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衍生出的朝贡制度,主导了各朝代的外交,维护和平的利器

引言

中国自夏朝开始,经过商、周时便形成了一种诸夏民族的观念,周朝以农业立国,与中原地区的其他氏族联合成为了一个以农业为中心的集合体。在这个中原诸夏的圈子之外,擅长打猎和放牧的游猎民族被中国称之为犬戎,也就是蛮夷。

后周代以周礼之高级文化,将诸夏之外的蛮夷以周礼之法分为华夏之外。春秋战国之后,列国纷争,蛮夷之族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战国争霸的诸侯,遂逐渐接受,且认可诸夏之周礼,周礼自周到秦汉,在历朝历代中广受国政的推崇

周礼衍生出的朝贡制度,主导了各朝代的外交,维护和平的利器

图|周礼

中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周边没有可以和中国匹敌的对手,历代的中国王朝都是属于统一型大陆帝国。因此四方的列国在中国眼中,自上而下是中附属关系。著名的华夷之辩论证中,夷华夏为中心,对四周的小国进行控制,即使小国没有要和中国亲善的意愿,中国的“礼”仍是要将小国册封为臣子的

一、如何建立宗主国和藩国的关系,周礼运用到外交

中国以长国自称,将周围的小国以册封的方式建立关系,礼在其中梳理大国和小国的从属关系。既然从属关系已经建立,中国就以长者为尊的姿态向四周要求朝贡,这时候国与国的关系自毫不相干转换为宗主国与藩属国。

朝贡是种附属国向宗主国进贡的制度,还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第一代的朝贡,据《竹书纪年》云:

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来朝。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诀。

但这个时期还没有具体的制度来完善朝贡的规章和细则,朝贡二字的分析:

朝,旦也,也就是清晨的意思;贡,献功也,是为向他人进贡,贡字中上下结构是为贝向上进贡,一种自下而上的关系,贝则是进贡方属国的特产。

周礼衍生出的朝贡制度,主导了各朝代的外交,维护和平的利器

图|中国与藩国关系

中国的国政组成中家庭因素不可或缺,据《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庭中以礼的长幼尊卑来确认家庭成员的关系,以长为大,尊卑有别,故而幼者听从长者的意见,长者对幼者进行照顾。这种关系在中国与四周国的交往中也运用的非常普遍。

西周时期出现第二代朝贡,这时候朝贡开始具有雏形,其五服制便是此雏形。五服制度以周天子为中心,向四周画圆,分五个同心圆。离周天子最近的五百里范围属于甸服,甸服外五百里为侯服,其向外推进,以五百里为单位,分别为宾服、要服、荒服。

这也是中国家国观念中“礼”的特性,以长幼尊卑,人之间以亲近疏远的人伦关系来进行交流,圈子越是向内,与中国的关系就越是亲善,其受到的待遇越是高。而圈子越是向外,被忽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周礼衍生出的朝贡制度,主导了各朝代的外交,维护和平的利器

图|融洽的家庭成员

中国自为天朝,这个天朝的称呼,并没有如实际一般可推测出的理论,乃是周天子第一代建朝后稳定政权的想象产物。中国与异族建立礼的关系,便可把周边这些小国纳入中国的周礼中,避免战斗而确保国之间的和平。若以礼册封,周边小国不太感冒,中国将拿出“仁”字再次亲善周边的小国,即使对方不接受自己的文化,但中国仍然保留一个位置给对方。

二、南宋为成为东亚霸主,大搞优惠政策

汉代建立后继承了秦朝大一统的帝国前身,此时正是亚洲大陆上的霸主国,其周边小国在大汉的尊名之下向大汉进行朝贡、献贡以及纳质;相对的大汉也会对这些外藩国进行册封和赏赐,大汉国外便多了很多的受到金银回赠的藩王。小国对大国的朝贡此时已经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一个常例,南宋时,为了洗刷败于金国的耻辱,南宋便很好的运用了朝贡,得到了诸多小国的支持。

周礼衍生出的朝贡制度,主导了各朝代的外交,维护和平的利器

图|东亚三大霸主

  • 东亚地区的三大主角

公元九六零年宋代将朝贡制度发展到了中国历史的极致,宋代历时三百一十九年,分为两宋。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和出色的政治交往在东亚地区处于较上级的国。与宋国并列的仍有辽国、金国两大强国,这三个国是当时东亚地区的三大主角。金国、辽国、宋国三国周边都罗列着小国,在三大强国的势力中,以朝贡的方式维持和平。

