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防聯控機制:已控制復陽人群造成進一步傳播可能性

聯防聯控機制:已控制復陽人群造成進一步傳播可能性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4月21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服務的有關情況,並就出院患者複檢陽性等話題回應了社會關切。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治癒出院患者人數增多。截至4月20日,超過7.7萬名患者治癒出院,治癒率達94%以上。為做好患者出院後管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日下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複診複檢工作方案》。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說,新冠病毒是一個新病毒,而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疾病也是新發傳染性疾病。對這個疾病,目前還是未知大於已知,對疾病的致病機理、病程全貌和病程的轉歸,不同病程階段的特點,還需要不斷地加深認識。對出院患者進行全程管理,既能促進患者全面恢復健康,也有利於疫情防控。

郭燕紅認為,對出院患者全程管理,需要定點醫院、社區醫療機構以及社區的無縫銜接,更需要患者和患者家人的密切配合,最終使出院患者得到身心的整體康復。

提升應對疫情輸入能力

隨著國外疫情形勢不斷嚴峻,部分地區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郭燕紅介紹說,針對國家衛健委已指導有陸路口岸的9個省份做好準備,提前做好工作方案和預案,按照省、市、縣加強聯動支援口岸地區城市的方式,“一口岸一方案”,有針對性提升口岸所在地外防輸入的準備工作,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防控能力。

與此同時,對相關口岸所涉及地區的實驗室檢測能力、醫療能力及醫療隊伍能力進行摸排,針對短板弱項加強能力建設。此外,還向一些地方派出醫療專家組和防控專家組。

“口岸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是當前一項重點工作。”郭燕紅說,針對口岸城市防控能力和救治能力中存在的問題,國家衛健委在加大指導的同時,集合相應力量,不斷提升口岸城市應對疫情輸入能力,更好地守住國門和家門。

社區防控任務艱鉅繁重

隨著各地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境外疫情輸入風險、人員流動和聚集性增加帶來疫情反彈的風險仍然存在,社區防控任務依然艱鉅繁重。

北京市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認為,社區防控是外防輸入和內防反彈的重要防線。隨著各地復工復產復學,人員流動顯著增加,社區在防控上面臨人手不足的現實問題,亟需增強社區防控精準性和科學性,形成常態化的社區防控方案。

“要根據疫情變化不斷研判,對不同風險等級採取不同防控策略,做好預案准備。”吳浩說,隨著疫情變化要對社區防控,如小區封閉管理等措施進行不斷調整,以適應民眾生活需求和生產需要。同時,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科學防控,實現人防技防,加強各單位、各部門之間數據共享,把信息化手段引入社區防控。

與此同時,廣泛發動群眾參加防控工作,推動社區小區民眾防控自治。吳浩說,“社區衛生機構要與轄區街道、居委會加強密切合作,同時對社區給予科學防控知識的培訓,協助對轄區內企事業單位、樓宇、商超、學校等進行疫情防控指導,引導復工復產單位落實和完善防控方案,特別要做好落實’四早’工作,發揮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公共衛生網點作用。”

吳浩強調,要加強基層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傳染病防控能力的提升,加強機構院感管理。基層衛生機構要發揮人熟、地熟、情況明的優勢,為居民就近提供能夠找得到、看得見、聽得著的科普宣教,引導民眾預約就診,同時做好日常的診療工作,以避免因醫院的排隊聚集帶來的不必要感染。

復陽患者無明顯臨床表現

出院患者複檢陽性,但無臨床表現和影像學進展,是否需要繼續接受治療?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回應說,一般情況下,復陽患者都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目前看大部分復陽的患者沒有症狀,只是核酸檢測出現陽性。也有極個別的會出現一些症狀,但是病情惡化的病例非常少。

王貴強說,對於復陽患者,一方面要求其到定點醫院進行隔離,另一方面,要進行相應的醫學觀察。

國家衛生健康委在第七版診療方案裡有出院後管理的相關建議,明確出院患者要居家隔離觀察14天。要求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最好採取單間隔離等一系列的隔離措施,避免復陽人群可能潛在的傳播風險。 “通過這種手段已經控制復陽人群造成進一步傳播的可能性。”王貴強說。

出院患者的心理問題同樣不應忽視。王貴強說,對新冠患者而言,要進行心理疏導,減輕他們對疾病的恐懼和各種壓力;針對個別確實有心理問題的,要給予相應的心理救治和疏導。

此外,對社會公眾要進行廣泛宣教,消除對新冠恢復期患者的歧視,使他們儘快恢復到正常工作和生活中。

來源:法制日報——法制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