冒頓以兵至,擊,大破滅東胡王,而虜其民人及畜產。既歸,西擊走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悉復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者,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冄阝、膚施,遂侵燕、代。是時漢兵與項羽相距,中國罷於兵革,以故冒頓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公元前215年,蒙恬北擊匈奴,讓匈奴後退七百里,但楚漢爭霸時,匈奴冒頓東征西討,先後擊敗爭鋒數百年的東胡、月氏等國,一統草原,其中只用了短短10年時間,幾乎就是閃電的速度。

為何在此之前數百年中,匈奴打不過趙國、秦朝,奈何不了東胡、月氏等?顯然,除了冒頓個人能力之外,匈奴軍事裝備和技術迎來的突然爆發,讓匈奴能夠阻止更大規模的騎兵軍團,以及大幅度提升了戰鬥力。

蘇聯出土一座遺址,解開匈奴突然強大的秘密,難怪漢初打不過匈奴

技術與裝備爆發改變戰爭形態

每一輪軍事技術的爆發,都會改變戰爭形態,給戰場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馬鐙馬鞍、火器、導彈等的出現,都讓改變了戰爭形態,匈奴技術與裝備的爆發,也改變了匈奴騎兵戰略戰術。

《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白登之圍,“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駹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

縱觀白登之圍前的匈奴征戰史,鮮有聚集10萬以上兵馬作戰的時候,《史記》中只記載了一次,即公元前244年李牧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然而到白登之圍時,匈奴突然聚兵40萬騎,固然有冒頓組織能力強之外,應該還與匈奴爆發了技術與裝備革命,可以進行騎兵大兵團作戰了。

騎兵,不可能只是一群會騎馬的人,至少需要有相應的武器裝備,才能組織起真正的騎兵軍團。而當匈奴有了穩定分工的作坊之後,裝備能力大幅度提升,自然就能組織起更大規模的騎兵軍團了。從此之後,史書上不時可見匈奴發兵10萬以上,如馬邑之謀中的匈奴軍臣單于“

乃以十萬騎入武州塞”。

蘇聯出土一座遺址,解開匈奴突然強大的秘密,難怪漢初打不過匈奴

匈奴騎兵戰鬥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匈奴入侵漢朝時雙方兵力對比,幾乎可以肯定當時匈奴戰鬥力要遠超漢軍,甚至是“一胡敵三漢”。

漢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單于率領十四萬騎入侵漢朝

,俘虜人民畜產甚多,大軍最遠深入彭陽,甚至還派出一支奇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直接深入漢朝中樞地帶。漢朝應對是除了動員北地邊境全部軍隊驅逐匈奴之外,還“發車千乘,騎十萬,軍長安旁以備胡寇”。漢文帝去世前一年,軍臣單于放棄和親,率領6萬騎入侵漢朝,“所殺略甚眾而去”,漢朝又一次幾乎是全軍出動防禦和驅逐匈奴。可見,漢文帝時漢軍騎兵並不少,但漢軍戰鬥力卻遠遠不如匈奴騎兵。

趙破匈奴之戰與秦朝蒙恬北擊匈奴中,都是以步兵為主,卻能取得擊敗匈奴的勝利,尤其李牧大敗匈奴,殺死十多萬精銳。但到了漢朝,漢軍不缺馬匹,為何打不過入侵的匈奴?顯然,除了匈奴發揮騎兵快速作戰的戰術之外,筆者認為應該還與匈奴裝備突然升級有關,當然如今還沒有直接的考古物證支持。

蘇聯出土一座遺址,解開匈奴突然強大的秘密,難怪漢初打不過匈奴

馬邑之謀後,漢匈百年之後啟幕,此時漢朝軍事裝備已經超過匈奴。《漢書》中陳湯說:“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這裡的“胡”,是指西域諸國的士兵,從陳湯的話中不難看到,“一漢敵五胡”是建立在軍事裝備上的,當諸胡“頗得漢巧”之後,就逐漸降到了“一漢敵三胡”地步了。反過來看匈奴也一樣,漢朝軍事裝備升級,匈奴卻基本保持原樣,此消彼長,漢朝軍事實力就超過了匈奴,體現在戰場上就是屢戰屢勝。

因為裝備精良,所以衛青、霍去病、李陵等人才能以少量兵力深入草原。與李牧、蒙恬不同的是,漢朝經常摧毀匈奴後方基地,比如霍去病直搗龍城,匈奴兵力直接損失固然雖然不多,但後方裝備供應基地被摧毀,這也是為何漢朝能夠徹底擊敗匈奴,而趙國、秦朝卻只能擊退匈奴的根本原因所在。放眼2000多年的中原王朝與草原帝國的宿命戰爭,後世唐朝採取的就是漢朝戰法,宋明打法猶如趙國、秦朝,難以徹底擊敗草原帝國,一旦春風吹又生,很快草原帝國又能恢復。

參考資料:

《南西伯利亞古代史》、《史記·匈奴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