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兄終弟及”的歷史隱情,一次權利交接的無奈之舉

堯舜“禪讓”,大禹繼位。但不幸的是,“公天下”短暫的光芒之後,卻因大禹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大禹百年之際,不僅沒有讓“禪讓”制度發揚光大,反而將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並由此開啟了“家天下”的歷史先河。

自夏啟“家天下”以來,歷代帝王傳位於子嗣就成了一條雷打不動的規矩。但奇怪的是,在中國歷史上,竟有兩位老皇帝沒有按規矩出牌:一個是明太祖朱元璋,獨出心裁將皇位傳給了孫子;另一個則是宋太祖趙匡胤,更是將皇位傳給了弟弟。

前者可以理解,因為朱元璋駕崩之前,太子朱標就已過世多年。或許是出於對太子的懷念,亦或是其他原因,朱元璋最終將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趙匡胤就不一樣了,既有兒子在側,為何還要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呢?

趙匡胤“兄終弟及”的歷史隱情,一次權利交接的無奈之舉

對於這種現象,歷史學家有過不同的解釋,既有“陰謀論”,也有“陽謀說”。細思之,這些觀點雖然都有一些道理,卻終也逃脫不了捕風捉影的嫌疑。我等沒有生在那個年代,即便生在那個年代,對於皇室的承繼問題也未必看得清楚。但總體而言,趙匡胤此舉,絕非一時衝動,而是綜合多種因素的結果。某也愚笨,只能妄自揣度,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無非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金匱之盟”。據歷史載,趙匡胤即位之後,其母杜太后經常參與政事,並且以賢德著稱。後來杜太后病重之時,曾把趙匡胤叫到床前囑咐說:“你千萬不要讓小孩子當皇帝,你不行了,就讓光義當;光義不行了,就讓小弟弟廷美當。只有這樣,才能常保富貴啊!”為此,她還把宰相趙普叫來,並將傳位順序寫成誓言,藏在一個金箱子裡面,歷史上將這一事件稱之為“金匱之盟”。囑咐完兒子,還要寫下誓言,並且讓當朝宰相從中監督,可見杜太后用心之良苦。從歷史記載看,這個約定應該可信,倒不是杜太后對小兒子偏向,而是出於大局安危的考慮。而趙匡胤,本就是一個至孝之人,對於母親的遺言不會不有所考慮和顧忌。

二是趙匡胤確有此擔心。實際上,杜太后的話對趙匡胤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不是趙匡胤不想傳位於兒子,而是想起了自己效忠後周時的經歷。想當年,正是因為後周皇帝柴宗訓年齡太小,缺少號令天下的威嚴,才讓自己的部下“黃袍加身”,發動兵變奪了江山。而此時,大宋初建,各種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沒有一個“鐵腕人物”統攝朝綱,震懾天下,難免不會出現動盪。而遺憾的是,長子德昭由於智力方面的原因,早就被趙匡胤排除在外,而聰明的兒子德芳年齡太小,肩膀羸弱。處在這種局面下,趙匡胤不能不擔心自己死後,小皇帝因為駕馭不了局面,最終導致江山易主。

趙匡胤“兄終弟及”的歷史隱情,一次權利交接的無奈之舉

三是趙光義堪當大任。建立大宋朝之前,趙光義就是和趙匡胤一起打天下的“得力干將”,同樣為大宋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從一定意義上講,這個天下是兄弟兩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更何況,以趙光義之才,除了武功不如趙匡胤之外,要論“文治”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將皇位傳給這樣的一個“強勢人物”,趙匡胤至少不用擔心大宋朝改弦易張。當然,如果自己的兒子確實比弟弟高出很多,趙匡胤當然願意傳給兒子。但現實的環境告訴趙匡胤,兩權相害取其輕,為了大宋江山和社會穩定,趙匡胤只能退而求其次。說到底,還是以江山社稷為重。

四是胸懷天下,仁德之心。在大多數人心目中,趙匡胤是一個馬上皇帝,靠武力統一天下。其實,這種觀點並不全面,事實就是,趙匡胤不僅雄才偉略,而且還是一個尚仁德、重親情、講義氣的“好男人”。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開國之君對於功臣來講無一不是大開殺戒。而趙匡胤不僅沒有重蹈覆轍,而是採取了“杯酒釋兵權”的溫柔方式實現了中央集權。對待開國功臣如此,對待前朝遺老遺少也是這樣。統一天下,善待國君。正是因為自己從後周小皇帝手中奪了天下,讓趙匡胤內心十分不安,在後來的日子裡,不僅善待後周皇帝,而且留下了“丹書鐵券”。這是一種心懷天下的大胸襟,有此人間正道,趙匡胤將皇位傳給弟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趙匡胤“兄終弟及”的歷史隱情,一次權利交接的無奈之舉

諸多原因交織在一起,自然讓趙匡胤不敢等閒視之,權衡再三,還是將皇位傳給了弟弟,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這樣做至少有三個好處:一是順應了母命,也算是盡了孝道;二是穩定了局勢,有效避免了江山易主;三是選擇了一個有為之君,也為後人留下了選賢任能的佳話。

至於後來的“斧光燭影”,或許只是一種“莫須有”的猜測。即便是真的,但相對於大宋的江山社稷來講,自然也就顯得可有可無了。雖然,趙光義登上大位之後,其侄先後死的蹊蹺,也許這正是權利藥效的緣故,品嚐了皇帝權利滋味以後,趙光義已經無法割捨,最終還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最終還是順從了權利交接的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