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老田,噴均勻一點,免得影響辣椒苗生長。”4月13日一大早,大方縣三元鄉惠民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許明月在勝豐村的辣椒育苗基地裡指導村民管護辣椒苗。

綠油油的辣椒苗長勢喜人。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老田是三元鄉河頭村村民,勤勞好學的他通過平臺公司培訓,成為懂技術、懂經營、懂管理的職業“椒農”。

正在大棚裡施肥的高安秀是勝豐村田壩組人,由於家中老人身體不好,加上孩子要讀書,不能隨丈夫到外地打工。“我在基地打工,每小時有9元工錢,一天下來也有八九十元,而且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後又有流轉費。”高安秀喜笑顏開。

從過去一年苦到頭,日子緊巴巴,到現在臉上樂呵呵,日子蒸蒸日上,當地村民這種反差巨大的變化,源於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近年來,大方縣依託“中國皺椒之鄉”品牌優勢,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聚焦做大做強優勢品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力推進20萬畝商品辣椒種植,引領全縣辣椒產業發展壯大,帶動貧困群眾增收。

這種土地的“變奏”不是個例

4月14日,威寧自治縣板底鄉安坪社區千畝蔬菜種植基地裡,數百名群眾在種植向日葵。“每畝土地流轉費500元,務工每天80元,種地領工資,還是頭一回。”50多歲的村民閆國金說。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同樣,在該縣觀風海鎮果化社區500畝壩區農業基地,恆大集團援建的760棟大棚裡面,當地務工群眾正在進行田間管理。“土地流轉給基地每畝每年800元,在基地務工每天80元工資,一份工作兩份收入,日子自然越過越好。”務工群眾馬傑說。

同一天,在納雍縣羊場鄉曾底壩村,村民們也在田間地頭埋頭苦幹。半個多月以來,他們搶抓農時在花椒地裡套種辣椒。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現在我們在壩區基地幹活,輕鬆又方便。從家門口走到這裡,幾分鐘就到了,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我已經幹了半個多月。”說話的是曾底壩村新屋基組的周偵英,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起壟、覆膜。

農村產業革命,是脫貧攻堅重要的戰略舉措。農民增收,鄉村振興,高質量脫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根本之策。這一點,全市上下早就凝聚共識,實施有效舉措,幹出了成效。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2018年以來,畢節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計調減低效作物面積365.53萬畝,替代種植蔬菜59.46萬畝、茶葉31.54萬畝、中藥材34.76萬畝、經果林150.16萬畝、食用菌3.61萬畝、馬鈴薯22.82萬畝、高粱11.10萬畝、飼草32.37萬畝,其他經濟作物19.71萬畝。

今年,畢節市緊緊圍繞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在鞏固調減成效的基礎上,注重引進國內、省內知名龍頭企業參與結構調整、注重引進國有公司整合資源參與結構調整、注重合作社和能人帶動參與結構調整,強化領導示範、產業示範、規模示範、管理示範、效益示範,助推產業結構更加優化、農業產業從低效向高效邁進。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推動農業產業日趨走向“高效”之路的是“五種”力量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領導拉動,增強引領力

突出市、縣、鄉級領導在產銷各環節的拉動引領作用,建立市委常委或副市長領銜推動12大生態產業和壩區產業發展、縣區幹部包保壩區、縣鄉兩級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領銜創辦示範點等制度。

在縣級層面,打破鄉鄉之間、村村之間的界限,堅持縣級統籌推進產業佈局,統籌解決資金、農技人員、勞務用工等資源要素配置,統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統一供種、統一耕播、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實現縣(區)一盤棋謀劃、整體化推進,避免了粗放量小、各自為戰、地塊分散、品種雜亂等問題。

政策撬動,增強吸引力

研究出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撬動人力、物力、財力及基礎設施、經營主體向壩區集聚。2018年以來,全市每年安排1億元市級財政資金用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2020年2月,市財政撥款5000萬元重點支持貧困縣、貧困村發展高效產業。同時,各縣區統籌利用好國家儲備林、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資金,為壩區農業生產銷售提供資金保障,對企業在壩區發展現代農業、吸收農民入股、帶動農民增收的,按照先建後補的原則以獎代補,吸引廣大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壩區產業結構調整。

會議推動,增強落實力

為全面鞏固2018至2019年365.3萬畝作物調減成效,高標準建成一批樣板壩區和達標壩區,高效推進12大特色優勢產業,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夯實產業基礎。

易地互動,增強發展力

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孫志剛在威寧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人地銜接走規模化路子、產銷銜接走市場化路子、利益銜接走組織化路子、配套銜接走標準化路子的“四個銜接”思路,組織不適宜發展產業地方的富餘勞動力,到土地條件較好的地方易地發展產業,做到易地就業與易地產業互動,促進產業發展、農民增收。

科技帶動,增強支撐力

我市把科技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2019年選派856名科技副職、科技特派員等開展服務“三農”行動。今年,市級農業部門組織305名農技人員按照“因地制宜、按需選派,上下聯動、點面結合”的原則,圍繞全市 171個壩區和12大特色優勢產業,開展服務結構調整工作,統籌推動市、縣、鄉三級農技人員聯動服務,實現“壩區建設服務、特色產業服務、專家組團會診”三個全覆蓋。去年,在服務農業產業的基礎上研究開發的《奶奶青菜核型分析體系》《黔西北地區靈芝栽培管理系統》《高海拔地區蓮藕栽培技術管理系統》獲得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3項。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烏蒙處處產業興,決戰貧困馬蹄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縱深推進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注入了強勁動力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推薦

閱讀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畢節,掛牌衝刺90天!

來源:畢節日報全媒體中心

文/李玲 圖/姜曉 司玉坤

部分圖片為畢節日報全媒體中心資料圖

監製:許學義 編審:郭力豔 編輯:張河源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