  • 南宋政策的放宽

金国可谓是能征好战的一个民族,在公元一一二五年到公元一一二六年短短两年的时间,将邻国辽国征服,又将北宋灭国。此后的南宋建立,与金国形成了两股对峙的势力。为了与金国竞争,也是为了挽回北宋失败时遭到的耻辱,南宋对周围的藩国进贡政策上进行了条件上极大的放宽。对小国的关怀便是对其生存的关怀,毕竟小国也是图谋经济增长的。

  • 南宋以天书增强外交

南宋在对于小国的朝贡政策上进行了放宽,以回赠大量的金银的方式增加小国的朝贡次数。宋王为了彰显南宋的实力,朝贡的次数增加可使得宋国的名声得到伸张,而仅仅凭借政策的放宽,上供的频率仍达不到宋王想要的水准。

周礼衍生出的朝贡制度,主导了各朝代的外交,维护和平的利器

图|南宋接见使臣

南宋随即使出了天降奇书,惠泽万民的神话故事来彰显宋国的强大实力。天意所归,使得大宋得到国运,诸国朝贡将得到大宋的国运,且值此天机,大宋将以更大的财宝回赐小国。很多小国在金国和宋国两者之间,宋国既有如此丰厚的回报,上供既可以提高经济增长,便频频向宋国上供

相比汉代的回赐制度,南宋在回赐上增加了数量,给予了小国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满足。在败与金后,南宋此举无疑是为了增强国威。在宋与金两国中率先以大国的声民联合周围的小国来获得政治上的支持,故而以天书来引发小国朝贡的次数。

三、来者何人?制度的完善促进了朝贡的发展

中国历来都把各个异族当做是蛮夷,即使是在周礼延续了数百年后,仍然是没有改掉这个说法,蛮夷来到中国,中国既想团结蛮夷,和其形成良好的关系;又因为无法控制蛮夷而感到恐惧,所以中国对外一向是设防的,凡是有陌生民族来到中国圈子时,必然要经过中央派发的边臣的重重审核。

周礼衍生出的朝贡制度,主导了各朝代的外交,维护和平的利器

图|外来使节

  • 层层上交的机制

这第一套流程便是申请,进贡的异族带着奇珍异宝和地方特产来到了中国边疆,这时边关大臣将其拦截,询问来意,将其所述写于文书之上。传达给上级之后,上级官员经过审批,层层上报,交由皇帝批阅。允许之后,再层层下递给边关大臣,然后来访的异族方可以通关

,这根据朝代的不同,国防和中央之间的距离和办事官员的效率而定。异族带着几车金银珠宝千里迢迢奔赴中国,在边关办事处就可能逗留很长时间,这套制度如果有中间的官员失职时,便很容易中断,异族的等待时间更加的漫长。

  • 表章与驿券的作用

申请之后便是表章,表章为中国为异族所编制的身份证明,来使将所上供的财务写于其上,随即上交国君,仍是之前一套层层上递的流程。之后来使便可以使用中国给配发的驿券,使用中国的车马。在经过了边关大臣对贡物的检查后,这些物品的数量、品类和来访的人员与其经过的路线都要登记在一张文书上上交朝廷。

周礼衍生出的朝贡制度,主导了各朝代的外交,维护和平的利器

图|驿站

  • 朝贡制度的人性化

朝廷对这些人的身份进行核查后将会为其准备驿站,而且在进京的路上朝廷官员将一路保护来使的安全。有时候部分的来使忽略了上供日期,提前到达中国时,行路至一半,边臣就可以发现他们,然后友善的提醒他们日期未到。仍有的异族是山高路远,路遥马亡,君主为其着想便将他们上供更改。不必至中国朝贡,而是在双方一个折中点,立下朝贡的机构,这对于这些来使简直是福音。

结语

将小国册封为中国的官员,以职务和财宝的名声使得周围的小国臣服于中国,也是中国的在历史上习以为常的外交策略。在臣服于中国后,上供得到的职位可两国之间的和平,也可以在战乱时受到中国的援助,而上供时,中国也对外来的小国罗列了一套程序和礼制来保护中国的安全和维护小国的利益。据《南涧甲乙稿》:

国朝政事,待著夷之礼最为详备。

中国的礼仪以外交的形式传达到了周边的小国,儒家的长幼尊卑周礼文化也印在了小国和中国的关系之中。藩国和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本,以朝贡的方式互通友好,维持政治的和平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竹书纪年》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南涧甲乙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