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兰亭的流觞,在曲水中散漫而狷狂,不能想象那杯中盛的不是酒。然而,文士的放达,是有酒也有茶的,即便从酒开始,也可以缘茶而结。因为有酒,王羲之挥笔写下了《兰亭集序》;因为无酒,从此再无此天书。那是酒在作用于艺术啊。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香茶冲泡图

王羲之七代之后,家传的无价之宝离开了王族的血脉智永,到了智永的徒弟辩才之手,荼事中的一桩天大的阴谋,就此开始。我们以往说到茶之雅,往往要用“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个大词组,现在我们要听到的这个千年前的茶事,其中有茶,有画,又有书。

提及唐代茶事,必搬出史上第一幅茶画《萧翼赚兰亭图》,这是阎立本的作品,亦是一个阴谋的经典复述。茶人眼中皆茶,难免放下阴谋不表,专心在茶,以为此画正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幅表现茶文化的开山之作。书家不然,满眼皆书,便以为此乃表现神品消亡的一个力证。画家又不然,布局、着色、人物……总之,王羲之泉下有知,当再书一篇《后兰亭集序》了。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红茶干茶图

历史上发生的许多戏剧性极强的历史事件,被后人总结,抽象成客观规律。萧翼骗取《兰亭集序》的过程,在中国人总结的“三十六计”中,被放在“抛砖引玉”这个计谋中。

故事从唐人何延之的《兰亭记》中来,其中的萧翼,仔细想想,基本上就是个雅贼。但若推家世,萧翼是不得了的皇孙,他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的曾孙。南朝萧氏,除了争夺天下当皇帝,对文学艺术,也是有着超乎常人的狂热的。著名的昭明太子萧统,就出在他们这个家族。所以萧翼的赚“兰亭”,除了奉天子之命,与个人的兴趣喜好,也不能说毫无关联。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红茶茶汤图

都知道李世民晚年特别喜好书法,尤其喜好王羲之的书法。李世民听说越州辩才处有《兰亭集序》真迹,便数次派人下江南,与老和尚商榷,都被这八十多岁的老僧给挡回去了,理由是兵荒马乱,宝物离散,不知所终。

按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要什么,你就得给什么,辩才不给,是有着越人的骨气的,也算是得了师父智永的真传。而李世民贵为皇帝,兄弟都被他杀了两个,还在乎一个草民山僧?但他没有这样做,也是文事不宜武做吧。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红茶叶底图

但不宜武做,不是不做,文事可以文做,于是萧翼才粉墨登场,千古留名。

在此之前,萧翼在李世民服中,未必有多少分量。好在有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的推荐,说有个前朝的皇孙,现在在魏州,特别有才艺,而且多权谋,你用他,不怕宝贝不到手。天子这才召见了萧翼。我想萧翼原来窝在那个魏州,也是有着鸿鹄之志的,好不容易有一个机遇,虽不是治国平天下,也是皇音的心头大事,做好了一样名垂青史。于是主动出主意,先是让皇帝给他几通二王的杂帖,然后再请求皇帝让他打扮成一个落魄的山东书生。这就是“抛砖引玉”中的砖。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黄金叶冲泡图

砖,不仅仅是几通杂帖,还包括萧翼这个人。玉,也不仅仅是《兰亭集序》,还有人心--辩才这个人的侧隐之心。萧翼选一个寒暮时刻,着布衣,做涂倒而不甘自暴自弃状,做万里求生求学状,做浪迹天涯状,进了辩才的寺院。看官仔细,这个故事,发展到这里,近乎“农夫与蛇”了。

那是精心的设计。萧翼进了寺庙,观寺中壁画,迂回侧击,三转两转,到了辩才的寺院门口。您想,都点灯吃饭的时候了,一个书生在寺庙里转来转去、无家可归,出家人能不动心吗?一动凡心,全盘皆输,出家人干不该万不该地就多了一句嘴:何处檀越?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茶园图

