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尽管这句话很有道理,但史实证明并非都是如此。

楚汉相争,刘邦胜出,成为一代帝王。项羽失败了,但在人们的心中,他依然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失败了,世人都知道拿破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让拿破仑饮恨滑铁卢的将军是谁。

在事业上,人们都想像刘邦那样成为成功人士;在个人形象上,男人们都想成为像项羽那样的一代英豪。

其实,项羽本来可以两项兼得。在关中,他分封诸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威震天下。在后来的楚汉相争中,渐渐落于下风,最终自刎垓下。

离“登天”仅仅一步之遥的项羽为什么会惨败而不能自保?

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一、简单粗暴,不能重用信任人才

韩信、陈平等曾经都是项羽的部下。韩信在项羽的部下时,仅仅是负责宫门警卫的一个小小的郎中。不顾身份低微,韩信多次向项羽进谏,都被置之不理。韩信失望之余,投奔了刘邦,被拜为大将,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汉初三杰之一。

在楚汉相争期间,项羽终于看到了韩信强大的实力,曾派人劝说韩信归顺自己,但被韩信以刘邦待自己恩遇甚重而拒绝。

陈平,在项羽部下待遇还不错,获封信武君。陈平曾平定殷王司马卬的反叛,时间不长殷王又归顺刘邦。项羽为此大怒,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斩杀当时参与平定殷王的将领。陈平因此逃奔刘邦,多次立下奇功。成功离间项羽和范增关系的就是陈平。

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二、为人抠门,怀妇人之仁

项羽有举鼎之力,为人刚猛,但他也有特别仁义的一面。有人称项羽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主要就是指项羽为人讲究仁和礼。项羽世世代代为楚将,他的祖父就是楚国一代名将项燕。

陈涉、吴广起义时还打出了项燕的旗号,就是因为“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这样的家庭,让项羽的身上闪耀着贵族的光芒。他平常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部下如有人生病,他会因此哭泣,并把自己的饭食分给病人吃。

但是一旦有部下建立功业,他不能像刘邦那样立马论功行赏,而是久拖不给,显得相当抠门。因此韩信称项羽这样的仁慈为“妇人之仁”。

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三、优柔寡断,不能听从范增的忠言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进入咸阳后,约法三章,显示了他的野心,成为项羽潜在的对手。项羽听从范增的计谋,为刘邦专设鸿门宴,想借此除掉刘邦。哪知鸿门宴上,虽然刀光剑影,但项羽经不起刘邦几句软话,不仅迟迟不肯下令动手,还亲口告诉刘邦向自己告密的是曹无伤。曹无伤时为刘邦的左司马。刘邦安全返回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曹无伤。

刘邦不辞而别,项羽没有任何追悔,坦然接受张良代刘邦献上的一双白玉璧。

范增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他把张良代刘邦赠给他的一对玉环狠狠地摔在地上,然后拔剑击碎玉环,仰天长叹:“夺取项王天下的必定是刘邦,我们这帮人将被他所俘获。”

鸿门宴上,项羽的妇人之仁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项羽轻易地中了陈平的离间计,消减范增的权力。范增因而大怒,怀恨离开了项羽,病死归乡途中。

刘邦后来也说,项羽仅有范增一个谋士,却也不能言听计从。

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四、残暴嗜杀,失去民心

好仁义的项羽却另有残暴嗜杀的一面。在章邯投降后,为防止投降的秦军士兵不生乱,在新安城南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进入秦都咸阳后杀死秦朝降王子婴,屠戮咸阳城,防火烧毁秦宫殿。

齐王田荣背叛项羽,项羽大怒,率兵讨伐。田荣被杀死后,项羽并没有就此罢休,烧毁了齐国的城郭房屋,把田荣手下投降的士兵全部活埋,掳掠了齐国的老弱妇女。齐国人不堪忍受项羽的凶残,聚集起来,抵抗项羽。

项羽的暴行使他失去了民心。在被围困垓下时,项羽乘夜帅八百子弟兵突出重围,渡过淮河后,到达阴陵这个地方时迷路了,向一位农民问路。结果,这位农民故意指错路,使项羽陷入了大沼泽中,被汉兵追上,再次被围得水泄不通。

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五、英雄情短,思想狭隘守旧

巨鹿之战,项羽名闻天下。刘邦进入咸阳后的举动,明显暴露了他的野心,项羽虽有觉察,但是最终放走了刘邦。

在咸阳,有人劝说项羽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山河险要,可以在此成就霸业。

项羽看到秦朝宫殿已经被自己破坏得不像样子,加之乡土情结重,就拒绝说:取得富贵后,如果不回到家乡,如锦衣夜行,有谁能知道呢?可以不采纳人家的建议,但是项羽这个回答太低级了,太低俗了,太狭隘了。

劝说的人觉得项羽完全没有高远的目光,没有远大的抱负,不无遗憾的说:“人家都说楚人是沐猴而冠,现在看来,果然如此。”沐猴而冠,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虚有其表,得意忘形;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项羽听说后,直接把这人给蒸熟了。

项羽作为一介武夫,他人生最高境界就是像晋文公等那样称霸诸侯。他或许认为在咸阳自己作为一代霸主分封诸王,便是人生最大的荣光。

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项羽临死前对身边的卫兵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作战的过错。”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项羽不知人,不自知,这才是他失败的真正原因,也是他真正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