就这一句话,完了,辩才禅心再深,也斗不过萧翼的机心了。

萧翼给自己的身份定了一个位,正经职业是卖蚕种的,业余爱好书法,这样走近辩才,是最容易的啊,因为离下过于悬殊的身份,往往特别容易建立深厚的友情。

总之,骗术也说不上高明,无非是辩才觉得这卖蚕种的小贩虽有几张杂帖,到底还没有见过真货,我就让他开开眼。辩才从那房梁上请下了宝帖,此一番走光,再不能翻盘,竟然就这样被萧翼盗走了真迹。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白茶冲泡图

真相大白后,辩才除了当场晕厥,别无他法。故事的结局,是房玄龄举贤有功,赏了他千段华锦;萧翼更不用说了,升官,入五品,当了员外郎,还赏了他一个银瓶、一个金瓶、两匹宝马、一处宅府、一处庄院。后人介绍他的官职,为监察御史。辩才呢,我估计开始还得关上几天,因为有欺君之罪嘛。不过宝物已经到手,天子心情舒畅,又要封天下文人口,所以没给老僧判刑,放回去,还奖了一些东西。那辩才真是内熬外煎,失了传世之宝,有负先师之托,又不能哭天抢地地后悔,还得感谢天子不杀之恩。天子的赐物,也不敢分了用了,造了一个三层的塔,自己呢,惊悸过重,岁余鸣呼乃卒。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白茶茶汤图

这段故事到了大画家阎立本手里,就成了创作素材。

阎立本很在乎官场对他的态度。有一次皇帝春游,突然想起来要他画画,他画得满头大汗,同僚们又是喝酒又是赋诗,品头论足,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仆从。回到家里,他郑重其事地对儿子说:我也是一个自幼读书的人,我的学问文章不在人下,就因为我画画的名声太盛,才有今天的尴尬。你们以后给我记着,都别再画画了。

倒确实没再听说阎立本的儿子是画画的,但阎立本做不到从此不近丹青。他的《历代帝王图》、《步辇图》都是经典名作,《萧翼赚兰亭图》更有其始料未及的历史功绩,作为世界上第一幅茶画,为中国茶文化留下了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白茶冲泡图

在唐代,茶是高贵的,陆羽以为,只有精行检德之人,才配得上喝。所以,这是一种被注入很高道德元素的饮料。可悲的是,在这里,茶被骗了,茶诚实的精神、奉献的精神,被掠夺的欲望、狡猾的手段所欺骗。这是一个人性之恶的场面,是一个“有意、机心和骗诱”面对“无心、善良和受骗”的典型场景。

一幅书法,引发一场阴谋,成就一幅丹青,书画都是传世经典,但毕竟还是有高下之分。我不知道阎立本画这幅作品时的出发点和心态,只知道,这是一幅人间传世大作。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尽管我们看到的已经是墓本,但依然是惊为天人之作,是神品。阎的画作,还是有机心在其中的,你也可以说是有智慧在其中,而王羲之的书法,你只觉得天人合一、物我两忘。阎的作品,表现的是人与人,尽管当中有茶,但茶在这里,是蒙骗的对象;王的书法,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其中有酒,酒在当中酿造了人与自然最醇厚的关系。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香茶冲泡图

阎立本可没有想到,他的这幅作品,却从另外一个角度为自己叠加了不可替代的意义。正是在这样一幅画作上,我们看到了唐代的煮茶、礼茶、事茶和茶人。我们还可以用图像去对照陆羽的《茶经》,了解一千多年前人们是如何饮茶的。这又恰好弥补了由于出土文物的不足而难以了解唐代茶事的现实。因此,这幅画史料意义上的价值,是我们万万不可轻视的啊。单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与画作,亦都可以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呢。

以酒开始,缘茶告终——《兰亭集序》真迹是如何消亡的

常名庄黄金叶冲泡图

《兰亭集序》,从酒开始,以茶而终,就这样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茶没有能力保护伟大艺术作品的留存,竟然做了这样一种美的消亡的见证,想起来亦让人不胜唏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